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黎平县堂安侗寨农业经济调查
2020-12-17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崔艳萍
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崔艳萍
本次田野调查项目时间为2020年7月22日至2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乡堂安侗寨进行。此次对堂安侗寨调查再研究,主要采用直接观察法,以及与当地的村委会干部、村民、商户、木楼建筑师等人访谈方式进行。这次针对黔东南黎平县侗族村寨的田野调查的实践与应用,能够帮助我们延续对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研究及民族经济的发展研究,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能够为今后民族村寨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前期基础。
此次田野调查之所以选择堂安侗寨是基于以下原因考虑:
首先,堂安侗寨,与肇兴侗寨等民族村寨相比较,旅游项目尚处于开发初级阶段,商业化程还不高,原生态状况保持完好,具有一定的侗族村寨代表性;其次,堂安侗寨2005年建立贵州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在整个六侗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5年的建成历史,生态博物馆的社会效应究竟如何,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以及存在哪些亟需改变的问题,都应该进行深入的直观调查。
本文通过观察、实地访谈等方法,结合记录、摄影方法,搜集整理了堂安侗寨的民居建筑、水源水系、稻田耕作、脱贫攻坚、村落保护等相关资料,对堂安侗寨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一、堂安侗寨概况
堂安侗寨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城东南72公里。东南通达广西;东北可至靖州、怀化;西北可贵阳、重庆。海拔仅有600米左右。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四季较为分明。
经向堂安村委会了解,截止2020年7月,堂安寨全村共209户,注册在籍人口近900人,50—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儿童约有500人,是常驻人口。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只有十多户临北寨门较近的村民家中有个别壮年男子经营旅游参观。全寨有侗族村民占比达90%以上,近900人,姓氏主要委赢陆两姓另有潘、吴、杨等姓氏,建寨700年以来,寨中陆姓与潘姓又有大陆、小陆、大潘、小潘之分。住户大多散居在“班柏”、“几定”两支山脉和“贵近”冲。
耕地多为梯田,是祖辈多年修筑维护传承下来的。村中农业种植总面积是500余亩,主要是水田,平均每人可用的耕地面积较少,大约每人大约0.6亩地。
站在寨子里的中心高地,纵观全寨建筑布局,可以发现,堂安侗寨三面环山,西面是空旷的梯田,高低错落,群峰迤逦,收获了稻谷后的田埂一目了然、交错密布,梯田如画般随笔勾描;东面山腰间的吊脚木楼傍山而建,高低有致,富有起伏的节奏美感;北面是进寨的重要来路,有名为百鸟朝凤的环形建筑,具有军事防守的作用。四面地形由高向低,高低错落,起伏自然。充分运用了地市地形的级差,营造出立体的交通系统。阡陌交错,处处四通,径径相连,中心干径为青石条铺就,坚实耐磨。整体建筑群落和环境布局融洽,置身其中,感觉到建寨布局的精深智慧。
寨子中心的平坦台地上,矗立着侗寨的核心建筑——鼓楼,是整个寨子的灵魂建筑物,也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
寨子共有九条出口,都建有寨门,后来修建生态博物馆修路,拆除了北边寨门。寨子北面的山坡上,有明清以来的墓地,清代居多,古坟十余座,碑刻精致古雅,刻有卷草花纹等图案。雕工精细。有的坟墓竟然就安葬在村民的家门对面不足5米的小径旁,来往的村民和小学生已经司空见惯,相见自然,毫无避讳。这都体现了侗族敬仰先民,铭记历史的传统。
二、田野调查
运用观察与访谈法,具体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田野调查:
(一)农耕文化
从寨子北门路口向寨子走来的路上,是堂安侗寨方圆几公里一层一层的梯田。充分展示了在堂安侗寨梯田的宏伟气势。白云缭绕、层峰翠岭,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游客钟爱的梯田景观,农耕文化的代表景观。也是丰富的动态旅游资源。取之不竭、源远流长的宝贵文化映像。堂安梯田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主要种植水稻、黍米等粮食作物。据观察和询问村民,这里山石多,山形险,土地珍贵,为了生存,村民只好砸石垒田。久而久之,堂安坡地上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石砌梯田。是侗族先民精深的稻作农耕文明的代表作品,表现了侗族人民在恶劣生存环境中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稻鱼鸭生态养殖系统在堂安已经实行多年。就是利用鸭子和鱼为稻田续肥料,稻花喂鱼,形成立体动态的生态养殖体系。经过村民的长期实践,已经较为普遍。调查时,随处可见肥美的大鱼在收割后的水稻田中游动,一派优美和谐的丰收景象。既保证了粮食丰产,又巧妙杀灭虫害,收获鱼类,是侗族村民巧妙充分利用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智慧范例。
由于堂安侗寨具有典型的侗族文化盘中特征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民族特色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截止发展的典范,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意义,故1999年,省政府批准成立堂安侗寨生态文化博物馆,与挪威合建完成。
(二)民俗文化调查
1.侗族大歌和侗族歌舞、侗戏
在鼓楼旁边消防池的前面,是一个古戏台,侗族大歌和侗族歌舞、侗戏是经常在这个戏台上演。
鼓楼、戏台和风雨桥形成三位一体联袂建筑群,显示出侗族村寨特有的的特征;具有民族学和人类学典型的研究价值,所以也被誉为“浓缩的侗寨”。
2.祭“萨”
在瓢井上方的平台上,有一处紧缩神秘的亭子。观察后发现,里面有一个石桌,上面摆满了碗筷梳子等用品,一把褪色的油纸伞撑开罩在上面。门上写着“母心慧 爱佑我民”,据生态博物馆里的文字介绍,这是堂安的“萨岁坛”。形似鼓楼的装饰亭子,有威严镇压的感觉。顶上有蜂窝状的结构。祭“萨”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全体村民都要参加,祭“萨”活动提示了堂安村寨远古的母性崇拜的渊源。
(三)建筑民居
1.吊脚木楼
据实地观察,堂安村寨民居基本都是居住干栏式结构的木楼。房屋大多数取南北向。木楼主要由本地特产的杉木构筑。气味清香,且能杀菌消除空气中的瘴气。干栏式建筑由于在地上打桩,更加干燥、安全。利于通风换气防潮。木楼上覆青瓦,风格沿袭传统的侗族建筑风格,还有四角翘檐装饰。第二层以及第三层常常以建筑学上的“猪鼻子” 进行装饰。再配设侗族建筑中的搭配荷花形状垂柱和传统的“美人靠”,极其具有民族建筑特色,使人留恋观看,靠坐品味。
侗族干栏式房屋或者门,不宜冲向外面马路,据观察,如果建筑正对大路,村民会在对着路的建筑物上摆一块石碑写着“泰山石敢当”,用来镇宅,驱煞避邪。
2.鼓楼
堂安寨子的鼓楼交流和礼仪的的庄严场所,在清嘉庆年间修建,衰败后曾经数次维修,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重建。结构是厅堂式结构,面积100多平米。鼓楼的柱子上至今仍贴满了节气日历和村寨通知等文纸。是村民交流学习、议事商讨的重要社交场所,学习侗族大歌。
3.风雨桥
堂安侗寨的风桥长宽分别为17米和360米左右。整体偏小巧,是清代光绪年时期初建的,后来损毁,2000年由贵州省政府专门拨款予以款重新修建,新建后的堂安风雨桥位于寨子的低谷位置。风雨桥是为田间劳作的人们遮风挡雨的场所,也是侗族婚俗文化谈情说爱的场所。在侗族文化中,风雨桥的修建往往经过风水研究,才选定位置,修建后的风雨桥,不仅仅是通行的桥梁,还可以是带来好运、福泽子孙的风水桥,能够调节风水,使得村寨运势平稳,居民安康和谐。。
2005年,堂安建立世界上第一座侗族生态博物馆(中国和挪威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入选第—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年批准为国家首批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
(四)水系灌溉与消防
鼓楼上面的中间通道枢纽位置,一眼甜泉源源不断流出,这眼泉水也是全寨妇女聚集起来售卖土特产品的中心地带,也是村民和游客交流最盛之处。村民告诉我们,此泉由来已久,历史悠久,日夜长流。之所以被称为“瓢井”,是因为盛泉水的石斗是青石凿成的,石斗左右均有凹槽,很象一把水瓢。这斗里的水是不允许用脏手去碰触的,或者洗手洗衣等行为,寨子有严格的村规,禁止外来人和村民污染饮用水,所有人用水都可以用那把不起眼的共用水瓢。以充分保证全村饮用水安全。
瓢井清泉是生命之源,水在堂安,才给堂安打通了生态循环系统。此井之水及其清甜可口,养育了堂安村民。据说堂安建在此地,是因为有这股泉水的缘故。
据观察,堂安的水利系统是这样的:瓢井奔涌不息长流的甜泉,从饮用水斗中流出,流入到的不足百平米的石制水池中,是为洗衣池,清冽的泉水在洗衣池流出后,又被引入到石制的水道中,流向戏台前的消防池中,流向通往四面八方的“水利系统”,和丽江、安徽黄山脚下的宏村的流水道设计方式相似。
据观察,鼓楼北面,和戏台相隔之间,有一个100平米左右的水池,池中之水来源于雨水积淀,和从瓢井分泄经过洗衣池和流水系统的水道之水,通过和一些老年村民的交谈,了解到这个水池是消防用水池。里面有一层淤泥,可以看见十几尾鲤鱼游动,一些小学生赶来嬉戏,拿着网兜捞鱼戏耍。可以看到侗族民俗活动——稻田抓鱼的发展由来。
不仅在戏台前,村委会木楼打谷场上,也有消防水池。其他建筑物前,各种形状的一些小型蓄水池也是起到消防作用的。这是由于侗寨多为木质结构,村民生活又广泛用到火种,故很注重消防工作。
(五)经济发展
据调研采访.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粮食虽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但生活还需要杂七杂八更多的开销,贫困户和一些老人可亨受社会保障,将近30%的人口都在外务工,其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
据向村委会了解,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村民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自发出工出力,修通了北面山路通往堂安的最后1.5公里的入寨道路,目前还是渣石路,没有浇筑路面,调查时,路面仍在完善修筑的施工中。据了解,原北面寨门为了建设生态博物馆,已经完全拆除了。这也是古村落保护的一个遗憾。
调研时,恰巧有两三家居民在修筑全新的木楼,通过和主人家攀谈,了解到这些木楼是为了开设住宿和餐饮而新修的,随着肇兴侗寨的旅游事业开展,源源不断的团队游客和散客涌入肇兴侗寨,游客们在肇兴侗寨游玩后,往往兴致不减,还要徒步或者乘坐堂安侗寨—肇兴侗寨的点对点巴士,前来堂安侗寨探访,这就使堂安寨村民深深认识到旅游开发存在的巨大商机。于是更多的村民忙着兴建木楼,开发餐饮和住宿事业。目前,堂安侗寨已经有村口的十多家餐馆民宿。比如,“同福客栈”、“山水客栈”、“堂安新客栈”等旅游事业开发的势头正浓。
三、亟需解决的问题
1.传统村落风貌受现代经济文化的影响,村落生态环境存在污染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大量的塑料制品,加重村寨的承载负荷,一些化学制品如包装袋、含铅等重金属垃圾随其他污物直接循环进入村寨生态循环系统,长久以往,会对山林等原始环境造成破坏。应该率先在这些保护村落实行垃圾分类。
2.村寨青年人大多外地打工,可能使传统的村落生活空间因缺乏头脑灵活的群体,而无法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可能导致村落衰败,生态古朴的民族村寨典型风貌逐渐凋萎。
3.外出务工的年青年是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者,长期在外奔波,致使堂安村寨失去活力,进而也会影响村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4.传统村寨保护和发展工作:从2014年开始,民族古村落的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如何采取正确的保护办法,使堂安村寨这座侗族文化的“活化石”,一边发展一边保持原始风貌,成为经久不衰的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是值得民族学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深思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