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重庆垫江牡丹产业发展观察

2020-12-18李勇赵宇飞

电脑迷 2020年5期
关键词:垫江花卉市场丹皮

新华社记者 李勇 赵宇飞

享有“牡丹故里”美誉的垫江,打造牡丹万亩花海,推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延长牡丹产品加工产业链,进军鲜切花市场拓展新空间。

从沉寂深山到万亩花海

垫江的牡丹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至今已有2 000多年。牡丹的根即为中药材丹皮。千百年来,牡丹只是垫江人制药养家的经济作物,直到2 000年前后,牡丹开始走出深山。

“那时起,垫江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牡丹,发展观光旅游。”垫江县林业局副局长常川说,目前全县牡丹种植面积超1 333 hm2,共有本地培育和外地引进的100多个牡丹品种。

以牡丹为统领,垫江已实现从“一枝独秀”到“百花争艳”——3月、4月的油菜花、李花和牡丹、芍药,5月至9月的荷花和玫瑰、10月的柚花……

村民的增收渠道也因此得以拓宽。“以前丹皮四五年才能挖一次,平均每年只能收入几千元,现在我在景区打工,给牡丹除草、施肥,一年能挣上万元。”澄溪镇通集村村民陈淑兰说。

近五年,垫江牡丹文化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902.7万人次,年均增长29%,累计收入55.1亿元,年均增长125%。

从“一枝花”到“百变天使”

在重庆糕美糕食品公司生产车间,牡丹花瓣与豆沙、白砂糖等做成馅料,再包上面皮,经过烘焙,便成为香甜可口的牡丹花饼。

“以前,牡丹凋谢后,花瓣都被丢弃了,我们能用它来制作成牡丹花饼。”总经理曾凡平说,此项制作技艺2017年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去年线上和线下总销售额达5 000多万元。

古老的丹皮也已实现转型升级,并走向世界舞台。在重庆芝草堂药业有限公司,一袋袋收购来的丹皮经过清洗、切割后,加工成中药饮片,它们将漂洋过海销往日本等地。

油用牡丹也成为垫江牡丹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此外,垫江还研发出牡丹皂、牡丹花茶、牡丹花酒、牡丹豆花等产品。

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牡丹产业综合产值17.6亿元,共带动3.4万人增收。

牡丹鲜切花迎来“抢花人”

今年初,来自垫江的牡丹鲜切花在全国花卉市场登场。3月29日清晨,在沙坪镇永胜村的牡丹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村民将已经“绽口”的牡丹花蕾采摘下来。它们将先乘坐冷链物流车,再转乘飞机,第2 天就能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的消费者手中。

此前,垫江牡丹鲜切花产业是空白。今年初,垫江与企业合作,将133 hm2牡丹做成鲜切花,试水全国花卉市场,结果供不应求,花商的货车在村里排队等着拉货。

重庆鳌头牡丹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云林算了一笔账:“667 m2地种植1 500株牡丹,一株牡丹可剪4到5 枝花,按批发价每枝6 角钱计算,667 m2地的牡丹鲜切花收入将近4 000元,连日来每天都有近4万枝牡丹鲜切花从垫江进入国内花卉市场。”

其实,在鲜切花领域,牡丹的“姊妹花”芍药在3年前就已捷足先登。芍药的根即为中药材白芍,以前垫江的芍药只卖根不卖花,如今既卖根又卖花。

“我家种了0.6 hm2芍药,去年以来白芍卖了2万多元,鲜切花也卖了2万多元,收入翻了近一倍。”57岁的曹回镇徐白村村民胡习兰说。

在常川看来,寓意“花开富贵”的牡丹契合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同时,垫江牡丹的花期早于北方的洛阳、菏泽等地近一个月,因此在市场上抢了个“头彩”。

“从丹皮,到观光旅游,再到牡丹花饼等特色产品,以及现在的鲜切花,垫江牡丹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发掘出来。”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说。

猜你喜欢

垫江花卉市场丹皮
“花”式春节
追迹上古三代,往探华夏根脉
牡丹故里 康养垫江
重庆垫江:万株牡丹齐开放 满园春色惹人醉
凤丹愈伤组织中丹皮酚含量的测定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3种丹皮酚凝胶经皮渗透性能的比较
产后身痛治案一则
选购鲜花迎新春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