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基层 创新表达
——《老郭脱贫记》采写手记

2020-12-18马跃峰

中国记者 2020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户

老郭,是千千万万贫困户中的普通一员。很多人没想到,以他为主角的脱贫故事《老郭脱贫记》,竟上了人民日报一版头条。

那是2016年底,人民日报在一版推出“2016,我们脱贫了”专栏,采撷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故事,分享走出贫困群众的共同喜悦,展现各地脱贫攻坚的创新实践和喜人成果。12月25日,一版头条刊发了专栏稿件《老郭脱贫记》,全篇1028个字。这篇报道基于一线的“贴身”采访,反映河南省封丘县贫困户郭祖彬脱贫的曲折过程,写出好政策扶持、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引导和因地制宜的产业支撑,弘扬“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的脱贫精神。见报当天,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日报上批示,鼓励记者多写些这样的新闻。在中宣部组织的“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此稿获得较高评价。2017年,荣获人民日报社2016年度精品奖。2017年11月,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回顾《老郭脱贫记》采写过程,众多“没想到”的背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脱贫攻坚战略部署,让无数“老郭”告别贫困,让记者沉到如火如荼的脱贫一线;是人民日报社领导以不拘一格采用稿件的胸怀,从众多选题中选拔了这个典型,浓墨重彩推出;是参与采、编、发、评各个环节的领导和老师悉心指导、精心编审、无私帮助,让主题更加突出、稿件更加完善;是各级领导和专家以包容之心热情鼓励、积极推介,让这篇千字文走得更远。作为一线记者,深深感恩的同时,深切体会到:面对每一篇报道,哪怕是一篇小稿子,都要诚心、用心、真心,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努力突出问题的针对性、人物的典型性、报道的可读性,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一、既要有大局观,又要有小切口,突出问题的针对性

2016年底,河南的脱贫攻坚战进入关键阶段。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封丘县面临艰巨任务。县委和县政府攻坚克难,取得初步战果。经过了解,我报送了专栏选题线索。

此前,曾去过三次封丘,对当地的扶贫产业培育发展、黄河滩区易地扶贫搬迁,都比较了解。编辑部回复要求深入现场、深度挖掘,我再赴封丘,蹲点采访。

县里安排先座谈,再到乡里、村里采访;先看扶贫部署、产业培育,再聊党支部引领、贫困户脱贫。这样自上而下、从面到点,一步步深入,是一种惯常思路,可要让稿子更加真实可信,还要触摸到生活细处。于是,我把采访顺序“倒过来”,直接到郭祖彬家里、地里、猪棚里,一口气细算了7笔“政策账”,又算了“产业账”“增收账”。从老郭如何享受政策、发展产业,到村党支部如何引领贫困户,再到乡里、县里如何谋划安排、精准施策,拔“穷根”有了细节,有了故事,有了点和面。

写作中,如何处理“点和面”的关系,增强报道的思想性?既要从大处着眼,如曹冲称象,把一个地方的工作这头“象”,置于全局“大船”上来定位;又要从小处着手,如庖丁解牛,找到切入点,突出针对性,游刃有余地叙述。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进程中,党中央强调政策帮扶,更重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现实中,的确存在贫困户“等、靠、要”的现象。如果仅靠“输血”,不去“造血”,贫困户无法彻底摆脱贫困。围绕这一立意,先概述封丘县对因病、因残等7种致贫原因分门别类,采取“1+2+N”帮扶模式,即每户1名帮扶责任人,2项以上扶持政策,家庭成员每人1条帮扶措施。然后,着重讲述县里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村支书郭祖良选定种植中药材,老郭参与其中,第一个报了名。从“4月,是种地黄的最佳季节。可这时麦子已长到腿窝,首批报名的50户农民看不到效益,谁也舍不得铲麦子”到“12月,地黄叶枯,眼看就到收获的季节”,老郭在扶贫干部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见到收益。编审稿件时,报社领导和编辑鲜明、简洁地提炼“政策兜了底、致富靠自己”的理念,对中央精神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扫码阅读《老郭脱贫记》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马跃峰人民日报社河南分社采编中心主任

二、既要看共性,又要找个性,突出人物的典型性

好的典型,是可以做同类代表的具体事物。要增强新闻报道说服力,必须找到“典型”。它要反映“面”,有普遍意义。对于“事”来说,看能否涉及“面”上的各个要点。对于“人”来说,看能不能凸显这一类人最普遍最突出的特点。同时,典型要反映“点”,故事曲折、变化,有波澜;人物有个性特征,不能类型化、概念化。

写贫困户时,最担心所选的人物、故事不够典型,或说明不了情况,或揭示不出问题。报送线索时,搜集了若干条,大多数事实比较简单。有的是政府帮扶,给贫困户送了几只羊,等羊长大,脱贫成功;有的是龙头企业统筹使用产业扶贫资金,负责解决贫困户就业、年底分红等。这些素材有一定说服力,但不能充分体现贫困户的主动性。

通过比较发现,郭祖彬有贫困户的共性:家里穷、思变化、没门路;也有鲜明的个性:享受到好政策,但不等不靠不要,踏实肯干又不言放弃。吃低保、从事公益岗位,按说是该得的,可老郭提起来,搓手低头、笑得尴尬:“能让,我就让出去”。谈到种药材时,他话锋一转,满含雄心壮志。在猪棚对面,老郭盖了一个简易棚,每天看守“致富的希望”。半月后,4.5亩地黄没出芽。村民议论,老伴数落。他一天到地头转几遍,悉心照料。40天,地黄出齐,一地绿色,他却瘦了18斤。一个“脱贫靠劳动”、拒绝躺在“政策温床”上的朴实农民形象呼之欲出。

在老郭脱贫故事这一“明线”之外,还有一条“暗线”:基层干部有威信,有能力,贫困户才毫不犹豫地信任他们。村干部请专家把脉指导,成立种植合作社,与安徽企业达成协议,以优惠价回收药材,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在此基础上,依托中药材产业,谋划建设中药材展馆,开设中医疗养一条街,发展“养生小城”特色游。报道平实地写出基层干部帮农民获利,让农民安心,写出他们试种中药材时的担忧和焦灼,体现了干部敢担当、能作为,而不是花拳绣腿,搞形式主义。

三、既要谋叙事,又要“活”语言,突出报道的可读性

在表现人物、故事时,敢于做减法,果断舍弃与主题无关的素材,重点突出悬念、矛盾、人物命运。

全篇用悬念推动情节,力求速度快、节奏感强。开头逆向衬托,说明老郭的不同之处,让人产生好奇心。第二段写老郭因为儿子生病、生活困难、因病返贫,增强“带入感”,促使读者进一步关心贫困户的命运变化。之后,写村干部和老郭发展产业时遇到的困难与抉择,让叙事一波三折。

□ 图1 2020年,人民日报记者马跃峰(左)回访郭祖彬(中)并与村党支部书记郭祖良(右)交流。□ 图2、图3 2020年,人民日报记者马跃峰(左)回访郭祖彬。

讲故事,不回避冲突。按照老郭“年轻时不穷——因儿子生病致贫——自己打工落下脑梗病——享受到扶贫政策——带头种药材致富”的曲折经历行文,写到种药材,老郭内心有冲突:“能不能种成?种不成损失咋办?种成了卖到哪儿?”老伴儿着急:“万一出不来苗,地黄收不着,麦子也毁了。”村支书也担心:“万一种不成,咋有脸见乡亲?”老郭坚持与老伴担心失败的冲突、村支书倡导与贫困户观望的矛盾,反映出工作的难度和攻坚的努力。

讲故事,用细节说话。“贫困户吃低保,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讲求画面感。老郭为6万元借遍“村里一条街”,说明大家都不富,衬托脱贫的紧迫。“40天,地黄出齐,一地绿色”,把色彩调亮,表现人物的喜悦。“老郭长出一口气:‘心里石头落了地,我瘦了18斤。’”透露创业的艰辛。

讲故事,说群众语言。使用短段、短句、简短对话、有说服力的数字,追求口语化、生活化、动感化。“开四轮,拉红砖”,加快节奏,突出老郭年轻时勤劳肯干。乡邻们忧心地说:“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老郭坚持己见,辞去公益岗,专心种药,对妻子说:“村支书一心为咱,能把你带到沟里?”带着浓厚的“泥土味儿”。在交代背景时,遇到枯燥的“硬材料”,也尽量“软化”:先“拎干货”说政策,然后具体到个人,讲老郭在公益岗位,每月挣400元;孙子享受教育补助,每年1000元;儿媳转移就业卖手机,每月工资1500元。全家享受人身意外险、医疗补充险,阻断因病致贫,努力往深里挖,往实里写。

创新,永无止境。多位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对稿件进行阅评指教;多所学校在进行时事政治考试命题时,把文章当作素材。前辈和老师们鼓励评价:“聚焦扶贫攻坚新成果新进展,为全国提供了‘扶真贫真脱贫’经典样本。”“细节鲜活,情感真挚,村容村貌的巨变、群众脱贫的喜悦、干部扶贫的真功,真情实感,跃然纸上。”“写得生动鲜活、真实可信,正是心到、情到之作。”“报道犹如一篇精彩的小小说,散发出浓郁的中国味道。”其实,与高手的作品相比,《老郭脱贫记》仍然有很大差距。个人时常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种努力向前的鞭策:在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为党立言,不断创新;深入基层,服务人民;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猜你喜欢

贫困户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河北永年:超70%贫困户至少三重产业带动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