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探析

2020-12-17韩淑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本质实践

韩淑梅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人学理论史中实现的一次重大革命。本文居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人之现实本质是高校思政课的基点与出发点;人之实践生成是高校思政课的方法与途径;人之自由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政课的目标与归宿。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维度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的深化研究及其实践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 高校思政课 本质 实践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人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通过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可发现,贯穿马克思主义学说始终的是“人”的问题。而高校思政课归根究底面对和处理的也是“人”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关联点,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对高校思政课进行探析具有重要意义。

1人之现实本质:高校思政课的基点与出发点

对人之本质的回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前提。马克思批判抽象地把握和理解人,主张基于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对何为人的本质做出回答。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给出了经典的回答: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由其所生活的社会关系总网所决定的,不存在脱离社会关系的单独的孤立的个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人都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性活动之中。与此同时,马克思秉持发展的观点,进一步指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人的本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必然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

而高校思政课的首要对象和教育主体就是人,就是现实的大学生群体。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高校思政课就是在个体层面实现现实的个人的提升,使人通过潜能的多方面发展实现“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从而走向真实、具体、完善的存在。由此可见,人之现实本质在深层次上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因此,高校思政课首先必须以“现实的人”为首要对象和出发点。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高校思政课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原则上,应将高校思政课的前提是现实的大学生这一根本原则切实下沉到各项具体的课程教育工作中。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高校思政课的活动对象都不是虚无缥缈的、思辨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因此,高校思政课要避免虚假的与悬在半空之中的空场教育,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真实在场性。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有些高校的思政课确实存在教育口号化的现象,仅仅局限于刻板的书本理论的政治性宣传,并没有对现实的个人进行思想课程教育,搁置了高校思政课的前提。

其次,方法上,应以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取代传统理念的“单向灌输”。高校思政课绝不是“主体—客体”的单向运动关系。某种意义上,大学生既是思政课的客体也是思政课的主体,我们应彻底摒弃以往的“单向灌输”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境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良性循环互动,利用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唤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达到高校思政课的良好效果。

最后,态度上,应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教育激情。如上所述,社会关系并非固化不變,而是处于运动之中,因此人的本质也是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高校思政课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立足于新的社会形式和思想实际把握时代新人和大学生的新特征,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政课程。

2人之实践生成:高校思政课的方法与途径

马克思主义人学较之以往人学的根本区别在于从感性的实践活动的角度去把握人的生成,这是人学理论史中的一次革命。“生成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他人学分野的关键点。

“生成”而非“现成”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本质性规定。无论“人是天生的政治性动物”、“人是机器”还是“人是会制造劳动工具的动物”等回答,无不在预设人本质的先天性,在寻求一种“人是什么”的现成性答案,将人的本质静态化和凝固化。而马克思认为,不应追问“人是什么”,而应回答“人怎么样”,人不是“现成”的客体,而是“生成”的主体。人是自我生成的而不是同质性的先天预设,而这种“生成性”则是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而言,人凭借着实践的超越本性不断扬弃对象和自身的规定性,从而在不断超越自在世界的同时,也不断重构人类世界和自己的本质。因而,人的发展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而是自觉地自主地超越现实世界的自在规定性,全面而又深刻地推动自身及人类世界不断生成,不断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人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生存和生成着,“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只有在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联动性、人与人的互联性以及人与自身的自恰性。在人学理论中,现成性思维注重以肯定的方式将人客体化和固化,而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生成性思维则注重以否定的方式来批判人的现实困境,动态地探寻人的存在状态和生存方式,从而实现了人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实践及其生成性是马克思之所以能够破解人的“斯芬克司之谜”的核心和关键点,这同时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方法与途径。实践性要求高校思政课要不断融入社会实践之中。教育的本质在于践行,没有实践,一切即为空调,高校思政课亦是如此。现代高校思政课要把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计划看做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要以现实生活为突破点,增加服务意识,满足实践需求,要让每个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理念,提升自身,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同时,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要求现代高校思政课应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显的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奋发的创新精神和活跃的创新能力,始终能够保持旺盛的创造力。

3人之自由全面发展:高校思政课的目标与归宿

人类实践是不断超越实然状态趋于应然状态并最终指向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是人的本质复归、社会关系的高度统一以及为此而必需的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是造就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实践过程,“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在这一意义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也就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达致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人之本质的生成过程,也是人之现实异化的解放过程,是通过实践不断扬弃自身局限从而全面地展开人生存的内在丰富性,彻底地解放人,把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人本身的统一,与从而达到自由生存的过程。可以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落脚点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高校思政课也是围绕“人”展开的,其主体和中心对象是大学生,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高校思政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其价值旨趣就在于对大学生人性的滋养,引领大学生进行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身的内在世界,积极探索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走向光明的未来。将促进实现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思政课的终极目标,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旨归,也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凸显了高校思政课这一课程本身的发展逻辑。但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现实化的漫长过程,这也就意味着高校思政课在将其作为最终目标的同时也必然有其自身的阶段性目标,通过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目标进行现阶段的现实定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站在马克思三大社会发展形态的高度来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以“自由个性”为引领的超越“物的依赖性”的衔接阶段。相对应地,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的现实目标就在于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主导下发展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因此,我们既要发展人的主体性,又要引导人的主体性,防止和克服片面的单子式的、泛滥的、膨胀的个人主体性,要发展共同体中的个人主体性即交互主体性,也就是要发展和谐的主体性,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做到人与自然共生共长、人与人合作相处、人与社会协调并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人成为和谐的社会主体。具体来说,高校思政课要培养的主体既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和较强的主体能力,又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能充分发挥作为实践主体的作用,又能主动承担对社会、他人和自然的责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发展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格局。不仅如此,这种主体还能促进自身的完整与和谐发展,不仅提高自己的物质生活,而且注重精神生活的发展;不仅有劳动的激情,而且能积极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自由时间和闲暇时间,通过心理和谐达到诗意的安居。

事实上,把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体之生成作为我国高校思政课目的的现实定位,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最高目的并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实现高校思政课最高目的的重要环节和必经过程。不仅如此,这一现实目的的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具有辩证统一性:和谐社会主体的生成有賴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通过这一伟大实践,人才能获得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性质和状态;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和谐的主体去进行、去创造、去构建。没有和谐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并真正完成。

基金项目:2019年度华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2004.

[2] 曹清燕,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11-14.

[3] 崔唯航.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存在论阐释——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社,2005.

[4] 钟明华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6.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

[6] 张耀灿,曹清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06):169-17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本质实践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