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

2020-12-17雨金环

广东蚕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农作物

雨金环

浅谈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

雨金环

(甘肃祥龙水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定西743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新技术也快速更新,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文章介绍了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希望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应用

在农业上应用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后,极大地造福了我国的农业和农民,尤其是对于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地区,通过这一技术,农民不仅不需要再靠天吃饭,也不需要在水资源方面投入大量经济资源,就可以保证收成。

1 我国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现状

因为我国的地势复杂,每个地区的地质和水资源各有不同,价值农耕面积分布不均,且多为个人分亩种植,无法大面积推广机械发展。想要在农村开展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就需要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高精尖专业化人才,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田水利滴灌技术是否可以发挥出预期的效果。

2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原理

在农业水利中滴灌技术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这一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铺排管道,保证可以提供直供水。滴灌技术可以减少灌溉期间不合理的水分蒸发,合理稀释肥料,以促进施肥技术的发展。在农田水利中应用滴灌技术,相关操作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应用更多的先进技术,以有效发展我国农业。

在制定滴灌技术原理时,需要通过灌溉数据测算及相应的灌溉标准完成,具体操作时,必须严格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灌溉规划,布置好管线,并根据当地的温湿度合理把控滴灌质量和数量。在选择过滤器时主要考虑水质和机泵配置情况。为了保证可以科学合理地应用滴灌技术,还需要做好滴灌技术管理工作,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等,以便保证滴灌技术发挥更好的效用,并对目前的制度进行完善,保证我国农业健康发展[1]。

3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在应用时的优缺点

3.1 优点

首先,最显著的优点就是降低用水量。相较于传统的统筹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可以保证更加合理地灌溉农作物,只需要少量水就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其次,通过滴灌技术,肥料的输送成本更小,因为传统模式难以避免灌溉期间的蒸发和渗漏,而滴灌技术可以完美避免这一问题。最后,对滴灌技术的合理应用,还可以有效降低农民的劳动量,方便深入进行管控,农作物产量更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更高。农民切身感受到滴灌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并大力推广应用这一技术[2]。

3.2 缺点

滴灌技术之所以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主要原因就是这一技术对设备的专业人才要求高,且成本较高,实际应用期间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配合管道和专业技术,这些因素制约了滴灌技术的发展。此外,这一技术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许多地区因为水质难以满足,堵塞水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灌溉效果,制约了农业发展

4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施工流程

4.1 前期准备

前期工作包括绘制图纸,准备相关设备,勘察当地水质等。施工的具体流程包括放线、开挖、安装管道等,环环相扣,需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全部确认无误后再开始正式施工。

4.2 滴灌技术施工中的技术应用要点

第一项工作放线。这项施工需要保证其精确性,然后进行加压泵施工,通过测试仪器与施工现场的加压泵配合开挖基坑横纵轴线和外部建筑物。放线时还需要对基坑的开挖范围进行明确,标记好建筑物的覆盖范围。挖掘期间难免会出现误差,需要每隔20 ~40 m做一个打桩标记,以免施工效果不符合图纸的实际要求。如有必要,可以在施工现场安装设置测量控制网,此网在全部工程竣工后拆除。

第二项工作开挖施工。第一步结束后马上开展这一阶段的工程,根据具体的放线位置确定开挖位置,期间需要保证每一个桩号完整,使后续铺设农田水利建筑管道可以更顺利地完成。在挖掘期间,需要对挖掘的深度、长度和宽度进行合理的测量,确认无误后施工[3]。

第三项工作安装管道和应用内容。这项工作作为滴灌技术施工的收尾工作,需要在设计图纸的指导下裁剪并安装管材,并进行连接铺设工作,根据埋深的不同,需要分别铺设地下管道和地面管道,通过“冷接模式”分支连接两条管道,这样一来,管道接口足够密实,安全等级更高。对于地下管道,可通过承插式连接。铺设地面管道时,需要保证合理连接支管和地管,期间需要根据所种植农作物的标准行距和株距确定毛管的安装间距和范围,支管管壁位置打孔安装三通,以保证稳定连接毛管。此外,还需要注意地面管道的孔距,避免太远或太密。施工期间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三通球阀脱落导致的漏水,具体为:(1)对于支管孔眼中可能存在的残渣物质及时进行清理,并安装配套的止水橡胶阀,安装期间需要注意严密连接胶圈和管材,以免漏水;(2)在旁通位置套滴灌管,若管壁较厚,还需要对管口位置预热,当其发生热胀后再次进行连接;(3)施工期间如果出现地管漏水,可以在其外围挖掘一个1 m深坑,露出管道连接口,将地管拆卸,一旦发现损坏,及时进行更换,且在更换部位缠好生胶,拧紧管道。

4.3 滴灌技术施工后的验收工作

验收主要是为了确认工作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免在后续使用时出现问题再进行二次返工,加大成本,影响发挥生产功能。验收需要对设备和管道等进行详细的测试、查验,每个部门都审查验收确认无异常后需要签字认证。之所以进行验收,主要是为了降低在投入使用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适当延长工程项目的使用时间[4]。

5 农田滴灌技术应用期间注意事项

5.1 滴灌技术精细化

在实际管理农田水利期间,需要根据农作物种类和生产阶段、土壤、水质的不同采取精细化实时准确灌溉,注意节约水资源。还需展开精细化耕作,施肥期间可以采取自动滴灌系统,并通过计算机等进行控制,以便进行精确滴灌。

5.2 先进的控制技术

未来滴灌技术必将被广泛应用并大力发展,且会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控制滴灌技术的应用,以有效满足现代的农业发展情况,可以通过教会农民简单的计算机控制方法,以使农业的发展更加规范。在一个地区应用滴灌技术前,需要对这一地区的滴灌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便进行统一的生产设备使用和控制,科学拓展设施的兼容性,保证有效促进滴灌技术的推广及实践。

5.3 完善相关制度

相较于农田水利中的其他技术,滴灌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节能效果显著,这可以有效减少对水利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但实际在种植农作物期间,不同的农作物需要不同的肥料,这就需要采取有效制度保障这项工作。不同地区所种植的农作物有所不为,所以在制定制度时,也各不相同,需要在当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试验后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参考标准,以保障滴灌技术的发展。

5.4 其他

(1)对过滤器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清洗;(2)对滴灌时的水质进行严格控制进入管网前的滴灌灌溉水需要先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如有必要可以采取化学处理与沉淀,如工程的流量较大,需要进行两级过滤。如为个体用户,可以选择较好的过滤器及优质的过滤操作,以免不良水质影响滴灌作业。

如因盐分过高导致的盐害,在高盐土壤应用滴灌技术时,如不能充分冲洗,或在秋季少降水的情况下,不要使用,以免无法有效滴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播种前需要整平土壤,减少坑洼,这样在铺设滴灌带时就可以浅埋,注意压紧地膜,将之与滴灌带贴紧、滴灌时需要合理布置滴灌器或直接布置在膜下,减少水分蒸发,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滴灌技术发展较好,所用设备也和国际接轨,但因为高昂的成本,导致农民无力承担。这一问题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科技部门加强研究,将成本降低,给予使用滴灌技术的农民适当的补贴,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此外,还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以可持续发展观为依据,科学调整农村劳动力结构,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为水利工程提供优质劳动力。

6 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应用策略

6.1 设计科学的系统

在设置管网时,需要正确分配出轮灌区和相应的枢纽系统,配备科学合理的滴灌制度。在地下埋设管网管道,且深度不超过1 m,以免影响灌溉效果,注意不要受到阳光直射或冻害。可以采用鱼骨性布置,在地下0.8 m处埋好主要管道,地面放置分支管道,以免使用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6.2 设计科学的输配水道

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关注水道流量,保证符合节水需求。根据具体的输配模式确保水道的安全性,以免影响滴灌效率和运用质量、通常情况下,输配水道常用聚乙烯材料抵挡外来破坏力,所以需要设计减压阀,以便随时调整滴灌系统承受的压力,使其保持稳定。

6.3 设计科学的首部枢纽

首先需要对设计的过滤结构进行完善,这决定了农作物是否可以健康生长。经过过滤后的灌溉用水必须要保证清洁,可以有效排除有害的化学物质和泥沙。首部枢纽的过滤设备必须要保证坚固耐用,目前的常用过滤组合以加行网过滤器、离心力砂石过滤器等。如果当地水质较好,选择网式过滤即可。

6.4 设计科学的水泵

选择水泵时需要根据当地灌溉的具体情况而定,此外再考虑流量、扬程等因素。在水泵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水利数据的相关实验,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在实际使用期间需要遵守先出水后水泵的顺序,关闭时则需要先关管道后关水泵,逐渐减慢滴灌系统的速率。

7 小结

从长远看,农田水利滴灌技术可以加快我国水利机械化进程,但我国目前在应用这一技术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重视,做好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在生产滴管技术所需设备和配件时,保证规范统一,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并推广这项技术,促进我国农业水利稳定发展。

[1]王雷.农田水利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实施要点[J].科学与财富,2019(26):303.

[2]张发强.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4):3011.

[3]马倩钰,马宁宁,赵文生.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探讨[J].地下水,2018,40(4):120-121.

[4]肖怀玺.地下滴灌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0):127-129,169.

雨金环(1978- ),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大专,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

S274

A

2095-1205(2020)04-84-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4.41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灌溉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对策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渗水原因及防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