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与伟大时代相映衬的历史片段和动人故事彰显与党中央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与新闻力量
2020-12-18新华社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写作组
□ 新华社《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写作组
当《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一稿正式发出,所有主创人员终于长舒一口气。这可能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采写周期最长、耗费心血最多、投入感情最深的一次报道:新华社总社和7个分社的13名记者,历时整一年时间,深入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采访的贫困家庭和扶贫人物成百上千。漫长的采写过程,我们既震惊于贫困之深、脱贫之难,也被一份份坚守、冲锋、牺牲感动得泪流满面。于我们,可谓是上了一次国情教育课、精神洗礼课、责任担当课。其间的收获和意义,远远超越一篇重点报道、一篇被评为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的稿件。
在我国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阶段,《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这一由新华社领导直接主持策划、组织指挥、精心编辑的万字通讯,全景展示和讴歌了脱贫攻坚伟大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具有强烈的历史方位感、全局视野和时代特色,得到媒体的广泛转载和读者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国际一流新型世界性通讯社的水准与作风,彰显了与党中央治国理政相适应的新闻品格与新闻力量。
一、历时一年、涵盖14个连片特困区中的绝大多数的采访调研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是一次历时一年、涵盖14个连片特困区中的绝大多数的采访调研。
2016年8月,社领导提出,要围绕脱贫攻坚写一篇通讯,生动描绘出伟大时代下中国反贫困的历史画卷。接到这一重大任务后,新华社国内部第一时间调集精兵强将,启动报道。同时,抽调分社的扶贫记者,在北京开展充分讨论,进行头脑风暴。
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说,脱贫攻坚是当今时代主题,新华社难能可贵地记录下了这个伟大时代;一些扶贫干部说,想不到我们做的事情这么伟大这么重要;有群众点赞,这件事党和政府做得漂亮。
为什么这篇通讯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它不仅是一篇记录时代风采的画卷,更是主创人员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体现。
一年来,主创人员跋山涉水,数次深入贫困地区,涵盖范围涉及我国14个连片特困区。为了找到鲜活的故事,很多地方去了不止一次,很多地方蹲点多天。采访中,记者和百姓同吃同住,流了汗也流了泪,在一次次被触动感动中,牢固建立了和人民群众的情感依托、血肉联系,也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每一个主创人员的电脑里,都有几十个有血有肉的故事,数万字采访素材。
确立了反贫困这一重大选题后,主创人员第一时间与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进行了交流。对方认为,这一选题立意高远,方位感强,符合新华社站位,也只有新华社有能力写。这是成为精品的先决条件。时任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同志说,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国人民千年期盼的美好愿景,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节点。我们要留下的不是一般的作品。因此,这篇稿件没有设定发稿时间,“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发稿”。为了打造精品,记者们一次次打磨修改稿件,主创人员电脑的文件夹里,稿件的修改版本有十多个,每个版本都是字斟句酌,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停止。
此外,这篇通讯打破了固有的述评式表述方式,文风上大胆创新,大胆表达,通过精心选取的一个个细腻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反贫困的历史画卷。摒弃议论套话,坚持用事实说话,以事说理,以情感人。同时,社内相关部门制作了十分精彩的新媒体产品,它们既与通讯紧密结合,又是一个独立的表达,成倍放大了通讯的影响力。
扫码阅读《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这是宁夏西海固地区泾源县六盘山旅游扶贫开发试验区(2015年8月6日摄)。近年来,当地通过水土涵养和生态保护,已经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致富之路。(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二、用脚写出的稿子才最有力量
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总社分社十多位主创人员多次踏上中国最贫瘠的土地,走上田间地头、走进老百姓家,采访了大量基层党员、扶贫干部、贫困户等,从最初满眼看到的皆是平凡,最终逐渐读出了背后的非凡涵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调研报道没有捷径,用脚写出的稿子才最有力量。
相比其他领域的调研,扶贫调研所去的地方大多山大沟深、交通极其不便,我们的记者从北京出发,常常为了去一个点采访,来回要十天左右,而且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颠簸。
主创人员何雨欣就采访过这样一个地方——“悬崖村”。这里山下的村小组和山上的村小组之间,都要走大半天,而且要在悬崖峭壁上爬一段。这些贫瘠的地方路途之远、之艰常常超乎想象。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悬崖村”的素材用在了稿件的开头,效果非常好。
■ 拼版照片:上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的乡镇雏形(资料照片);下图为2016年7月22日拍摄的闽宁镇原隆移民村(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 拼版照片:上图为移民迁出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红白阳镇的黄土高原地貌(2013年6月15日摄);下图为移民迁入地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移民新居(2015年6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只有真正踏上这些土地,才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石头缝里插玉米”,什么叫“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贫瘠,只有看到极其闭塞的大山中,孩子们背着书包的期待的表情,才能更加无比希望他们早些走出大山,更加读懂这场脱贫攻坚战的迫切。
可以说,我们一路走,一路被震撼、被感动。在甘肃临洮,当采访到原县长柴生芳连续工作17个小时,晚上和衣睡在办公室再也没有醒来,身上的被子只盖了一角、一旁的萝卜只咬了一口时,我们不禁痛哭。
在领导带领下,10多位参与采写稿件的总社、分社记者,共分三轮调研:第一轮是摸底调研,我们踏上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寻找搜集典型故事和人物;第二轮是蹲点调研,记者在兰考、井冈山等地蹲点10天,先后走进几十个村庄,这段时间的调研大大加深了大家对反贫困斗争主题的理解;第三轮是精准调研,根据已经搜集到的典型故事,再选取其中最最典型的事件进行更加详实的采访。
事实证明,这些扎实的调研采访为稿件的写作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在调研中,一些扶贫干部说,他们常备“三双鞋”——晴天调研的胶鞋、雨天调研的雨鞋、进城开会的皮鞋,他们因此被称为“三鞋”干部,“三鞋”甚至被称作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绝技”。对我们主创人员而言,扶贫调研报道没有任何捷径,只有真正用双脚去丈量,做到脚到、眼到、心到,才是记者真正的“绝技”。
三、怎样讲好一个好故事
社领导在一次听取调研汇报的时候说,我们要做的实际就是“真实的记录”,而这是最难的。
在整个稿件的采写过程中,对我们来讲最难的,就是怎么样把好故事挖掘出来,再通过真实的笔触把故事讲好。为了把故事讲好,我们删掉了大段的精彩论述。
为了这篇稿件,我们采访了大量的人物、故事,通过各位记者亲身采访整理的成篇故事就有近40个,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了大量典型的故事,汇总在一起有60到70个之多,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再反复采访、多方式采访、多视角采访。
比如,文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直过民族拉祜族苦聪人,他们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扶贫干部不得不送家长们34寸彩电,为的是让收了电视的家长能让家中孩子去读书。这个故事最终呈现只有300多个字。
但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长途跋涉,克服了语言、沟通等困难障碍进行了大量实地采访,还查阅了大量文献、视频、图片资料了解苦聪人。
比如,我们在1959年新华社播发的通讯《苦聪人有了太阳》中读到苦聪人刚被解放军从原始森林中找出来,他们把树叶围在腰间或把兽皮披在身上的种种细节,加深了我们对直过民族的理解,也加深了对中国反贫困斗争艰巨性的理解。
短短100字、200字、300字的故事,经常是建立在十几天的采访、几千字的素材记录、几万字的查阅资料之上,我们唯恐没有呈现出故事最典型的一面,也唯恐讲出来的故事不能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深受打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故事挖掘再挖掘的过程,也是对稿件主题认识再认识的过程,思想性也就在一个个典型故事的真实呈现中自然而然升华。
四、心中有大主题,采访才能有大维度,笔下才能有大力度
用“脚”挖掘出的好故事,怎么通过手中的笔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好?面对厚厚的采访笔记,我们一度犯愁、痛苦:社领导在稿件采写之初就要求,稿件不能写成一般的新闻作品,而要全景式描绘反贫困斗争的时代画卷。简单的故事拼接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我们结合在一路走来的感悟和思考,从主题上、立意上反复思索、反复讨论,得益于丰厚的采访积淀,得益于团队的思想碰撞,得益于社领导的点拨,我们的思考和主题开掘也逐渐清晰:中国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丽篇章,也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坚守的初心,要站在为伟大决战立传、为伟大时代放歌的高度,真实而动人地记录,这是我们这代记者所承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是这篇稿子的主题和站位。由此,我们把一个个散落的故事置于反贫困决战的大背景下,从中提炼共性、发现亮点、升华主题,故事的取舍、细节的彰显、叙事逻辑的安排,都服从于“百年初心不改,百年前赴后继”这一伟大决战的主题。现在看来,这一过程就是从脚力升华为眼力、脑力的过程,最终催生了既有历史厚度、思想深度又有情感温度的笔力。
正如领导所说,相比其它扶贫题材的报道,这次报道的最大提升,就是把“反贫困”“斗争”作为最大主题,当我们心中怀揣这样一个主题,所有看到的、听到的、采访到的、思考到的都变得伟大且震撼。因为有了“决战”的视角,我们把脱贫攻坚这本书不断读厚再读厚、读深再读深。
当我们踏上这些贫瘠的土地,最初满眼看到的、采访本上记录的都是谁家搞了几个蔬菜大棚、哪个村子在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复、平常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然而,当把这些点一个个联接起来,放在千年、百年的历史长轴上去,再串成一条条线,最终汇聚成一幅中国反贫困斗争战场上的长卷,在这些重复、平凡中看到的,则是——
努力摆脱命运的贫困户们,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怎样不断与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斗争,不断适应市场化的洪流,调整种植结构,最终实现了增收脱贫的历史变局;是千百年前村子的先辈顺江而来为躲避战乱、饥荒住进与世隔绝的大山,千百年后乡亲们逆流而上,彻底搬离困住他们的大山的历史穿越;是在这个反贫困斗争的战场上,一个个共产党员怎样冲锋陷阵,甚至付出生命也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没有什么比得上一场伟大决战更能迅速锻炼一支队伍。对记者而言,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深入采访、真实记录一场史诗般的大决战更为之骄傲、催人奋进?不断深入的调研之后,我们真切有了一种感受,那就是如果不能真实记录这段伟大历史,就愧对这个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