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0-12-18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李文焕
长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文焕
近几年,养殖户受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影响较大,养猪效益因该病的影响急剧下滑。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诊断难度较大,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猪场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流行病学调查
长葛市某猪场母猪存栏量120 头,月平均产仔20窝。自2019 年的3 月中旬开始,仔猪出现畏寒,扎堆而卧,被毛粗乱,逐渐消瘦,7 天左右死亡。2019 年年3—4 月,产房哺乳仔猪死亡率达30%,经观察仔猪大多在15 日龄开始发病,初怀疑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或链球菌病,采用氟苯尼考、氨苄青霉素试探性治疗,效果不佳。
二、临床表现
精神萎顿,食欲不振,厌食,畏寒,扎堆而卧,被毛粗乱,逐渐消瘦;个别猪腿关节肿胀,有的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死亡前2~3 d 出现皮肤及黏膜发绀。
三、病理变化
剖检3 头猪,出现严重的心包炎、肺炎、腹膜炎及轻度关节炎。腹腔积满淡红色浑浊腹水,豆腐渣样淡黄色的纤维素渗出物附着于肠黏膜和肝脾表面。肺有间质水肿,出血,淤血,与胸膜发生粘连。心包积液,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心包膜增厚。腹腔积液,肝脾肿大,肝脏边缘出血严重,脾脏有的呈出血边缘隆起米粒大的血泡,有的脾边缘梗死。肾乳头出血严重,有的肾上有出血点。腹股沟淋巴结呈大理石状,颌下淋巴结出血严重。肠系膜淋巴变化不明显。喉管内有大量黏液。后肢关节切开有胶冻样物。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笔者采集了病猪的肝、肾、淋巴结、肺、心包液进行实验室诊断。
四、实验室诊断
(一)涂片镜检
无菌取病猪的肝、肾、淋巴结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可见到革兰氏阴性的细小杆菌、球状菌,杆状菌极多,球状菌较少,间有长而弯细状菌体,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菌落和细菌形态。
(二)细菌分离培养
1.无菌采集病猪的肺脏、心包液,分别接种于含NAD 的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37 ℃培养48 h,生长呈光滑、无色透明或灰白色半透明、露珠状、扁平的小菌落,挑取菌落,涂片镜检,菌形与直接涂片一致。
2.将分离钝化培养的可疑菌落,于绵羊鲜血琼脂平板上水平画线,再挑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垂直划线,37 ℃培养48 h,观察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线两侧有针尖大小、圆形、边缘整齐的菌落生长,呈现出典型的“卫星现象”并且不出现溶血现象,证明此菌为依赖NAD生长的细菌。
(三)生化鉴定
细菌分离钝化后分别接种于蔗糖发酵管、甘露醇发酵管、硫化氢微量发酵管,置于37 ℃培养24 h 后观察。发酵蔗糖但不发酵甘露醇、硫化氢试验呈无色,即为阴性。生化鉴定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特性。
硝酸盐还原试验,把纯菌接种到硝酸盐培养基中,在37 ℃培养24 h,再加试剂甲(对氨基苯磺酸0.8 g+5 mol/L,醋酸100 mL)和试剂乙(α-奈胺0.5 g+5 mol/L,醋酸100 mL)各4 滴,在30 s 内出现红色即为阳性,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的特性。
(四)药敏试验
1.将培养纯化的菌种均匀涂布于含NAD 的巧克力培养基上,然后按常规纸片法,根据场主平时用药习惯,选几种不经常用的药进行药敏试验。分别用了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钠、克林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贴于平板上,37 ℃恒温培养48 h,观察抑菌圈大小。
2.判定标准。抑菌圈直径>15 mm 为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0~15 mm 为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10 mm 为耐药。
3.试验结果。头孢噻呋钠抑菌圈直径为28 mm,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 mm、20 mm,克林霉素抑菌圈直径为13 mm,硫酸庆大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 mm、8 mm。从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分离菌对头孢噻呋钠、左旋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高度敏感,对克林霉素为中度敏感,对硫酸庆大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为耐药。通过镜检及细菌分离培养对其做的生化鉴定,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告知场主药敏试验结果。
五、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
将病猪隔离在同一猪舍,彻底清理猪舍卫生,以杀灭猪舍内的病原菌。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地面和墙壁,2 h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聚维酮碘消毒,每天两次,连续消毒5 d。在饲养病猪过程中,要注意保温,保证舍内温暖、干燥、通风良好,并给足饲料和水分,保持猪群相对稳定,减少应激。
(二)免疫接种保护
未发病的猪群用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苗进行防疫,母猪产前40 d 首免,产前20 d 二免;仔猪全群健康猪群采用紧急免疫,15 天后二免,猪群比较健康。
(三)治疗方法
用长效头孢噻呋钠油剂肌注,1 mL/头,每天1 次,连用5 d,很快得到控制。猪场生产平稳后,场主又通过疫苗防疫和药物预防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具体办法为:
1.疫苗防疫。按照疫苗厂家提供的免疫程序,仔猪15 日龄肌注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苗1 次,30~35 日龄再加强免疫1 次,污染较轻的圈舍仔猪成活率可恢复到95%以上;污染较严重的圈舍效果有点差。对污染较严重的圈舍免疫程序进行调整,仔猪10 日龄肌注副猪嗜血杆菌细胞苗1 次,25~30 日龄再加强免疫1 次,仔猪成活率恢复到95%以上。
2.药物预防。仔猪3 日龄肌注长效头孢噻呋钠油剂0.2 mg/头,公猪去势时再注射1 次(1 mL/头),仔猪成活率恢复到95%以上,两种方法都能取得较好预防作用。从预防成本计算,用疫苗预防费用偏高,最终场主用药物预防,到秋冬季,副猪嗜血杆菌病没有再给生产带来麻烦。
六、小结
通过查阅近几年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长葛市无害化处理场送检样品的报告,从省疫控中心反馈结果得出副猪嗜血杆菌病致死率为2018 年占30%、2019 年占35%,由此可见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当地猪场的入驻率较高。
长葛市实验室对这个问题研判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秋冬季比较盛行,但也不是所有场只有在秋冬季才会发生,该细菌寄生在鼻腔等上呼吸道内,属于条件性细菌,可以受多种因素诱发。患猪或带菌猪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感染其他健康猪,其他传播途径如消化道等也可感染。只有较大的实验室在做实验室检验,故一般养猪场不易及时得到正确诊断。从该病的发病情况分析,主要与猪场的猪体抵抗力、环境卫生、饲养密度有极大关系,如果猪发生过蓝耳病等,抵抗力下降时,副嗜血杆菌易乘虚而入。猪群密度大,过分拥挤,舍内空气混浊,氨气味浓,转群、混群或运输时多发。猪有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时,副嗜血杆菌的存在可加剧它们的病情,使病情复杂化,可能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全身性疾病。各年龄段猪均有发病死亡的病例,以5~8 周龄为甚。
七、建议
(一)平时搞好环境卫生,勤打扫卫生,勤清粪、勤消毒
尤其是中小型规模场饲养员少,容易出现窜舍饲养,最好一人一舍饲养,在不能保证一人一舍饲养的情况下,出舍后入舍前要进行严格消毒。
(二)做好饲养管理,合理安排转群时间
补充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在转群前后3 d 补充多维,减少应激,最好冬天在中午、夏天在早上或傍晚转群。
(三)根据各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防疫
避免因支原体肺炎、猪流感、伪狂犬病和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感染诱发副猪嗜血杆菌病。
(四)使用疫苗预防疾病
猪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较多,规模大的场建议制作自家苗,中小型规模场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种猪用副猪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免疫能有效保护小猪早期发病,降低复发的可能性。免疫的同时最好结合科学的药物治疗,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