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注的重要性

2020-12-17张颖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

摘 要:张谷若认为翻译“为科学亦为艺术,为艺术亦为科学”,翻译审美既需要感性理解又需要理性认知。因此,文学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译者注正是翻译审美之理性认知与严谨态度的集中体现。文章以张谷若所译《苔丝》为例,从历史文化参照、互文参照和人文参照三个角度分析译者注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注;人文参照;互文参照;历史文化参照

张谷若认为翻译“为科学亦为艺术,为艺术亦为科学”,翻译审美理解是感性理解与理性认知的结合。(孙迎春2004:32)审美理解始于感知,译者需要借助“感觉的经验”来体悟原文之美。同时,翻译审美理解又是理性的,译者需要对原语文本进行认知理解,需要“知人论世”,知晓原文中出现的文学文化典故,民俗歌谣,植物地名等等。而要了解这些,译者就需要以科学精神对原著进行深入研究、广泛阅读,这样才能准确翻译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借助譯文也能感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传统。译者注正是沟通读者与文本最好的桥梁。张谷若是中国文学翻译界公认的翻译大家。他凭着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勤奋严谨的翻译治学态度译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张谷若高超的翻译造诣不仅得益于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更得益于他精益求精、穷根追底的研究精神,而这正是体现在张谷若翻译作品中浩如繁星的注释里。正如他所说:“(译注)是翻译的一部分,是译者应尽的责任,也显示出译者所下功夫是否足、学养是否够、态度是否认真。”(2004:82)

文章以张译《苔丝》为例,从历史文化参照、互文参照和人文参照三个角度分析译者注在文学翻译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文化参照”指译者在注释中介绍原文中的历史文化典故和风俗传统,以帮助读者跨越文化隔阂,轻松理解原文;“互文参考”指在注释中介绍小说作者在其他作品中表达的类似思想情感,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文参照”指在注释中引用小说作者本人的日常思考记录来帮助读者解读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张谷若在人文参照、互文参照以及社会历史文化参照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这些都体现在了他的译作中一条条注释里。他曾经说过,译者“未作翻译先要作注释”(2004:4)。据统计,仅《苔丝》这一部作品中的注释就多达436条。(2004:82)

首先,历史文化参照。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活动。英文原著必然会涉及到许多西方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地理名物等等。译者如果能在译作中成功再现这部分文化审美信息,就能让读者通过阅读中文译作就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张谷若在翻译《苔丝》时就对《苔丝》中出现的西方历史地理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将西方文化以注释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极大地丰富了中文读者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他的注释绝不是字典搬家,而且其中一些“不仅是书本上不易查找,就是一般英国人也不一定能讲清楚”。(2004:82)其注释内容也十分丰富,涉及了地理、历史、地名、人物、宗教、科学、法律、神话、习俗、艺术、作品、评论、词源、典故、修辞、技法等等。下面仅举一条西方习俗的注释为例。

克莱宣布要和苔丝在除夕那天结婚,一天早上牛奶场的女工在教堂做完礼拜后回来悄悄地问苔丝:“今儿早晨,怎么没有你们的通告啊?”(哈代2000:246)不了解西方民俗的中国读者读到这里不禁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为什么女工觉得那天早上应该在教堂里听到苔丝和克莱结婚的通告呢?张谷若在这里很及时地加了一条注释:

注:英国从前的法律,结婚办法的一种,就是用结婚通告。用这种办法的,必须把男女双方的姓名、住址和居住在那个住址的时间,都报告牧师。牧师在礼拜日那天晨祷读完了第二遍《圣经》经文的时候,向众宣布,每礼拜宣布一次,共宣布三次,宣布是,问有反对的人没有。如有人反对,可以提出。另一种是用许可证,那就不必经过当众宣布的手续。原文用方言“call home”,且有哈代的自注,说明其意,兹均略去。(2000:246)

有了这条注释一切就不难理解了,原来结婚之前是需要在教堂里将结婚的消息宣布三次的。读者读到这位女工接下来说的“不是一共要宣布三次吗?这阵儿到过年,中间儿可只剩了两个礼拜了”,也就不会感到疑惑了。像这样的例子在张译《苔丝》中很多,不一而足。译者是沟通文化的桥梁,这样的注释打破了中西之间文化上的隔阂,不仅让读者了解到西方文化习俗,更有助于读者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苔丝在等待通告时内心的忐忑与不安。

其次,互文参照。同一个作家的思想观念、态度立场往往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所以通过互文参照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家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希望传达的深层次思想情感。比如在《苔丝》中哈代称苔丝的六个弟弟妹妹“是六个无依无靠的可怜虫,老天生他们,也没问过,他们是不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愿意下世为人,尤其没问过,他们是不是在德北家这样缺衣少食的艰难困苦中,也愿意下世为人。”(2000:31-32)类似的宿命论观点也多次出现在哈代的诗文当中。张谷若通过广泛研读哈代的其他作品,把握住了哈代的这一思想特征,并且以注释的形式向读者做了交代。请看张谷若在这句话后面加的注释:

注:这种概念,屡见哈代诗中,如《与丐者之胎儿》里说:“如我能使胎中婴儿耳闻目见,那在人世尚未对你展现以前,如果你或生或死有自选之权,我要尽我所知把有生之情讲遍,并问你,这样的人生是否能入选?”又如《为城市儿童募捐演剧闭幕词》里说:“路已拥挤不通,仍使投生其中,不问本人愿意与否,强使下生,如果下生可由自己选择,或生或否,谁能说,他们对这种酷刑,会永忍受?他们对于命运之神会有任何乞求?”又诗《与C.F.N.》:“美丽的凯萝琳啊,我不知道,你觉得活在世上,是好是坏?你当初要下世为人,还是不要?”(2000:32)

这样细致深入的交叉查证已经远远超越了准确忠实这一翻译的基本要求,而是达到了文学研究的深度。通过一条注释集中呈现哈代在不同作品中对同一思想的表述和阐释,一方面这样广征博引体现出译者在调查研究上下的功夫以及他对原著思想内涵的准确深入的把握;另一方面,这样的注释无疑为读者创造了通往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阶梯,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主题。对于学者型读者而言这样的注释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找到相关作品,以作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研究。正如张谷若所说,“我就遇见过不少读者,当面对我说,要我的注释”,这其中包括英语文学界泰斗王左良先生。(2004:89)

最后,人文参照。张谷若翻译哈代,是以扎扎实实的哈代研究为基础的。他深入研究哈代其人,被国内外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张谷若曾经说过,“原作者所读过的书,译者也应该读过。原作者所知道的,译者也应该知道。否则译时只能照猫画虎。”(2004:4)张先生的女儿张玲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外国经典作者哈代也好,菲尔丁也好,狄更斯、莎士比亚也好,都是思想艺术内涵深厚的大家。父亲每翻译一部他们的作品,都要翻阅大量参考书,除与作家作品直接相关的传纪、历史、批评著作,也有相关的哲学著作和其他作家的作品,以致民俗学的、舆地学的、语言学著述。”(2004:24)正是基于对原著作者的深刻了解,张先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通过注释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情感。张谷若在他所译的《苔丝》中就多次结合哈代日记,将哈代本人的人生观与小说主人公的人生观进行比较,相互印证,相互阐释。比如,克莱离开苔丝后,苔丝感到万念俱灰,觉得“凡事都是空虚”。但随后又转念一想,“如果凡事只是空虚,那谁还介意呢?唉,一切比空虚还坏——诸如不平、惩罚、苛刻、死亡。”张谷若是这样注释的:

注:哈代在他一八七六年七月的日记里说:“传道人说,‘一切都是空虚,不过要是一切只是空虚而已,那谁还介意呢?唉,世上一切,往往比空虚还糟。往往是痛苦、黑暗和死亡。”(2000:326)

作家与作品有着血肉联系,作家的人生观会自然而然地投射到作品人物的身上,此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孙致礼曾指出,相比对历史文化、社会风俗方面的注释,“对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注释难度更大,也越发可见作者所下研究功夫之深”。(2004:xxvi)从这个注释可以看出,张谷若围绕原著阅读广泛,对原作者思想理解极为深刻。这一注释也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体会女主人公由悲伤到绝望的心理变化以及她日益强烈的宿命感。此外,哈代“一切虚空”的人生观在一定程度也上影响他自然主义文学风格的形成,因此,这一注释也可以帮助读者整体把握小说风格,透过小说人物洞察作者对人生哲学和宗教式的思考。

翻译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翻译审美既需要感性理解又需要理性认知。文学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深厚的语言文学功底,还需要广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而译者注正是集中体现了翻译审美之理性认知与严谨态度。译者注在文学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注释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跨越文化障碍,深入理解原文中的社会文化背景,还可以帮助读者透过文字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整体把握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文学创作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译者注无疑是沟通读者与原文文本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 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絲》张谷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 2018 年度校级教改项目:服务于 ICT 行业的技术翻译和技术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XJG18217);2019 年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ICT 高校高水平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项目编号:yjg193069);2020 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双一流”战略背景下理工科高校“外语+技术传播”新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项目编号:202089)。

作者简介:张颖(1989- ),女,四川崇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汉口笔译。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