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建构:凸显小学数学的认知价值
2020-12-17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荣秋勤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荣秋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建构教学势在必行,深度建构学习可以让核心素养落地,从而帮助教师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在深刻理解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基础上,根据深度建构学习要素,借助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创设有效情境、单元主题设计、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等方式落实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深度建构学习设计与实践。
一、把握知识本质,激活高阶认知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深度建构学习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和引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把握数学学科的核心知识与内涵,体会数学知识内容的思维方法,学会数学知识的抽象化表达和问题解决,重点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评价和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
深度建构学习是指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概念,是在理解知识、把握知识本质的基础之上学习者将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于实践的学习过程。通过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
例如,在一次课前练习设计如下问题:
2个24是多少?(列竖式计算)
10个24是多少?(列竖式计算)
结合以上两个问题,再让学生思考12个24可以怎样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预想目的:第一个问题练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列式计算,并复习竖式中的数位对齐规则;第二个问题练习了前一课时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第三个问题巩固了12×24的算理。通过学生的一系列反馈,达到了预设效果。
知识本质是什么?知识本质就是知识本身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学生只有熟知了12×24的算理本质,才能超越低阶状态,形成高阶认知。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深度加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打开学生数学思维的通道,进而让学生理解、熟知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关注思维方法,丰盈高阶思维
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致。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鼓励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而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则是丰盈高阶思维的关键。
1.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思维积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习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枯燥、压抑甚至是无法承受的事情,从内心深处就抵触“学习”二字。特别是现在的小学生,只要一提起学习,很大一部分都会表现出厌倦、压抑、烦躁的情绪,可是听到“放假”二字则立刻表现出欢天喜地的样子。学生的这种“变异”使得我们不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自然的天性。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前如果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那就可以燃烧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其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会有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会使其记忆更加牢固。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来代表他们的年龄,分别充当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如小明拿着数字“8”说:我今年8岁了,我的妹妹比我小3岁,请问我的妹妹在哪里?此时拿着数字“5”的女生站起来说:我今年5岁,你的妹妹在这里。然后反问:姐姐比我大4岁,我的姐姐在哪里?以此类推,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们能够自由发挥,积极讨论发言,这样他们将会对这节课记忆犹新。课堂与游戏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去理解和学习“比一比”的数字。
2.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思维意识
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属于基本技能的一方面,主要包括数感、空间意识、统计观念、符号意识、数学应用意识等多种数学意识。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建构学习和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拓展学生的数学价值、数学意识、数学能力三个方面出发,合理有效安排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4时计时法”时,要让学生从生活当中获取数学信息,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要让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它来表示时刻,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能够识别时间与时刻。教师则可以说我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它会在每周六晚上8:20开始播出,你们喜欢看吗?此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因为它是以一种快乐、清新、青春、激情方式展现给大家的)那么问题来了,教师可以问:“快乐大本营”是什么时间、什么时刻播出的?你们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它们一般是什么时间播出的呢?学生会热烈地议论起来。这样慢慢引导学生说出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的时刻表,从而让学生根据实际区分时间、时刻,并明白时间的单位名称一般是用小时来表示,时间表示间隔,有长有短,可以计量,而“时刻”是指某一时间点,在数轴上用点来表示,“时刻”是一个很短的瞬间。
3.让学生的思维由被动转向主动
学生不是单纯地追求知识的掌握,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守着课堂教学中的控制权,因此课堂上大部分还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局面。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在现在的课堂上仍然普遍地存在着。学生就像是一个储存知识的容器,而这些被动接受的知识在这个容器里散乱地排列,导致学生思维的被动和无意义地记忆和操练。
三、丰富学习方式,提升数学学力
要高效凸显小学生的认知价值,就必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不但需要学生能够有序地进行知识之间的串联,而且要求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运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握各个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还要拓展到关注数学知识点与整个生活的结构关联。
开展契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深度建构学习,是以学生深度建构为经线,以学生深度整合为纬线,以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为轴线的立体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深度建构学习中,经历数学知识的生发过程,形成比较系统、结构化的知识样态,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为学生的认知思维打开另一扇大门,进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