渭源县杨家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回顾与思考
2020-12-18蒋爱霞
蒋爱霞
(甘肃省渭源县水土保持站,甘肃渭源748200)
1 渭源县杨家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概况
1.1 项目基本情况
渭源县实施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杨家寺小流域属洮河水系漫坝河支流的中上游段上湾镇,水土保持区划属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洮河流域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地处东经103°52′41″~103°59′45″、北纬35°08′17″~35°14′40″,距渭源县城约45 km。项目区总面积54.32 km2,涉及上湾镇的园树、上湾、水家窑、侯家寺、尖山、大庄和杨家寺7个行政村的2 122户,9 547人,6 401个劳动力,人口密度176人/km2。316国道及临渭高速按东南—西北走向贯穿流域,硬化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1.2 项目建设任务
渭源县杨家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56 km2,其中新修梯田167.70 hm2,配套田间道路4.00 km2;营造经济林78 hm2(其中,核桃11.14 hm2,啤特果66.86 hm2);水保林370.3 hm2(其中,乔灌混交林70 hm2,灌木林300.3 hm2);封禁治理措施1 341 hm2(其中,封禁围栏4 000 m,修建水土保持宣传碑5座,界桩400根,印发宣传资料1000份)。
1.3 取得成效
渭源县杨家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后,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9.56 km2,治理程度累计达到7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由3 000 t/km2·a降低到1 920 t/km2·a,径流模数由40.0万m3/km2·a降为26.4万m3/km2·a。项目区经济林面积增加78 hm2,人均经济林面积达到0.008 hm2以上。项目区农、林、牧用地结构向适应当地条件的合理化方向发展,坡耕地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引进来、销出去”的方式,推进区域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实现项目区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农业人均纯收入达到4 000元以上,有30%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 渭源县杨家寺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主要做法
在项目实施中,将封山封坡育林育草与人工造林种草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对水热条件较好的荒坡、荒沟及郁闭度较低的疏幼林进行封禁治理,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条件,采用人工管护、围栏、标志碑封禁措施,禁止人畜随意进入,实行封禁治理,提高林草修复能力。
2.1 人工管护
对封禁治理区制定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看护,禁止人为破坏及动物的危害;防治病虫兽害,一经发现立即进行防治,杜绝蔓延;草地每年春季萌生前,要清理田间留茬,秋季最后一次性收割后要进行中耕松土;每年汛期后和每次较大暴雨后应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根据不同多年生草类的生理特点,重新翻耕、整地、播种。
2.2 封禁治理围栏
考虑到围栏封禁的长期性和围栏的坚固性,设计工程扎丝围栏4 km,选择水泥立柱+镀锌扎丝封禁。围栏网:布设5条纬线,用20#低碳镀锌带刺扎丝,横拉丝间距25 cm;立柱:规格为10 cm×10 cm×200 cm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沿规划封禁点周围布设,间距5 m,共立柱840根。
2.3 宣传碑
修建水土保持宣传碑5座。封禁宣传碑结构为砖砌结构,标志碑墙面为砂浆抹面。设置在村庄、路旁等醒目位置,且布设在较大支流或行政村。
3 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综合治理,项目区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县级财政困难,产业发展缺乏资金。渭源县水土流失量大面宽,综合治理任重道远,但中央投资有限,而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治理进度相对缓慢。
二是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使水保措施的整体效益不能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低下。
三是文化科技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渭源县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贫困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没有科技支撑,使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四是缺乏大市场带动,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束缚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企业仅限于原料的初加工,市场小,难以形成产业链发展模式。
4 对策及建议
一是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补助标准。建议国家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补助标准,确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拓宽项目区群众的就业门路。建议对项目区的群众进行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培训,提高科技水平,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三是通过以村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扩大当地群众的就业门路,带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的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