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保护更新与城市文创产业协同发展
2020-12-17曹杰勇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曹杰勇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城市面貌、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还带来了城市的产业升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在退二进三的过程中,传统的重工业特别是对城市环境有污染的工业类型逐渐被废弃或者从市中心向郊区工业园区转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被重新定义,大量的优秀的工业建筑被推倒建设成了城市生活空间。
最近几年接触到了很多工业遗存保护的项目,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虽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能成功,但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也真正被工业文明所吸引。
1 工业区保护与更新的城市设计视角
工业用地的再开发是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被称为“棕色土地开发”。产业的转型也带来了土地的转型,为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当前城市精细化发展的阶段,以前的粗放式的推倒重建已经不适合当前城市建设的要求。如何评价和利用这些工业遗存,保留城市肌理与记忆,尊重城市文化的发展历程将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仅要在经济上可行而且真正能做到为城市特色建设添砖加瓦。
近年来国内很多城市都进行了工业用地更新改造的实践,取得了大量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以单体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居多,如上海的民生码头、绿地虹口缤纷广场等。但同时从城市整体出发的大规模厂区更新项目也逐渐增多,比如最近的首钢工业遗址公园、上海黄浦江滨江两岸的改造、郑州二砂文创园、上海不锈钢厂区域更新项目等等。这些大型厂区的更新必须从城市宏观整体发展出发,统筹城市各个层面的要素,满足城市协调发展的需要。此时城市设计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三维空间形态的整合,满足产业、休闲、历史人文等多重要素的协同发展。本文介绍的三个案例都是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使曾经独立于城市之外的封闭厂区融入到城市发展的洪流之中。
2 工业保护更新与城市文创产业的结合
从城市的人文历史发展而言,如何保护好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是一项重要课题,处理好工业文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工业建筑由于其大跨、大空间、特殊功能用房等原因很难被简单改造,同时这些工业建筑往往并不属于历史保护的范畴,因此可以在保护与更新方面作出很多大胆的尝试,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结合则成为平衡保护更新与发展的重要思路与策略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了设计、研发、数字化信息技术、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众多服务领域的内容,常常是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载体。上海目前大大小小的创意产业园有上百个,接近三分之二的园区是利用老厂房、老建筑等存量资产发展而来的特色区域。这些园区聚集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创意人才,不断涌现出新的创意模式,引领着城市休闲文化的升级换代,如M50、1933老厂房、8号桥等。
这些创意产业园区促使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结合、与文化传承结合,促使科技与文化的结合、新兴产业与工业建筑遗产的结合,从而使得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文创产业与工业区的特殊建设环境相辅相成,特殊的建筑形式有助于提升文创产业的独特性、归属感和场所感。
3 打造城市活力中心,融入城市空间发展结构——郑州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市设计
郑州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基地位于郑州市西部的中原区,地处华山路以西、中原路南侧、西三环以东、颍河西路以北,基地原为中国第二砂轮厂。中原区早期是郑州的重要工业区,包括纺织厂、砂轮厂等大中型企业。城市布局具有典型的工厂大院的形态特征,属于郑州市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众多的工厂被搬迁拆除,基地被植入住宅等新的功能和建筑。郑州二砂厂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厂区,该厂系1953年由民主德国(东德)援助并设计建造的大型企业,属国家“一五”计划的156项工程之一,厂区占地56hm2,直到2015年才全部停产,搬迁到新厂区,现有厂区工业建筑保留完整,是郑州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者。尤其是厂区面积达7.5万m2的巨型陶瓷砂轮车间,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郑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厂区主要的7栋建筑已经被列为国家级历史保护文物。图1、图2所示。
图2 郑州二砂厂大厂房现状图外立面及内部图
3.1 厂区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郑州西部是传统的工业区,随着城市的产业转型目前仅剩下二砂厂还保留着完整的厂区,其中1km2的厂区严重阻隔了城市结构的完善,交通、市政、城市功能等都亟待在这一轮的更新中得到解决。上一轮的控规只是从技术角度完善了整个区域的道路等市政系统,二砂厂被改造成居住为主的区域,历史的痕迹被彻底抹掉。但随着城市更新保护理念的提出,合理利用二砂厂的工业遗存,使之能够融入到城市转型发展的浪潮中。
3.2 通过厂区的城市更新,融入城市发展体系
在这个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设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梳理历史、产业、文化、城市结构等要素,使二砂厂的革新能够与周边的城市结构相融合,同时成为郑州市文化产业的中心和西部区域的城市副中心,见图3所示。
二砂厂原为一个管理严格封闭的厂区,我们首先确定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将园区与城市建设体系结合。以工业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为基础,将文创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相结合,使园区融入城市发展体系,在形态上与城市空间同构,成为郑州西部重要的特色活力中心,完善郑州的城市空间结构,见图4所示。
图4 郑州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城市设计鸟瞰图
①基于工业遗产保护构建特色活力区融入城市发展体系
二砂厂所处的区域是传统的工业区,更新发展以居住区为主,严重缺乏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在基地北侧的中原路两侧规划了一定的商业配套用地,包括已经建成的万达广场。而文创园区的建设可以在功能上有效补充西部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功能体系,并且有充足的建设空间作为构建活力区的基础,使文创园区成为郑州西部中原区的文化中心、休闲中心、活力中心。
构建绿色中心广场,在城市尺度上丰富中原区的公共空间体系,使它成为区域的文化中心、交往中心、公共中心和区域的地标。使文创园融入到区域的城市生活当中,见图5所示。
图5 郑州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局部鸟瞰图
②基于城市设计的梳理,完善区域的交通系统
郑州西部的城市结构受到传统的单位大院布局的影响,城市交通体系、路网密度及完整性都受到了影响。上位控规的编制虽然完善了交通路网但没有考虑到工业遗迹保护的问题。
城市设计从区域交通整合和历史保护等多方面考虑,在保证开放园区建设的同时,使厂区的路网和城市有效衔接。为了保护核心厂房及园区的完整性,天山路作为城市次干道拒不下穿,上部作为城市公共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轨道交通站点和文创园之间构筑地下商业街,保证轨道交通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促使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完善区域的步行网络,提高园区的可达性,见图6所示。
图6 郑州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交通系统图
③工业遗产的保护强调新旧共生,融入城市文化体系工业遗迹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大家探讨的一个课题,不仅建筑形式特殊,各种工业要素各具特点,必须要精细化设计才能使它们真正融入到城市文化的发展潮流之中,从而活化历史文化要素。
首先,保留厂区的历史意向,通过遗存下来的铁路网的景观化处理以及红砖、砂轮等建筑材料的利用,把历史元素栩栩如生地融入到环境当中。
其次,保留原厂区办公楼,使它与城市入口广场相结合,保留原有厂区的入口区意向。同时规整厂区原有保留建筑,拆除保护价值低的、低品质的附属建筑,把烟囱、波浪形大厂房屋顶等元素展现出来,使历史遗存和公共空间有着良好的互动。
最后,保护厂区的古树,对厂区的保护建筑进行适度改造。延续厂区典型的绿色空间,通过文化创意功能赋予老建筑新的意义。同时在设计手法上强调新老建筑的结合,产生新旧共生的历史文化发展印记。
4 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上海宝山B5立方产业园城市设计方案
4.1 厂区更新的机遇
按照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至2040年)的总体规划方向,规划建设用地将“总量锁定”,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总量将实现“零增长”。2016年4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本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使不锈钢厂区域具备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推动力,通过城市更新的思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见图7所示。
图7 上海宝山B5立方产业园现状
4.2 通过产业研究定位,传承工业风貌,盘活土地价值
宝武不仅仅有特色的文化内涵,还有更多的产业资源,在城市设计中需要充分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工业风貌。同时利用现状工业遗产建筑、土地、景观、交通资源,挖掘土地潜在价值,盘活土地空间。通过与区域产业特征嫁接,形成最符合板块发展方向、功能组合最优化的全新产业链。确定以科技、创新、研发、创意为主导理念的一体三翼多点的产业发展体系。构造以“科、创、研”为理念,以“智能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围绕产业核心体系+配套服务两大功能体系进行功能定位。最终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工业遗产特色的产城融合、高度混合性质的现代城市生活社区和国际艺术产业园区,见图8所示。
图8 上海宝山B5立方产业园总平面图
4.3 通过城市设计的空间整合,塑造具有文化氛围的城市活力区
4.3.1 建设创新共享的产业聚集区
通过再利用及活化的机制,将为城市提供充满活力的、极具凝聚力的共享产业空间,见图9所示。
图9 上海宝山B5立方产业园鸟瞰图
4.3.2 建设产业转型的活力枢纽区
以“科、创、研”为基底,以会议交流为触媒,以文化交往为特色,以生活孵化为核心,打造宝山区产业转型的活力枢纽。
4.3.3 建设绿色引领的后工业门户区
结合北侧不锈钢工业景观长廊等良好的景观资源,以产业、商业、文化休闲等功能载体,着力打造吴淞的绿色后工业文化门户。
4.3.4 建设激发互动交流的人性社区
开放的环境为创意人士提供相互交流、迸发灵感的空间。厂区内提供公共会议室、咖啡厅、餐厅等空间,为使用者营造了便捷的交流场所,见图10所示。
图10 上海宝山B5立方产业园内部广场空间
5 结语
目前我国的许多老工业区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对于工业建筑的保留、保护及合理利用,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尝试。文创产业与工业遗产的更新相结合被认为是一条很好的途径,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好的顶层设计,使工业更新改造和产业导入符合城市发展的趋势。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市场商业运营的介入,还需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深入分析、整合各种要素,使设计目标能够真正落地。只有尊重城市记忆,才能重塑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