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基层采访,讲好百姓故事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采访手记

2020-12-18林超艺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第一村畲族广播

2017年12月,福建987私家车广播的5名记者一起深入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扎根采访,最终制作的广播专题《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荣获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二等奖。

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名字叫宁德畲族赤溪村,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封《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户畲族百姓贫困的生活状况,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引起中央高度重视。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拉开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序幕。默默无闻的赤溪村,也因此被称作“中国扶贫第一村”。可以说,是这篇报道,改变了赤溪村的命运。出于对前辈新闻人的崇高敬意,采访中,我们先找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王绍据,想通过他打开报道切口。

王绍据老师当年是基层的一名通讯员,采访中,他向我们回忆道,当时也是顶着巨大压力去写的这篇文章。因为当时的媒体大多集中报道农村出现了很多万元户亿元村,富裕起来了,而当住在城市里的王绍据无意间听说赤溪贫困的情况时,非常吃惊,立刻决定去走一走。他一大早从城里出发,到了中午才找到这个建在半山坡上的村子,这才有了在他的文章中生动描写村子里的贫困细节。

鉴于当时的舆论环境,写这样一篇反映深度贫困的文章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王绍据本着向中央反映真实情况,为人民鼓与呼的初心,将这篇稿子寄到了人民日报,稿件引起编辑部的高度重视,轰轰烈烈的扶贫也在不久后开始了。

对王绍据老师的采访让我们感触颇深,也让我们几位晚辈受益匪浅,对这个村子的历史和背景也有了更多了解。通过王老师,我们也发现,多年来,这个村子的变化,从贫困,到扶贫、脱贫,再到现如今将脱贫经验传至全国,其实一直和媒体的关注有着紧密联系。而也正是因此,想要再去报道这个题材,也有很大难度、面临很大挑战。怎么能在之前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找到新的立足点,总结出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经验,是我们在报道过程中,始终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问题,2017年12月,我与同事一行5人深入赤溪村开始采访,五天六夜的时间里,我们和村民、干部同吃同住,跟随村民生活、劳作,了解他们脱贫之后的生活现状。在这个过程中,时时开着录音笔,采集了大量生动的同期声。比如专题的开头,村民李信珠一边为游客撑竹排,一边哼唱着从小就会的畲族歌谣的声音,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记录下来的。不仅如此,我们还记录了很多声音,有返乡大学生杜赢采茶制茶的声音,有旅游公司的导游在村里跟游客讲解的声音,还有畲族人唱山歌的声音。这里面很多音响元素的使用,都大大丰富了广播作为听觉语言的美感。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采访,基本都是在这些村民劳作过程中进行的。记者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与状态中,以“拉家常式”的口吻聊天般采访,边走边聊,边干边聊,边观察边聊,边体验边聊,使得最终呈现的采访内容更加贴近基层,贴近实际。当我们深入基层,在和许多村民交流之后,也发现了许多在前期策划时我们意想不到的、他们在脱贫之后面临的问题。

扫码收听《中国扶贫第一村脱贫之后》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林超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广播传媒中心记者

赤溪村的扶贫经历了三个阶段,从“输血”到“换血”再到“造血”,最终靠“旅游+产业”脱贫摘帽。虽然脱贫了,但是村民们还想更富一点,想着奔小康,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面临着很多新困惑。比如,旅游产业,赤溪现在的定位就是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带动服务产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赤溪的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农家乐、民宿的生意并不算好,不少游客是一日游,不过夜。而村里开展的民宿、茶庄、饭店、农家乐、土特产销售等产业,都需要游客来带动发展。所以村两委现在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引进资金,整合资源,整治旅游环境,挖掘文化,尽快让赤溪的旅游壮大发展起来。但这一步,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再比如,茶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家家户户依靠茶园获得了稳定收入,解决了家里温饱问题,但却无法过上富足生活。“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调整并非易事。村里近几年来虽然成立了几个合作社,但大多数村民还处于观望阶段。脱贫致富的过程,本质也是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过程,对于几十年来习惯了过去生产方式的赤溪村民来说,要把茶园流转出来,冒险尝试新的生产方式,还要克服很多思想上的障碍。

用王绍据老师的话说就是,赤溪村的群众内生动力是有了,但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不是说钱包鼓起来就好了,关键脑子要忙起来,精神要树起来。所以专题结尾升华的部分也引用了他的这句话,希望赤溪以后不要再挂中国扶贫第一村,要建成一个中国自强第一村,中国文明第一村。

作为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采访团队,我们深知自己的采写经验有限,所以下乡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赤溪5天6夜的深入采访中,我们与村民同吃同住,交流思想,整个过程中,更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者提出的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思想内涵,也充分践行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当年,穆青等新闻界前辈与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写出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样的传世名篇。如今,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冲击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真正做到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多产出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作品。

▲ 本文作者(中)在赤溪村采访。

猜你喜欢

第一村畲族广播
看曾经的“中国扶贫第一村”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乌江文化第一村——郝家湾
畲族三月三
从“炮战第一村”到“通婚第一村”
改革开放40年寻访中国港口第一村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畲族民歌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