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釉面砖釉料色调稳定性的提高

2020-12-17陈静

佛山陶瓷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釉料

陈静

摘 要:釉料色调受颜料平均粒径的影响,将颜料平均粒径控制在42μm以下,可大幅减少釉料色调,获得预定的显色,提高色调稳定性。

关键词:釉面砖;釉料;显色;色调稳定性;颜料颗粒;平均粒径

1 前 言

釉料通常由长石、粘土、硅石、石灰石、高岭土等基釉原料、颜料和水置于磨机中,混合球磨而成。供入磨机的颜料平均粒径一般为8~10μm,因此,由原制釉法制备的釉料施于素坯釉烧时,往往显色波动大。为了大幅减少釉料显色波动,使其色调稳定,海外推出一种新的制釉方法。

2 制釉方法

该制釉方法的关键是制备釉料时,在磨机内预先加入平均粒径在4μm以下的颜料。基础釉原料使用长石、粘土、陶石、硅石、锆石、石灰石、氧化锌、熔块、氧化铝、滑石等。所用颜料为金属氧化物。正如上述,该制釉中,颜料平均粒径是一项重要的工艺参数。其平均粒径在4μm以下,最好在2~4μm范围内。使用该细度的颜料在磨机中几乎不会变细,其粒度保持一定,这样,颜料显色也就保持一定。基釉原料、颜料和水供入磨机的配合量视所需而定,为基釉100份:颜料0.01~40份:水35~80份(按质量计)。粉磨磨机中研磨体以使用硬质为好。磨机可使用球磨机等。粉磨时间为0.5~2h,最好1.0~1.5h。

经过多次试验表明,制釉中颜料平均粒径与釉料色调有相关性,釉料色调受釉料平均粒径的影响较大。颜料平均粒径大,素坯施釉釉烧时,釉料色调浓;其平均粒径小时,釉烧时色调淡。原制釉所用颜料平均粒径较大,为8~10μm,这样粒度的颜料颗粒在磨机内粉磨,粒径变小。粒径变小,釉料色调虽产生变化,但就原有釉料而言,因粉磨条件变化,釉面砖釉层中颜料平均粒径产生波动,釉色波动就较大。而使用平均粒径在4μm以下的颜料颗粒,即便在磨机内粉磨,粒度不会超过此平均粒径,颜料基本上保持原颗粒状,也就是说,釉料中的颜料平均粒径与粉磨前的大约一致,保持预定的平均粒径,因此,可显所需色调。

3 釉料色调评定

通过以下试验,评定釉料色调稳定性。

(1)试验1

以质量计,基釉配合料由30%长石、15%氧化锌、10%锆石、15%熔块、5%粘土、15%石灰10%硅石组成。取100份基釉混合料、1份锆—铁系颜料(平均粒径2μm)和50份水置于容量为5L的连续式圆筒磨机中,将基釉物料与颜料混合(球磨时间1.2h,制备釉料,以0.1g/cm2施釉量(按固体分质量计)施于100块素烧坯表面,在1100℃×5h条件下釉烧成釉面砖,测定各砖的表面L值(明度)。测定值为平均值,示于表1中。最大与最小L值的差值也如表1所示。

(2)试验2~3和对比试验1~3

除所用颜料平均粒径见表1外,其余试验步骤与试验1相同。L值测定结果也见表1。

(3)试验4~6和对比试验4~6

除颜料使用铬—锡系外,其余试验步骤与试验1~3和对比试验1~3相同。L值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和2表明,试验1~6较对比试验1~6的L值波动小得多。

4結 语

采用上述方法,可制备色调波动极小,易获得预定的显色,改善其稳定性的釉料。

猜你喜欢

釉料
烧成工艺对Fe2O3-Al2O3-SiO2系多彩釉料呈色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高反射釉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陶瓷釉料在现代陶艺中的发展
无铅珐琅釉料制备与画珐琅工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