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的毕业生培养途径探究
2020-12-17张丽
摘 要 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大环境之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必然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造成这些的无疑是毕业学生安全思想意识的欠缺、互联网络技术能力的不足、法律意识的淡薄,就此,文章提出建议,认为学校必须认真全面的研究“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的特点,认真按照符合毕业生心理需求,从而研究并规划出一条符合毕业学生求职风险防范路径,进而架构高登院校“安全内容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就业分为营造”的多位一体毕业生培养途径,从而有效的推进“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高等院校的校园科学合理的工作。
关键词 新基建 工业互联网 毕业生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的而不断发展,它的优缺点不断地显现出来,因为其具有的人机交互、信息开放、隐蔽性强等自身特点,给高校的毕业学生带来了很多求职方面的帮助和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应该认真探究“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的特点,并且融合毕业学生心理需求和定位,构建出毕业学生的求职安全意识,完善毕业学生求职安全方面的系统性教育,最后得以形成一条毕业学生安全健康求职风险防范途径,并稳定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高校校园的秩序。
1架构高校新形势下风险防范模式
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高等院校必须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生求职风险防范模式,通过“安全教育+技能培养+氛围营造”进而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建立一种新的求职风险防范模式和一种特殊的联系,从而培养毕业学生在新形势下求职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在这个新模式之下,也应该加入广大的网络平台,通过它们联系社会相关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建立新模式下的互动互信的联动机制,从而迅速、能动、优质的解决学校毕业学生所展现出的问题。
这样看来,还应该加强高等学校中网络平台的科学合理架构,并通过学校官方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本校校报、广播站等高效新媒体,发挥出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解决毕业生求职安全问题的应急处理能力。并且还应该建立健全校规校纪,进而约束网络环境,从而消除有害信息在萌芽阶段。
2强化毕业生安全教育
2.1开设毕业生安全教育课程
高等院校应该普遍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且要求学生进行课上以及课下的活动,并通过利用学生的社团组织开展安全教育了活动,进而加强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同时应该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举办比赛性质的活动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进而多渠道多形式的开拓学生安全知识领域认知。
2.2进行毕业生社会治安形式方面的教育
高等院校必须重视社会治安教育,通过相关形式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进而认识到防范风险和抵抗风险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加强毕业生在日后求职、生活、工作中风险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自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3开设毕业生安全技能培养
3.1强化毕业生網络信息素养
在这个信息时代,毕业学生对网络各种信息都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却极其缺乏正确的网络信息素养,其一,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和方向不够清晰,其二,他们无法合理的获得自身所需信息并且进行整合,其三,他们还没有具备掌握和科学合理利用网络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和锻炼,进而让毕业学生可以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远离风险,保护好自己。
3.2强化毕业生法律意识
高等院校应该树立并且强化毕业生的法律意识,对毕业生毕业后的求职、工作、生活中的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普及,并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法律相关知识进行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应该教育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4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毕业生的培养
伴随着新基建的热度不断攀升,在其基础之上运作的工业互联网借助其发展趋头也随之被广大青年们所熟知,并随之成为了高校毕业生热门的就业选择。这种情况随之带给了高校不小的压力,因为以前并未有接触过这个领域,所以在起初高校都有些措手不及,但随着高校内部人才的不断摸索,便制定了初步的毕业生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下的培养方法,其大体分为以下几部分;其一,制定相应的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相应只是的普及,制定学生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且制定相应的实践任务。其二,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在学校开展相应的学生活动以及基础知识竞赛,为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模式在学校的学生中的普及营造积极的氛围。其三,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对毕业生进行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相关职业的考核以及帮助,并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进而培养合适的社会人才。
5结语
在新基建工业互联网新模式之下,高等院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校园和毕业生的监管,重视并跟进毕业学生实时的精神状况,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并且工作者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切实帮助毕业生提高自身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作者简介:张丽(1978.9-)女,汉族,安徽寿县人,大学本科,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雪琴.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在“互联网+”创新创业模式下教学方法的探索[J].明日风尚,2018 (08):2.
[2] 郭瑞波.适应区域经济的计算机专业双创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6):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