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及防控策略
2020-12-18新野县畜牧局王秋艳
新野县畜牧局 王秋艳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高致病性毒株引起的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为更好地应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笔者对新野县45 家规模养猪场进行了为期2 年的抗体水平实验室检测。从整体上看,大多数猪场猪群的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猪场的少数猪只抗体水平偏低,不足以抵抗强毒侵袭而发病或成为带毒猪,威胁易感猪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生。
一、材料和方法
(一)采集样品
样品均采自新野县年出栏量1500 头以上规模猪场,其中汉城办事处5 个场、汉华办事处9 个场、城郊乡7 个场、溧河铺镇8 个场、沙堰镇9 个场、樊集7个场,共采集血清样本1380 份。其中,母猪血清300 份、仔猪血清420 份、育肥猪660 份,采集血清后置于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二)诊断
诊断试剂猪蓝耳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做法是将浓缩液用纯化水进行20倍稀释,充分摇匀后备用。每次试验在包被板上设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用加样器在包被板的待检样品中加入样品稀释液,每孔100 uL;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孔不加样品稀释液。分别于各待检样品孔中加入待检样品10 uL,阴性对照孔中加入阴性对照血清100 uL,阳性对照孔中加入阳性对照血清100 uL。充分混匀,贴上封板膜,37 ℃温育30 min。倾去内容物,用洗液注满反应孔,静置10 s 后弃去,在吸水纸上拍干。洗板重复5 次。各孔中加入酶标结合物100 uL。贴上封板膜,37 ℃温育30 min。倾去内容物,用洗液注满反应孔,静置10 s 后弃去,在吸水纸上拍干。洗板重复5 次。每孔加入显色剂A50 uL,全部加完后再在每孔中加入显色剂B50 uL,混匀。37 ℃显色10 min。显色完毕后立即于每孔中加50 uL 终止液,混匀。用酶标仪在45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值。
(三)判定标准
在酶标仪上测各孔OD450 值。试验成立的条件是阳性对照孔平均OD450 值与阴性对照OD450 值之差≥0.5。试剂盒Cut Off 值=0.1+阴性对照孔OD 平均值(阴性对照孔OD 平均值≥0.05,按实际值计算;阴性对照孔OD 平均值<0.05,按0.05 计算)。若待检样品OD 值<Cut Off 值,结果判阴性;若待检样品OD 值≥Cut Off 值,结果判阳性。
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在所检测的1380 份血清中,420 份母猪血清有43份血清样品OD450 值<0.15,占10%,其余374 份血清样品OD630 值>0.15,免疫抗体合格率89%;育肥猪960 份血清有768 份血清样品OD450 值>0.15,免疫抗体合格率80%,母猪免疫抗体合格率高出育肥猪抗体合格率9 个百分点。在所检测的45 个规模养殖场,有40 个猪场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75%(其中,18 个猪场>90%,12 个猪场≥80%~≤90%,10 个猪场≥75%~<80%),有5 个猪场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75%,分别是72%、70%、63%、60%、57%。猪场与猪场之间的免疫效果相差很大,合格率为57%~95%。若以猪场猪蓝耳病免疫合格率≥75%以上判为免疫合格,则有40 个猪场免疫合格占89%,5 个猪场免疫不合格占11%。
三、防控策略
(一)免疫预防
根据流行状况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本区域切实可行的免疫方案,并做好免疫效果评价。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通过几年来的区域试验证明,疫苗免疫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与蔓延的有效途径。现在普遍认为弱毒疫苗存在同群感染、病毒重组返强的危险,虽然只是推测,未得到证实,但已有试验证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可以在同群猪中相互传播,并且不能完全阻止强毒的潜伏感染。因此,我们提倡,种猪群和健康猪群全部应用灭活疫苗免疫。
(二)监测净化
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及时准确掌握病原分布和疫情动态,科学评估发生风险,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70%的要及时补免,确保免疫效果;对净化场按照“一场一策、一病一案”要求,根据各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净化方案,有计划地实施监测净化。同时,严把种猪引进关,种猪引进之前必须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检测,严禁从疫场引进种猪。
(三)检疫监管
不断加强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建立以实验室检测和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为依托的产地检疫机制,不断提升检疫化科学水平。强化生猪移动监管,做好跨省调运种猪产地检疫和监管工作。做到跨省调运电子出证,实现检疫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