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行业的探讨及商业银行授信策略

2020-12-17周小乔

中国猪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猪瘟猪肉生猪

周 斌 周小乔

(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授信审批部,湖北武汉 430015)

1 生猪养殖行业现状和政策解读

1.1 生猪养殖行业现状

2018年8月,我国发生了非洲猪瘟,受非洲猪瘟疫情、猪周期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猪肉市场供给持续偏紧,生猪价格大幅上升。2019年,全国猪肉产量4 255万吨,同比下降21.3%;能繁母猪存栏2 029万头,同比下降31.66%;生猪存栏31 041万头,同比下降27.5%;生猪出栏54 419万头,同比下降21.6%。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19年12月,全国活猪平均价格33.28元/kg,与2018年同期相比上涨138.57%。

由于生猪价格高涨,生猪养殖行业盈利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平均猪粮比(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为 11.68∶1,显著高于2018年的 6.72∶1。2020年初,非洲猪瘟造成的产能大幅下跌态势还没有得到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又至,整个行业供给偏紧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1.2 行业政策解读

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2019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猪生产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流通的支持政策,主要有: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其中指出:“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不得对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加工企业等盲目停贷、限贷。协调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功能,为生猪养殖场户申请贷款提供增信支持”。

2019年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出台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和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障猪肉供应等5方面举措,会议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等。

2019年9月10日,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的《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提出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其中发展目标是“猪肉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到2022年,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8%左右,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以上。到2025年,产业素质明显提升,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5%以上,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2019年9月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阐明“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耕地占补平衡”。

2019年9月4日,财政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从切实落实好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政策、完善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加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力度、提高生猪保险保额、支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力度等6方面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

2019年9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主要要求:一、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种猪场(地方猪保种场)、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要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不得盲目限贷、抽贷、断贷。二、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三、拓宽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四、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政策。五、推进保险资金深化支农支小融资试点。六、强化政策协调。

2019年9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工作的通知》,决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禁养区内规模养猪场异地重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中央补助比例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最低不少于5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列项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确保2020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2020年4月15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指出支持社会资本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种养业。

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生猪养殖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政策鼓励和市场拉动下,生猪生产出现止降回升的积极变化,但恢复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给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2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特点和市场分析

2.1 生猪养殖行业特点

2.1.1 行业集中度较低,处于提升阶段

我国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较低,据农业农村部介绍,我国目前有2 600万个养猪场户,其中99%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中小场户,这些中小场户的猪肉产量在全国猪肉产量的比重接近5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生猪出栏54 419万头,出栏量前10名的企业合计出栏5 116万头,占比仅为9.4%;出栏量前20名的企业合计出栏6 208万头,占比仅11.41%。

近年来由于环保、土地、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原因,养殖门槛逐步提高,中小养户被迫逐步退出,规模化企业逐步弥补中小养殖退出的市场,行业集中度呈现不断提升的趋势;非洲猪瘟疫情则是又一个让中小养殖户主动或被动退出生猪养殖业的强大外力,为规模化养殖企业腾出了扩张空间。

2.1.2 非洲猪瘟导致生猪产能下降,行业产能去化前所未有,行业壁垒增加

自2018年8月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以来,疫情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导致生猪产能下降。此轮非洲猪瘟疫情造成行业产能大幅去化,而产能恢复对猪场防疫水平、管理能力、融资能力都有要求,散户和小型猪场难以满足这些要求。

非洲猪瘟存续已逾百年,防控难度极大,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提出严峻考验,目前主要通过切断传染源的方式进行防控。对养殖企业而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非洲猪瘟疫情专项防控的设施建设、人员开支和经费支出;在管理模式、作业流程、饲喂及营养技术革新、员工激励与考核、生猪销售与运输等各方面,均需要做出大幅改变,以快速适应疫情防控需要,提高了行业经营的管理难度,增加了行业进入壁垒。

2.1.3 商品猪市场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

我国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一般3~4年为一个波动周期,业界称之为“猪周期”。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受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的特点以及生猪固有生长周期共同决定以及新发的大规模疫病影响。

从2018年开始了新一轮的猪周期,表现为:非洲猪瘟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生猪产能下降,猪肉市场供给持续偏紧,价格开始上涨,一致持续到2019年底,2020年上半年为高位运行阶段。从2018年底开始,生猪价格从10.1元/kg上涨至2019年10月中旬最高的40.29元/kg,区间涨幅达3倍。这一轮猪周期亦被称为“史上最强猪周期”。

2.1.4 育种技术复杂度高,目前大部分由国外专业种猪企业掌控,国内个别龙头企业近年来有所突破

种猪繁育环节进一步细分为育种和种猪养殖。育种指高代际优良原种的选育,种猪养殖则是指进一步的扩繁,产出商品代仔猪。种猪的育种因为技术复杂度高,需要长期的研发积累,目前大部分由国外专业种猪企业掌控,国内的个别龙头企业近年来有所突破。

但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没有涉足到上游育种环节,只是从国外供应商处引进曾祖代猪,在国内进行祖代、父母代扩繁。有一部分企业属于专业化种猪企业,他们把国外引进的曾祖代猪进行扩繁后,直接向其他企业出售种猪、仔猪,自己不涉足商品代养殖。大型商品代猪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种猪、仔猪供应,向上游种猪养殖环节延伸,产出父母代种猪、商品代仔猪以自用。

2.1.5 经营模式

我国生猪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最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二是“公司+农户”轻资产扩张的养殖模式;三是大规模自繁自养的标准化现代化养殖模式,后两种模式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规模化养殖模式。

⑴传统的农户散养模式

在农户散养模式下,中小型养殖户主要是购买仔猪育肥后出售和自繁自养生猪后出售,自繁自养的正逐步退出。一般来说,其投资成本较低,生产设备简陋,防疫设施不完善,易受疫病传染影响,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受市场价格影响波动大。

⑵“公司+农户”轻资产扩张的养殖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我国大型养殖企业的一种轻资产扩张方式。有多种合作方式,如“公司+小区+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等。

“公司+农户”合作养殖主要体现在育肥阶段,由企业向农户提供商品代仔猪,由农户进行育肥,有委托代养、租赁等方式,仔猪是由企业提供给农户,仔猪及肥猪的所有权归属于企业,最后由企业对肥猪进行回收。

⑶大规模自繁自养的标准化现代化养殖模式

该模式往往规模较大,自建养殖场实现工业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养殖。统一饲喂、统一防疫,能较好控制生猪质量;公司自繁殖仔猪,统一供料、供种及饲养管理,并对饲养工人进行养殖技术培训,职工获得固定工资;公司对养殖场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食品安全体系可测、可控、有效。此种模式投资大,要求管理水平高,技术能力强,效率较高,盈利能力较好。

2.1.6 生猪运输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的运输由“调猪”向“调肉”转变。2018年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防控保障猪肉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的通知》中指出,要促进产销衔接,推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明确表示,鼓励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企业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大力推动猪肉供应由“调猪”向“调肉”转变,由热鲜肉向冰鲜肉转变,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2.1.7 生猪期货交易

大连商品交易所拟开展生猪期货交易,可起到套期保值、管理风险的作用。2020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证监会近日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证监会指出,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生猪产业链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推出生猪期货是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生猪期货功能的充分发挥,对于完善生猪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主体风险管理能力和助力生猪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当前生猪养殖行业市场分析和面临的主要风险

2.2.1 市场分析

我国生猪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当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当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涨。价格也会反作用于供求关系,价格高企时,会抑制需求,价格较低时,需求又会强有力释放。

我国生猪养殖多数为个体小规模养殖,对于市场需求信息掌握不精确,加上生猪养殖周期相对较长,所以会出现猪价上涨时,养殖户大量补栏,待集中出栏后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跌,养殖户急于杀价止损,减少存栏量,导致供应小于需求,价格再次上涨。

⑴市场供应现状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当年猪肉产量5 404万吨,占全球猪肉总产量比重约为48%。每年我国国内的生猪产量主要满足国内需求,从国外进口量较少,国内市场供给主要依靠本国解决。

我国虽是生猪生产大国,但并非养猪强国。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国种猪高度依赖进口,国内少有能够自主繁育的种猪场,基本每隔2~3年就需要从国外引入曾祖代种猪,来为自己的核心场更新血统,2018年我国从国外引种量高达10 527头,创近年新高。二是我国生猪的整体生产繁殖能力低下,2018年国内平均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上市肥猪数为16头,较之国际先进水平少8~10头。三是生猪饲养成本高,饲料转化率低,较发达国家低10%左右。

2018年8月开始,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疫区扑杀生猪,加上传统养殖地区对排污和环境治理的从严要求,中小型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受到影响,一些小型养殖场直接合并或退出,直接导致国内生猪总供给量下降,而生猪进口量受渠道和政策环境影响并无显著增加,2019年以来我国生猪供应量大幅下滑。

2020年以来,各地认真落实生猪生产恢复扶持政策,加快养殖场户扩能增养,生猪生产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到2020年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 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

⑵市场需求现状

我国正常年份每年生猪出栏量在7亿头左右,年猪肉表观消费量达5 500万吨,生猪消费市场高达万亿以上。

在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猪肉消费占主导地位。2017年猪牛羊肉总产量为6 475万吨,其中猪肉产量在肉类总产量中的占比在82%。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年猪肉消费量占肉类消费量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一直处于60%左右;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为4 255万吨,占肉类总产量比重为55.63%。

从2008年起,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基本保持增长,2014年达到10年以来的顶峰值41.90 kg,较10年间最低值31.58 kg增长了10.32 kg;2015年以后猪肉消费量开始下降,2017年猪肉人均消费量为39.76 kg。近年来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稳定在40 kg左右,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量餐饮企业门店关停,加之猪肉价格高企,猪肉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猪肉的消费潜能将会逐步释放出来,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的防疫能力,会重拾猪肉消费的信心。

⑶生猪价格

生猪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未来的猪价走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019年全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升。2019年生猪月度平均价格为21.30元/kg,同比上升64.53%,猪肉月度平均价格为33.95元/kg,同比上升51.22%,从2019年2月下旬起生猪价格一路上升,10月份达到了顶峰,11~12月份价格略有下降,但仍然保持历史高位。

2020年以来,生猪和猪肉价格在高位震荡。2020年3月,全国生猪平均价格36.19元/kg,同比上涨152.2%;全国猪肉平均价格57.23元/kg,同比上涨142.4%。猪粮比为17.07∶1,比2018年3月的6.72∶1上涨了2.54倍。

总体判断,2020年猪肉价格有望保持稳步回落的态势,并可能随着季节性和节日性的需求变化而有所波动。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生猪存栏量比2019年9、10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升,新生仔猪量连续数月在增加。随着未来生猪产能释放,供需紧张关系得以改善,生猪价格会回落至合理水平。从长期看,猪价仍将随着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

2.2.2 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⑴政策风险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多部门发布各项政策为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便利,但不排除在生猪产能恢复后,国家相关政策可能进行调整,对行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一直以来畜牧业享受国家多种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销售收入及销售所得免征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将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影响。

⑵疫病风险

生猪养殖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就是动物疫病。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疫病主要有蓝耳病、猪瘟、猪呼吸道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等。特别是2018年8月以来国内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所有品种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当前全世界没有有效的疫苗防治,目前非洲猪瘟尚未完全结束。因此,一旦发生疫病,可能引发种猪或商品猪死亡或被迫扑杀,出栏量下降,市场交易受限,消费需求下降等风险,导致生产成本上升、生猪积压、销售价格和销量下降等,面临经营效益下滑的风险。

⑶市场供求的风险

①生猪价格波动风险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会导致生猪养殖行业的毛利率呈现周期性波动。未来,若生猪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则存在亏损的风险。

②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小麦、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材料成本合计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在60%左右,因此,上述大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生猪养殖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净利润均会产生较大影响。

③供求失衡的风险

如果未来猪肉市场供大于求,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影响企业的收益及现金流。2020年以来,各大养殖企业纷纷宣布投资建厂,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肉价大幅下跌的风险。当逼近养殖成本线时,猪价应该会止跌回升。

④食品安全风险

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以及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控制已经成为食品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生猪养殖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从而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其经营业绩。

⑤环保风险

生猪养殖项目产生的废渣、废水、恶臭等对周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产生严重污染,届时将面临监管部门处罚甚至停业整改的风险。

3 生猪养殖企业商业银行授信重点

3.1 重点支持上市公司

大型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管理规范,信息公开,融资渠道多,2019年财务效益大幅增长。

2019年生猪养殖上市公司生猪出栏前10名分别是:温氏股份1 851.66万头、牧原股份1 025.33万头、正邦科技578.4万头、新希望六和354.99万头、天邦股份243.94万头、中粮肉食198万头、大北农164.18万头、天康生物84.27万头、唐人神83.93万头、傲农生物65.94万头。

2020年上半年养猪企业延续“赚钱”的财务态势。根据上市公司半年报公布的净利润,温氏股份41.53亿元,同比增长200.33%;牧原股份107.84亿元,同比增长7 026.08%;正邦科技24.17亿元,同比增长979.24%;新希望六和31.46万元,同比增长102.57%;天邦股份15.35亿元,同比增长517.84%;中粮肉食20.55亿元,同比增长1 347.18%;大北农8.93亿元,同比增长2 556.2%;天康生物8.34亿元,同比增长942.09%;唐人神4.32亿元,同比增长859.06%;傲农生物3.38亿元,同比增长1 479.32%。

3.2 重点支持大中型规模自繁自养的非上市企业

大中型规模自繁自养的非上市企业具体就是经营管理能力强、财务效益良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有力、环保措施到位的工业化标准化养殖企业。如果具备生猪育种业务,则更具竞争力。

3.3 支持中小规模自主养殖户和合作养殖户

中小规模自主养殖户和合作养殖户在建设和生产经营中也有资金需求,但金额小、较分散。目前自主养殖户为了抵御风险,有“抱团取暖”、走向联合、采取合作社养殖的趋势。商业银行介入可增加增信措施,如采取地方担保公司担保等方式。

3.4 创新担保方式

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到:“支持具备生猪活体抵押登记、流转等条件的地区按照市场化和风险可控原则,积极稳妥开展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商业银行要研究探索生猪活体抵押贷款,一旦当地可以办理,应积极跟进。

3.5 积极应对 “猪周期”,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策略

目前正处于“猪周期”上升阶段,猪价高启,毛利率较高,吸引业内大企业的资金和关联资本进入行业:一种走工业化养猪的路线,直接建设大型养猪场;一种采取轻资产扩充路线,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其建设都需要银行融资,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当“猪周期”进入下行阶段,供应增加,供过于求,价格开始下降,盈利降低,甚至亏损,此阶段商业银行要选择支持,并增加风险缓释措施。

猜你喜欢

猪瘟猪肉生猪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2016年2月生猪市场行情及分析
多国发生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