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街区的文脉解读与延续探究
——以隆福寺片区为例
2020-12-17夏宇杰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
夏宇杰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1 引言
文脉源于英文“context”,有“上下文”的含义。引申到城市、街区的概念中来,则可以理解为历史文化背景。北京旧城中以居住功能为主,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区别于民居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同样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记,是城市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商业街区难以适应人们的现代化需求,逐渐衰败没落,使得其历史文化价值降低,前景严峻。
隆福寺片区位于北京旧城中心,是一脉相传的传统商业街区,著名的隆福庙会、早市及解放后北京最大的百货商场隆福大厦,都承载了老一辈北京人的记忆。但现代商圈的崛起及火灾等因素致使隆福寺片区失去活力,走向衰败。
基于以上背景,契合近年来隆福寺新一轮的改造更新及多项政策导则的出台,通过分析其文脉及更新历程,探索片区复兴的策略,期冀对类似的传统商业街区文脉的延续提供思路。
2 隆福寺片区文脉解读
文脉由显性要素与隐形要素共同构成,隐形要素如历史文化、心理情感等,显性要素如空间肌理、建筑布局、自然环境等。本文所探讨的隆福寺片区指以隆福大厦为核心,向外辐射到主要街道,即北至钱粮胡同,南至东四西大街,西至美术馆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的占地面积约22hm2的区域。通过选取隐形要素中的历史文化及显性要素中的空间肌理来对隆福寺片区的文脉进行解读,能够全方位感知隆福寺片区的主要价值。
2.1 历史文化
隆福寺片区历史始于明朝,由寺庙场所演变为商业街区,商业文化贯穿始终,庙会及商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北京人心中,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延续下来。
隆福寺建于明景泰三年,初建造时规制极高,紧邻皇城。明清时期,商业功能兴起,成为京城有名的庙会。当时的隆福寺庙会海纳百川,除了庙会外,书市和花市也极负盛名,无论是官宦权贵、僧侣商贾还是外国使臣,都经常来往于庙会之间,庙会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场合。清末明初,皇室衰败,商户入驻隆福寺,寻常百姓成为主要的购买力,庙会上的交易内容也变得更加大众化、平民化,“庙市之物昔为诸市之最,今皆寻常无用,无复珍奇”。民国时期,正规、标准化的管理使得隆福寺庙会更具规模,由原来的每月6天增加至农历逢一、二、九、十日开市,全年下来将近有一半的日子都有庙会,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建国后,于隆福寺旧址上建立起了东四人民市场,东四剧场和工人俱乐部也动工兴建,隆福寺片区商业业态丰富,涵盖餐饮、电影院、浴池、俱乐部等,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其中餐饮业历史最为悠久,极具地方特色,茶庄、小吃和饭庄拥有多个老字号,在京城占有一席之地。1972年、1974年分别翻建了人民市场东西两个货场,1988年又翻建了营业大楼,更名为隆福大厦,成为当时北京最大的百货商场。隆福大厦的商业地位在当时北京处于龙头位置,以经营五金、电机产品和家电家具为特色,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2.2 空间肌理
隆福寺是作为皇家寺庙而建立起来的,因而在空间上有别于周围的居住区,具有独特的道路肌理、建筑布局等。
2.2.1 道路肌理
图1 现状隆福寺片区道路肌理
传统京城格局为棋盘状,道路横平竖直,四通八达。初建隆福寺时,规模宏大,周围道路以隆福寺为核心,形成闭环,具有较强封闭性。随着商业发展,呈现以隆福寺为核心的放射性道路,向周围渗透。而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受到隆福寺的商业影响,不同于传统胡同肌理的秩序,较为自由。
2.2.2 建筑布局
图2 隆福寺建筑布局
图3 现状隆福寺片区建筑布局
明代初建隆福寺时,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佛教寺庙,规制极高,分为五进殿,呈轴线对称。通过围墙、连廊、大殿等围合出矩形的广场空间,长宽比近5:3,尺度适宜且仍具威严。清代时隆福寺遭遇大火,前三层大殿在火灾中消失殆尽,入口变成长宽比近2:1的矩形广场,尺度宏大的广场空间为多种娱乐活动提供了场地。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火灾烧毁的大殿旧址上建立了东四人民市场,后又建立隆福大厦,在原有道路肌理中形成了新的建筑布局,隆福大厦及其附属设施等大体量建筑分割了原有道路,减少了广场空间,缩窄了原有道路。周围的居住区部分则保留了传统北京四合院的院落空间布局,街道尺度仍然较为狭窄,适宜人行。
3 更新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更新历程
清雍正元年(1723年)隆福寺重修,形成庙会。解放后,东四人民市场营业,隆福寺宗教意义彻底消失,转型商业模式。1993年大火,将隆福寺片区的繁荣燃烧殆尽。2000年后多次转型均以失败告终,于2004年歇业关闭。沉寂了十多年后,于2017年再度改造,以文化为核心,截至目前仍未改造完毕,但已引起了现代年轻人的关注,成为新的“网红”场所。
3.2 更新评价
火灾前隆福寺片区的多次改造均以人为本,定位准确,凸显商业文化特色。火灾后,由于产权混乱、业态单一、定位偏差等因素,难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不能与其他兴起的商圈所抗衡,隆福寺片区衰败。最近一次的改造契合政策文件,强调“文化”元素,业态多元,为片区带来新的活力。
3.3 现状分析
3.3.1 建筑破败等待重生
图4 仍处于关闭状态的底商
图5 不符合风貌的民居
2004年隆福大厦彻底关闭后,片区内商业处于停滞状态。2017年再度改造,截至目前只开放了隆福寺一期,尚未完成复兴。根据现场调研情况,除改造完成的隆福大厦及北侧数个附属建筑外,长虹影院、东四工人文化宫、隆福广场等主要商业场所仍处于破败状态,建筑外立面残破,被脚手架包裹,等待重生。已开放区域通过艺术展、市集活动等吸引人流,但由于受众小,地理位置隐蔽,仍未引起过多关注。片区内居住区域经过整治,大部分恢复原有风貌,但仍旧存在部分私搭乱建和风貌不符现象。
3.3.2 丧失特色竞争力弱
隆福大厦自2000年后有过多次改造尝试,摒弃原有特色的五金及家电,效仿其他商圈经营业态,定位服装、小吃等,均未能迎来转机。片区仅依靠隆福大厦和隆福广场吸引客流,业态单一,孤立无援,缺乏竞争力,难以企及之后兴起的西单、王府井等商圈。且随着城市发展规划不断实施的人口外迁政策,旧城人口逐年下降,更导致片区客源流失。
3.3.3 历史遗存少缺乏保护
隆福寺片区内除隆福寺外,原有多处寺庙、故居和官邸等历史遗存,文化资源丰厚,但基本都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极负盛名的藻井被北京古建筑博物馆收藏,石碑则被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收藏,隆福寺的痕迹基本消失。而寺庙建筑如龙王庙、观音庵,故居建筑如段云鹏故居,官邸建筑如钦天监署、那彦图府等今日都已寻不得其踪迹。尚在的历史遗存保护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成为大杂院。
4 传统商业街区文脉延续探究
建筑破败,缺乏特色,住民流失及其他商圈兴起的冲击是隆福寺片区难以重振的原因,也是多数传统商业街区面临的困境。近年来,政策导则的出台不断强调文化发展在旧城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针对隆福寺片区现状,契合城市文化发展的重心,探索其文脉延续的策略,以小见大,为处于同样境况的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更新提供可行性建议。
4.1 传承融合,具象文化元素
图6 成都太古里商业建筑的坡屋顶
宗教场所、商业文化是隆福寺最显著的标签,因此应将隆福寺的特有地域文化进行元素提取,融入到建筑表达和景观设置中,具象文化,使隐性文脉外化于显性,将历史印记附着在空间中。如提取传统建筑的屋顶、砖瓦等元素,用于现代建筑的改造中,如成都太古里商圈,建筑融入大慈寺的传统坡屋顶;在街区及建筑改造中考虑传统庙会的街区尺度和建筑体量;在建筑功能中,可通过设置文化区联动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将文化元素贯穿在片区各功能当中。
4.2 延续肌理,恢复传统风貌
隆福寺片区以居住、商业功能为主,彼此相长,历史文化资源多留存于街巷之间,历史变迁留存下的空间肌理是独特的文化符号,因此在改造更新过程中应当尽量保留原有肌理,仅对不符合现代需求的部分进行调整。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区域,可对后期由于擅自私搭乱建而造成的风貌破坏进行复原,如参照传统风貌保存较好的四合院进行整改。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区域,可适当对街道尺度进行调整,增加广场等公共空间,以人为本,增加人文关怀。隆福大厦及其附属建筑在片区内体量较大,影响人们在片区内活动的体验感,因此可通过底层架空、变换虚实关系等手段削减建筑的体量感,增加层次感,营造传统风貌氛围。
图7 符合传统风貌的四合院:东四二条5号
4.3 凸显特色,串联文化节点
隆福寺片区地处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文化精华区,是《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中强调重点打造的13片文化精华区之一,《规划》中还提及将加快实施“文化商圈”计划,将隆福寺打造为文化商业新地标。因此在定位上,应当根据政策指导,摒弃单一的商业模式,采用凸显文化价值的方式进行活力复兴。以隆福大厦为核心,设置多条文化轴线、多个文化节点,将重要文化节点进行串联,在片区内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不同主题文化区域,覆盖整个片区,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融合商业区与居住区,打造片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5 结语
隆福寺片区承载了几代人对于城市发展的记忆,是城市历史进程的载体,同时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空间脉络的发展,它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应被延续下去。但隆福寺片区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跟上城市更新发展的速度,逐渐被兴起的现代商圈所取代,随之衰败。这是传统商业街区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延续文脉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政策的不断完善,传统商业街区迎来新的机遇。本文通过梳理隆福寺片区的历史文脉及对现状进行剖析,再结合新的政策支持,探索隆福寺片区的改造更新策略,提出以保护传统风貌,强调文化内涵,更新多元业态为核心的文脉延续方式。期冀能够为传统商业街区的保护更新提供新思路,实现历史文脉的延续,传承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