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地被植物栽植与养护管理探析
——以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绿化工程项目为例
2020-12-17王淑清福建艺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
王淑清 (福建艺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0 前言
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地被植物具有种类丰富、姿态多样等特点,是园林植物景观群落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选择与应用地被植物能够改善园林景观地面覆盖的问题,改善植物景观衔接不足的问题,增强植物景观整体性。同时,由于地被植物类型多样,且生态习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蕨类植物等,不同习性的地被植物对栽植环境要求不一,因此,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观赏性,应合理选择适宜的地被植物,并加强栽植和养护管理,提高地被植物成活率,合理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成本。基于此,本文结合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绿化工程项目,深入探讨绿化工程中地被植物选择、栽植与养护管理要点,以期为城市园林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安徽居巢经济开发区绿化工程项目电厂前地块绿化工程。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巢湖城区东南部,地处长三角经济区腹地,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275.68km2。电厂前地块面积为9143.57m2。原为杂填场,场地内无构筑物,且无植被覆盖,不符合园区整体建设和周围厂区员工观赏性要求。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栽植、景观置石、水体景观施工等内容。由于本工程工期短、工程量大,给施工单位按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造成一定的困难。
2 地被植物选择和配置
2.1 地被植物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植株高度不超过100cm,露地栽植、覆盖力强、生长旺盛且具有观赏性的植物。由此可见,地被植物种类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小灌木、藤本植物、蕨类植物和部分草本植物等。根据生长习性划分,可将地被植物分为草本类(如孔雀草、紫花地丁、紫茉莉等)、藤本类(如地锦、常春藤等)、蕨类(如肾蕨、凤尾蕨等)、竹类(如菲白竹、凤尾竹等)、矮灌木类(如小叶黄杨、月季、龟甲冬青等);按生态习性划分,可将地被植物分为阳性植物(如半枝莲、雏菊、鸢尾等)、阴性植物(如虎耳草、铁线蕨等)、半阴性植物(如石蒜、天门冬等)等;按观赏特点划分,可将地被植物分为常绿类植物、观叶类植物、观果类植物等。
电厂前地块绿化工程地被植物选择及质量控制
通过合理选择、栽植地被植物,能够起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净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并与高大乔木、灌木形成“层次错落”的植物群落,形成“近自然”形态的园林植物景观。
2.2 地被植物选择
本工程中,根据安徽省巢湖地区气候环境和景观营造要求,综合考虑地被植物选择与配置的观赏性、经济性要求,合理选择本工程适宜的地被植物种类、规格(如上表所示)。
2.3 结合景观观赏要求合理配置植物
本工程位于居巢经济开发区内,周围居民区、企业较多,人流量较大,观赏需求高。为满足不同时期、人群观赏性要求,应重点从植物景观观赏效果营造需求出发,结合乔木、灌木等植物花期、花色要求合理搭配地被植物。例如,在三层植物景观中,结合白桦树、草坪植物景观颜色、形状,以鼠尾草、波斯菊等地被植物搭配(如图1所示),以此点缀和丰富植物景观色彩。
3 地被植物栽植施工技术要点
针对本工程地被植物种类多,规格小、栽植量大、栽植深度浅等特点,为满足地被植物配置要求和栽植密度控制要求,应在施工中合理控制地被植物栽植密度,并结合现场场地不平整、肥力不足的现实情况,通过土地整平和立地条件改良途径保证地被植物成活率。
3.1 地被植物栽植密度控制
根据本工程选择的地被植物高度、冠幅和生长习性等特点,在施工中应采用生长习性和栽植密度双控措施,冠幅小、覆盖型地被植物栽植密度控制在64株/m2以内,冠幅大、观赏性地被植物栽植密度控制在4株/m2以内,防止出现地被植物光照不足、生长不良等问题。小型植株的地被植物(冠幅15~20cm,),春夏季栽植时按36株/m2进行控制,秋冬季栽植时控制在49株/m2以内;中等株型的地被植物(冠幅25~30cm),春夏季栽植时按16株/m2、秋冬季25株/m2进行控制;大型株型地被植物(冠幅35~40cm)春夏季栽植密度为9株/m2,秋冬季栽植密度为16株/m2。
图1 鼠尾草与白桦树搭配
3.2 地被植物选择
根据本工程地被植物种类、规格要求,在选择苗木时应优先选择盆栽或种植袋栽植的假植苗,防止地被植物起苗时损伤根系,影响苗木成活率。同时,还要加强苗木质量控制,优先选用无病枝、无枯枝、无病虫害的苗木,避免选用植物根系入土的苗木,防止因地被植物根系的原因影响地被植物成活率。
3.3 立地条件改良
针对本工程场地不平整,多杂草、杂物、砾石等情况,不满足地被植物栽植条件要求,且场地不平整影响植物景观造景等情况,需进行土方开挖和填土。本工程共计开挖土方3000m3,填方7500m3,松土量150m3,并结合地被植物栽植特点和巢湖自然气候特点,平整场地(如图2所示),并按工程设计要求将栽植床整形为“龟背形”,即地被植物栽植床略高于周围场地,按2%~3%设置场地坡度,以利于现场排水,防止地被植物栽植床积水。同时,为提高地被植物栽植基层肥力,在立地条件土壤改良中,应在施工时将有机肥施入表层填方土中,每亩撒施20~40kg草木灰和微生物肥混合肥料,并根据不同类型、规格地被植物栽植区域划分,按20~40cm深度进行深翻,确保地被植物栽植基层土壤与肥料充分混合,以满足地被植物栽植立地条件和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
3.4 测量放线
根据本工程设计要求,我单位按设计图纸定点放线,确定各类型栽植范围、轮廓线,并立杆标明各区域栽植地被植物名称、数量、株距等信息。针对株型、冠幅较大的地被植物,如云南黄馨、棣棠等,采用方格线法,使用熟石灰按比例定出分格线,以便于地被植物现场施工,防止出现栽植密度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3.5 栽植施工
本工程中,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地被植物栽植时间为6月份,气温稍高,地被植物水分蒸发量较大。为降低环境因素对地被植物栽植成活率的影响,我单位合理规划地被植物栽植时间,选在天气阴凉的早晨9点以前或下午6点之后栽植,并加强地被植物起苗和运输管理,运输到场后及时栽植,并适量喷洒水分,降低因地被植物在起苗、运输、栽植过程中水分流失,提高地被植物栽植成活率。本工程中,为保证各品种地被植物有序栽植,施工人员按“由内而外”的顺序栽植,先栽植床中间区域地被植物,并按植物造景要求栽植。
图2 栽植床土方填方整形
3.6 浇定根水
地被植物栽植完成后,为促进植物生根,及时浇灌第一遍定根水,定根水按1:400的比例兑入生根粉,养护期内按500~800倍比例掺入生根粉浇灌。由于地被植物栽植深度较浅,为避免定根水对地被植物形成冲击作用,首次浇灌以喷灌为主,至栽植床充分湿润为止。同时,针对栽植床局部不平整、积水的情况,我单位加强培土、排水管理,防止局部积水造成地被植物烂根、死根。影响地被植物成活率。
4 地被植物养护管理
本工程中,由于地被植物类型较多,且多为安徽省本土植物,植物生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耐瘠薄、耐干旱特点,因此,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可结合植物造景要求适当养护管理即可。
4.1 浇水养护
针对巢湖地区多高温干旱天气的特点,每周定期浇水养护2次。浇水养护时间选择在晴朗天气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浇水养护要求浇足浇透,以水渗入地下10~15cm处为宜。
4.2 施肥管理
根据地被植物生长特性,应在生长旺盛季节加强施肥管理工作。本工程养护管理期间,由于养护管理面积较大且地被植物种类较多,采用喷施法进行养护管理,春夏季生长旺盛期追肥2~3次,每次30g/m2;返青肥、越冬肥按30~40g/m2。选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作为底肥和基肥,以适量复合肥作为追肥。
4.3 地被植物修剪
生长期内,针对大型地被植物加强修剪管理,根据植物造型要求进行修剪整形。低矮的地被植物以粗放管理为主,适当进行修剪即可。
4.4 病虫害防治
由于地被植物枝冠密集、栽植密度较大,病虫害防治时难以喷施到位,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时应将喷头插入地被植物丛中,由内向外喷施。常见的虫害包括介壳虫、蚜虫、红蜘蛛、螟蛾类等,可喷施噻嗪酮、灭幼脲、毒死蜱、甲维盐、阿维菌素800倍稀释液喷施防治;常见病害包括叶斑病、褐斑病、煤污病、白粉病、锈病、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等,可采用恶霉灵、硫酸铜、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多菌灵、代森锰锌等稀释液防治,应结合地被植物具体病症对症用药。
4.5 补植
地被植物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植物死亡、空秃等情况,查明原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可进行换土、补植等处理,确保绿化工程植物景观延续性、整体性。
5 结语
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不断深化,园林绿化工程栽植和养护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由单一的绿化覆盖向植物景观营造发展。地被植物作为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重要植物资源,由于其生态习性、种类不一,施工单位应深入研究地被植物特点、种类和生态习性,结合园林工程植物造景需求合理选择和配置地被植物,并加强立地条件改良和栽植管理,落实地被植物养护管理措施,构建生态性、经济性的园林植物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