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教学领导力 培育卓越港中人

2020-12-18仲伟贵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培训

□仲伟贵

校长教学领导是指校长根据自身教育理念,通过引领教师制定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愿景,开展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等领导行为。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校长具有深厚的教育思想,洞悉教育问题,运用新知识动态性谋划学校发展,实现学校创新经营,引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一、注重理念引领,丰盈学校办学思想

校长的教学领导力,首先体现在校长如何 “定义学校的使命”,反映了校长的教育眼光和教育哲学观。一个具有教学领导力的校长必须能够确立并传播学校的教学目标,使其成为师生教学的理想追求。

(一)坚持学校办学理念

校长的教学领导首先是思想的引领。作为一校之长,坚持先进教学理念,形成教学思想,以之引导、组织、管理、影响整个团队。学校在继承学校传统和吸收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 “文化关怀、师生共进” 的办学理念,清晰地呈现了 “创造校园文化,铸造校园人文精神”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微观层面,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高一年级主题为“踏实起步”,着力抓好良好习惯养成,人生规划,开展校纪校规教育、品格教育,做 “合格的港中人”;高二年级主题是 “展翅奋飞”,着力抓好诚信教育、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做 “优秀的港中人”;高三年级主题为 “精彩人生”,着重抓好理想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 “卓越的港中人”。学校创造性地开展 “三比三不比”主题教育活动,即教师 “不比资格比人格,不比昨天比今天,不比报酬比贡献”,学生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基础比进步”,提升了师生的 “精气神”,实现了 “育德” 与 “增智”相互促进,彼此交融。

(二)明确教师教学目标

各年级部针对级部工作特点和问题,明确教师阶段性教学目标。高一年级坚持 “低起点、慢起步、缓加速” 的教学策略,明确 “教向学靠拢” 的教学要求,加强初高中衔接策略研究,帮助每一位新生爬好坡,迈好高一学习生活坎。高二年级加强班级重组情况下的适应性教育策略研究,加强以高考目标为基础的应对学业水平测试学科的授课和学习策略的研究,从教学时间、内容安排、心理指导等各方面进行战略思考和战术实践。高三年级加强本科策略、名牌策略研究。加强对临界优生和临界合格生的辅导,在抓好单科优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时,提高总分优秀率和总分合格率。

(三)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倡导 “诱思教学法”,引领教师 “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引领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师围绕构建 “导学、精讲、勤练” 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进行学法指导;其次精编学案,以 “预习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 “课堂练习题、拓展探究题”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再次合作探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匠心诱导学生思维,打造“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的课堂。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实践探索能力,使学习行为由“被动学习” 转为“自主学习”。

二、加强专业领导,创新经营课堂教学

校长不仅是学生的教师,更应是有诚信的、博学多识的 “教师的教师”,是 “教育教学的领导者”。校长要提升自己专业水平,更要致力创建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和支持,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一)以培训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根据校本培训计划,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专题培训或业务学习,本校教学能手作 “试题命制” “如何评课” “集体备课的规范” 等教学常规讲座。暑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3—5 天的集中培训研讨。坚持“走出去” 与 “请进来” 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三年来组织5 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39 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共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约1,500 人次,邀请校外专家学者31 人次来校做讲座。与陕西师范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三年共派出27 人次参加由其组织的教学研讨和科研培训。与英国安格鲁欧洲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师生交流,聘请了包括安格鲁欧洲学校教师在内的12 名外教到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先后派出6名校级领导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参加管理者培训,先后派出20名教师参加国际交流学习及英语教师 “雏燕” 培训项目。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二)组织教学研讨,搭建交流平台

暑期教学研讨每年一个主题:2015 年 “实施宜人教育,推进课程建设”;2016 年 “优化导学精讲勤练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2017 年 “新高考改革暨智慧校园管理”。学校开设有主题研讨沙龙,交流教改心得。学校组织各年级进行内部点课和同文异教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师生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 “生本教学” 实践探索。物理组围绕 “互联网+” 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化学组在学校“导学·精讲·勤练” 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 “五导” 教学模式研究;数学组在 “数字化社区” 模式研究成功的基础上,提出同伴互助学习研究等。

(三)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学校在评价内容及标准多元化、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的互动性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教师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关注教师职业道德、学科知识、课程执行力、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通过点课、作业检查等方式不定期检查教学常规。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校评价等方式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重视课程开发,増强课改活力

校长教学领导力还体现在协调好课程开发与教学的关系,提升整体教学品质。学校紧紧围绕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 发展战略,树立“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的科研理念,加大课程开发力度。

(一)立足校本,有序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完善《江苏省大港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学校把校本课程的开设纳入课表,保证课时设置,将其纳入正常教学管理范畴。学校自主开发了《卓越领导力培养》(高中版)、《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师用、学生用)、《情系故土,爱洒教育》《硬笔书法教材》等三十多门校本教材,满足各层次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需要。

(二)积极开展省市内涵项目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品质提升

建设 “江苏省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2013 年8 月,学校“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 成功申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近年来,学校围绕 “宜文化” 建设开展了地域文化发掘、社团建设、教学改革与实施等工作,促进各学科课程整合。除 “宜文化综合学习课程基地” 体验馆建设及使用外,学校还将 “宜文化” 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充满 “宜”元素的文化石遍布校园,成为一道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

建设 “江苏省生物学科发展创新中心”。2019 年成功申报 “江苏省生物学科发展创新中心” 项目,并举行项目启动仪式暨开项论证活动,此活动入选镇江市2019 年“十大教育新事”。学校依托该平台与多所知名高校合作,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取得骄人成绩。

做实做优 “品格提升工程”。2018 年7 月,学校 “以包容文化培养高中生领导力” 项目入选镇江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以此项目为抓手,学校开展系列活动,定期举行爱心义卖、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三)课题研究取得实效

“十二五” 课题研究期间,国家级子课题 “构建以班级为单位的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字化社区’ 模式研究”、省级课题《高中语文的国学经典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及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等9 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十三五” 期间,4 项课题获得省规划办立项,其中1 项为省级重点课题。11 项课题获得市级立项,其中有5 项为青年专项课题。“‘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基于学生智慧建构的高中化学 ‘五导’ 课堂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途径与实施研究” 等省级课题围绕教育信息化、学生生涯规划培养、STEM+领导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均已顺利结题。五年来,全校教师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课题研究。

学校每年承办市级及以上公开教学活动,来校学习、交流、参观的教师人数众多。学校先后承办了由全国中语会主办的 “名师大讲堂暨高效课堂研讨会”、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和新课标培训、省名师领航项目学科培训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坚持文化立校,构建师生精神家园

学校文化是校长实现领导力的“生长点”,能培育教师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之于育人,不尚空洞说教,致力于在日常学校生活中涵养学生仁爱的德行。

学校 “笃实” 校训是校园文化之魂,学校 “文化关怀,师生共进” 的办学理念,既符合办学的历史和现实,也符合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精神;既被教师和学生认可,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聚焦活动,以仁爱文化引领师生行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助推学校放眼世界。仁爱文化涵养了港中师生的精神家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加速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校长对教学质量的领导力,必须坚持传统与现代并举,注重理念引领,加强专业领导,重视课程开发,坚持文化立校,引领学校发展,实现学校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培训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领导力21法则》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