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把握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

2020-12-17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1期
关键词:起点数学教师笔者

江苏省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 茆 婷

传统的小学数学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传递情况,重速度,不重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通常会选择灌输式教学法来组织数学教学活动,很少分析学情需求,也不会积极观察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过度重视教学经验与原始的教学计划,导致小学生不得不主动去适应高强度、高密度、一成不变的知识传递活动,也导致小学生学得十分被动、消极与痛苦,长此以往,小学生将失去学习动力,无法形成数学素养。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现实进行了教学反思,整合了多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出小学生才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为小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辅导。因此,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情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的起点与方法,以便保证小学生可以切实在数学学习中实现全面进步。

一、积极组织预习活动,及时整理预习反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直都在追赶教学进度,教师很少会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而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很难自觉展开课前预习。然而,预习活动是为了让小学生自主利用已有认知经验去探究新知的有效做法,关系着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也可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前预习活动,引导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中,丰富的预习活动还可以反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缺陷,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设计前置性作业,及时整理预习反馈,由此判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并据此设计完善的课堂教学计划。

比如,在“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布置了明确的预习任务,要求全体小学生自主阅读数学教材,观察本课例题的演算方法与混合运算步骤,总结含有两级运算特点的运算步骤与运算方法,并且自主尝试计算综合算式的结果,内化四则运算这一计算法则。接着,笔者就认真分析了教材内容,围绕乘加、乘减这两类常见的混合运算设计了一些基础练习题、应用题,由此构成了前置性预习作业,便于小学生及时检测预习成效。之后,笔者会整理检测题,发现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得出正确结果;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可以列出两级算式,但是不会综合进行数学运算,剩下的学生则无法领会混合运算的含义,习惯性地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计算混合算式。根据这些反馈信息,笔者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综合算式的概念以及乘加、乘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如此一来,则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及时满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二、积极利用数学作业,及时完善作业评改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一般会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布置,目的是要帮助小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记忆,归纳解题方法。数学作业看似是一轮教学活动的结尾,但同时也是下一轮教学活动的起点,因为数学作业可以直观反映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现有不足,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完善的数学辅导计划去帮助小学生突破认知难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学作业来分析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尤其是要客观面对错误资源,分析犯错原因,整理正确的解题思路,以便客观把握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据此确定下一轮数学教学计划的起点与重点。

就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便围绕本课知识积极设计了课后作业,包括一些关于面积概念、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等基础知识的填空题以及面积、周长与边长的数量关系题,还有一些需要小学生灵活使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知识去计算图形面积的主观题。通过练习反馈可以发现,少部分学生的面积单位意识十分淡薄,总是忽略题意中表示单位的信息,无法及时转化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由此出现了解题错误。面对这一错题资源可以判断,本班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粗心、马虎等问题,审题能力不强。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圈画关于单位内容的相关信息,重点强调了面积单位名称与换算规律。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应用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推导公式时出现了解题错误,无法灵活应用这一数学公式。这就表示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没有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因此,笔者会重新引导小学生推导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巩固了小学生的知识记忆,再引导小学生重新解题,使其自主订正数学作业,由此改善了作业质量。因此,小学生可有效巩固自己的数学知识记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三、积极利用过程性评价,判断数学教学效果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过于依赖纸笔考试,但是考试并不是每天都有,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教学评价也只能反映出小学生在某个学习周期内的学习成果,存在延时性、不全面等现实问题,并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师把握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对此,新课改所提出的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这一改革建议可为我们指出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而过程性评价则可客观反映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感受以及小学生在每节课上的具体表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过程性评价来分析小学生的学习表现,由此判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优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会经常使用课堂观察记录表、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去分析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希望可以据此判断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比如,在“倍数和因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课堂观察记录表,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订了教学评价标准,在各个项目下分设了细节化的评价内容,比如,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内化情况、学生学习“倍数和因数”知识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与正确率、学生质疑与提问的次数与问题的探究价值、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等。这些评价项目可以较为全面地观察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便于笔者及时确定小学生的学习成效,由此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比如,在当堂检测环节,笔者整理了一些因数与倍数知识的练习题,希望小学生可以积极应用所学知识。但是,课堂观察记录表却显示,小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意愿不强,存在情绪消极、兴趣低迷等问题。对此,笔者及时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了竞争机制,即将5 个学生分成一组,要求各个小组内部明确分工,均匀分配答题数量,最终答题时长最短的小组获胜。由此,小学生重燃了学习热情,积极内化与应用了倍数与因数知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析学情,并围绕学情需求去设计数学教学计划可以更好地构建生本课堂,真正引导小学生实现有效学习,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去设计数学教学计划,为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准备。

猜你喜欢

起点数学教师笔者
老师,别走……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六月·起点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疯狂迷宫大作战
新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