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造性应用
2020-12-17江苏徐州市鼓楼小学校张茜
江苏徐州市鼓楼小学校 张茜
“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造性应用”是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新探索,也是当下倡导素养时代的一种学习方式。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尊重学习主体,指向学习本质,帮助学生经历丰富与完整的语文学习体验,增强深度融入学习的真实情境感,促进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项目的价值意蕴
1.学科层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
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态势。尤其是课程改革越来越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指向于学科以及课堂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真实场景赋予学习活动以意义,提供了实践、反思和社会互动的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真实的问题,促进学习真实地发展”。可以这样说,将真实场景中的学科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建立密切联系,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层面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由路径。
2.推动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的有利契机
尽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生的学习内容常常与生活脱节、与实践割裂,语文教学仍然没有突破知识本位的桎梏,肢解式解读、烦琐化分析,以考试为目的教学弊端仍大行其道,耗时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
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全程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差异,回归教育本质,不再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表象,而是在关注学习体验、情绪融入、探究合作中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汇集表达等过程中达成的深度学习。它能有效推动当下教学向满足素养时代的学习需求转型,拓宽并丰富深度学习的路径。这一过程既契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及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当下进一步深化课改的要求。
3.统编教材校本化实施的创新策略
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开始统一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该教材采用“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两条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来编排教材内容,突出强调了语文教学由学科知识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为中心,由教材为主的学习转向与生活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的学习。教材还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编排,内容非常丰富,覆盖面广,这对于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精粹、陶冶性情、汲取精神养分、提高审美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套新版统编教材的使用,带来了语文教学新的课题,给教师带来了直接挑战:在新版统编教材的应用过程中,指向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如何教?在新版统编教材的应用过程中,如何创造性地应用统编版教材以有效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何创设真实场景将统编版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学设计?这些问题的思考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深入探究的思路。
二、项目的内涵认识
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场景是指儿童真实生活当中所发生的各种行为活动以及各种特定的现实场面,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环境。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就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去,或者说是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来设计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
从项目的具体内涵而言,该项目是以核心素养为指针,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抓手,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依托,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教学活动,探求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将语文学习与地域文化和儿童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消融教科书与学生之间的隔膜,增进学生与母语学习的亲近感,以及与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经历丰富与完整的语文学习体验,促进教师打开教学思路,从而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项目的实施策略
首先是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场景的筛选与确定。语文课堂不能固守知识本位,而应当以“儿童视角”来设计教学活动,强调回归生活,基于儿童的兴趣、经验,指向儿童的生活与成长需要,将生活中的各种真实场景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学生经历丰富与完整的语文学习体验,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学习的真实场景离不开当地的文化环境与社会环境。根据真实场景的界定,我们从本地区地域历史、地域环境、地域民俗、地方曲艺、地方传统和文化特色这六个维度来筛选适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场景,根据这些不同类别的教育特点融入学生的生活场景之中,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场景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
其次是指向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合教学的“动态重组”。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整体建构了“大单元整合教学”,即着眼于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真实场景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组合成特定主题的“大任务”,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科书作为规范教材,其结构非常严谨,指向性也非常明确。但是,真正的素养表现为在真实情景中能够解决真实的问题,而这个真实的问题在教科书中是没有的,这种严谨的教材结构反而限制了综合的应用。因此,必须让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具有开放性,必须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教学的途径必须多种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从单一走向多元。概言之,必须是指向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来实现教科书内容结构的“动态重组”。这种“重组”可以是识字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的有机组合,还可以是同一单元内不同任务的专项组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册有8个单元,每个年级各个单元都有其不同的内容主题,也都有相对应的教学价值。我们在系统分析全部教材所有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初步筛选确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具有教育价值的四类真实场景:名人故事场景、历史古迹场景、风景名胜场景、民风民俗场景,每一个场景对应着相关的主题单元以及相关的地方文化资源。我们把教材的单元内容作为学习资源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之中,通过大单元整合教学的动态重组和基于真实场景的设计,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在真实场景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亲身参与和体验到场景中,亲历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是构建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的多样化课型及教学设计策略。
(1)重视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的多样化课型的实践与提炼。真实场景下的语文学习不能只基于教材,还需要多样化的课型来支撑。所谓“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不同于课堂教学,必然有其不同的类型和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通过对真实场景下语文学习多样化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此类课型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从语文学科特点来分,有阅读课型、写作课型、口语交际课型和综合实践课型等。我们根据“大单元整合教学”的不同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作为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的主体,划分出观察式课型、参与式课型、实验式课型、扮演式课型、游学式课型和探究式课型,并探索出其相对应的教学过程结构,将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整合一体,以指导教师能够实现真实场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和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结构的有效重组。
(2)形成真实场景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和传统意义上的备课相比较,教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重在整体规划,更多的是系统的分析和策略的选择。它强调的是整个学段的完整和完美,而不是一节课的完整和完美。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的教学设计正是强调单元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整合。也就是说,在真实场景语文学习的教学设计中,不能局限于一篇课文、一个课时的思考,而是要根据素养的目标和语文学科的要素对课文教学单元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单元主题目标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融合到各种真实场景中,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突出真实场景中语文学科教与学的方式研究。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对学科内容的组织呈现和教与学的方式上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用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阐述和呈现学科内容,是教师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式必须解决的问题。真实场景中的语文学习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必然有其不同的类型范式和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这种学习方式是将学习者置于与真实世界相关的学习环境,是在与生活相关、彼此联结的各种经验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主动学习和团队互动。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也要求教师必须相应转变其教学方式。因此诸如项目式学习、抛锚式教学法、认知学徒、任务驱动、问题式学习、设计学习以及有益性失败等都是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教学设计中重点思考的教学课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植于课堂,探索出适合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语文学习的学习方式,并据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创造性地提炼出相应的教学范式。
总而言之,本项目通过对真实场景下语文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创造性地将教材的单元主题、地方文化和儿童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同时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真正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