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20-12-17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卞国萍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 卞国萍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发展,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在数学教育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借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意识。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立足实际,提高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很多学生还存在着为了学习而学习的错误思想。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意识到课程学习的目的,以此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保证数学教育效果。信息技术与数学结合教学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形成以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例如,学习《100 以内的加法(二)》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视频中,一个妈妈和她的孩子在超市购物,妈妈拿了一个标价为10元的毛巾,孩子拿了标价分别为10 元、8 元、7 元的零食。当视频播放结束后,问道:“同学们,在视频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1:“妈妈和孩子在超市买东西的情景。”视频观看中,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数学知识,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发现视频情景中的数学知识。教师:“那你们有没有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学生2:“她们花了一些钱。”教师:“那你知道她们一共花了多少钱吗?”学生3:“10+10+8+7=35 元。”教师:“视频内容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景,我们也会和小伙伴、家人一起去购物,需要通过数学计算确定我们的消费金额。通过这个视频,你们知道数学学习的意义了吗?”学生4:“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使学生投入课本知识学习中,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与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充分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意义,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借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推动数学教育改革。
二、创建情景,活跃课堂氛围
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学习情景,满足小学生对未知内容的好奇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创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索课本信息,并巩固基础知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教学时,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发现深层次的内容,形成逻辑推理思维。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正方体、长方体的组成过程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转化为空间立体几何图形的过程,加深对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当视频播放结束后,再以缓慢的方式播放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了解几何体的构成特点,进行实际操作,制作空间几何体。当学生制作结束后,引出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制作的几何体进行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重难点知识教学,将抽象数学内容以小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学生数学学习具有很大帮助。
三、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在生产生活中,数学知识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源整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不同领域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情况。通过资源整合应用,使学生形成好好学习的热情,并获得积极的学习感受,无形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以“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几何知识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建筑领域、艺术设计等等,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内容,说出几何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丰富数学教育途径,优化数学教育形式,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升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其资源广泛、功能强大的优势,创新数学教育模式,提高知识教育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实现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中培养数学能力与科学精神。日常教育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形式,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