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0-12-17
城口县鸡鸣乡所在的大巴山区,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重庆市精准识别出18 个深度贫困乡镇,鸡鸣乡名列其中。从地图上来看,鸡鸣乡地形就像一个“V”字,鸡鸣乡87 km2的土地上,其中坡度25°以上的陡峭坡耕地占比高达70%以上。长期以来,因自然条件恶劣,鸡鸣乡贫困发生率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成为全乡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为了让这里的中小学生们享受到城市最好的科技教育资源,坚定脱贫之志,增长致富之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8年1月、7月和2019年2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先后举办3 期全市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生科技营(以下简称科技营),来自18 个深度贫困乡镇的162 名中小学生和54 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科技营。城口县鸡鸣乡中心小学教师刘时科参加首期科技营后,感慨地说:“对参加科技营的科技辅导教师们来说,这就是一堂生动、振奋人心的科技课。”
科技营的诞生,正好为深度贫困乡镇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界的窗户。从他们走出家门,坐上动车、长途汽车的那一刻起,就在接受最直观生动的科技教育。
为了让更多贫困中小学生从小种上立志脱贫的种子,2019年5月,共享科技馆顺利在鸡鸣乡中心小学开馆。共享科技馆建筑面积77 m2,总投资20余万元,馆内设有基础体验展品,展品涵盖声、光、电磁、力与机械等多项学科领域,展品共计18套。鸡鸣乡中心小学将科技馆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载体,把科技融入教学中。学生在共享科技馆内,可以尽情体验VR(虚拟现实)骑行、光电球、液压能量转化等科普新创意。
六年级二班的李阳说:“以前我只能在电视上看其他学生在市里的科技馆参观,现在学校有科技馆,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这里参观学习,这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鸡鸣乡共享科技馆是城口县首个共享科技馆,接下来更多的共享科技馆会陆续建成。”县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科技馆是市科协“六个一”工程科技助力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之一,相信通过这一平台会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科技资源,也让青少年有机会参与科技教育创新,为助力脱贫攻坚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