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自市优质枇杷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17白丽芝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蒙自疏果幼果

白丽芝,罗 勇

(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云南 蒙自661199)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中部。地跨北纬23°01′-23°34′,东经103°13′-103°49′。地处低纬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在元江与南盘江分水岭上,北回归线横贯全市,具有优越的光照条件,年均日照时数2 234 h,年平均气温18.6 ℃。无霜期337 d,年降雨量700~900 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昼夜温差较大,一般在10 ℃以上,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水资源和土壤资源丰富。这就为蒙自枇杷产业化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枇杷是亚热带常绿果树,秋冬开花,春末夏初成熟,蒙自是中国枇杷原产地之一。蒙自枇杷果实味甜、品质好、成熟早(比国内其他产区早3~4 个月),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蒙自枇杷是当地的特色水果,已成为蒙自市委、市政府实施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财源建设的重点项目,市政府出台蒙政发〔1998〕46 号文件、蒙政发〔2001〕15 号文件、县委蒙发〔2004〕18号文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农户发展枇杷生产。枇杷的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到2018 年止,枇杷种植面积达6 593 hm2、总产量2.93 万t、总产值5.9 亿元、种植户4 130 户。其面积、产量、产值在蒙自市水果产业中居第2 位。到枇杷成熟季节销往云南昆明、广西南宁、上海、北京及广州、深圳和江苏杭州、四川成都、重庆、福建福州等地区。枇杷产业的发展已从一家一户各自生产销售向“中介组织+农户”和“公司+科技+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发展。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选择解放钟、长红三号、大五星、大叶子、大红袍为主要种植品种。要求品种纯正,苗基部茎粗0.8 cm 以上,根系发达无检疫性病虫害。

2 种植技术

2.1 种植时间

营养袋苗一年四季都可种植,裸根苗以10-11 月或次年3-4 月种植为好。

2.2 种植密度

为切实解决好速生丰产与长期优质高产之间的矛盾,种植密度要适中,坝区平地种植宜选用4 m×4 m、3 m×5 m或4 m×5 m 株行距为宜,种植密度450~600 棵/hm2;缓坡地种植采用3 m×3 m 株行距,种植密度1 110 株/hm2。

2.3 种植技术

挖长、宽各80 cm,深60~80 cm 的定植塘,回填时在塘内施入有机肥50 kg、磷肥1.5 kg、钾肥0.5 kg,与塘内的回填土混合均匀放在中下层。回填土表层30 cm 内不放任何肥料,并使回填土高出地面20~30 cm。在定植塘回填土上挖30 cm 的定植穴,将苗木放入穴中央,若是营养袋苗,把营养袋拆掉,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种植深度与苗圃相同,沿苗木四周理成直径1 m 的树盘,浇足定根水。

3 水分管理

3.1 灌溉

干旱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冬季开花,幼果生长期,春季春、夏梢抽发盛期,幼果膨大期,果实采收期等时期的供水需求。采用滴灌、喷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

3.2 排涝

雨季加强排水,排除园内多余积水,防止涝害发生。夏末秋初通过排水,调控土壤相对持水量≤50%,抑制树体徒长,促进花芽分化。

4 科学施肥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配施微肥,提倡营养诊断施肥、配方施肥。盛果期树1 年施肥3 次,幼树每年3-10 月施肥1~2 次/月。

4.1 采果肥

4-5 月采果后施全年用施肥量的50%~60%,有机肥为主,搭配复合肥,配施微肥。

4.2 花前肥

8-9 月施复合肥,施全年用肥量的20%~25%。

4.3 壮果肥

12 月至次年1 月施全年用肥总量的20%~25%,以高钾复合肥为主,配合清粪水使用。

4.4 幼树期

3-10 月隔15~30 d 施清粪水1 次(每25 kg 清粪水中另加尿素25~50 g 或碳酸氢铵25 g),株施12.5~25 kg,浓度逐次递增。

4.5 施肥方法

沿树冠滴水线为界挖深≥30 cm、宽≥30 cm 的放射状沟、环状沟或平行沟施肥,盛产期果园可全园撒肥,多点穴施,施肥完毕立即翻土20 cm 深,灌透水。

5 疏花、疏果、套袋

5.1 疏花

按营养枝与结果枝比1∶2 疏除细枝、位置不好的花穗。花前1 周对花序摘出顶端和下端的小花枝,只留中部4~5 个小花枝。

5.2 疏果

果实座稳后进行疏果,疏去畸形果、病虫果、机械伤果、受冻果,留下生长大小较一致的果实。大果型品种留3~4 个果;中果型品种留4~6 个果;小果型品种留5~7 个果。

5.3 套袋

套袋可防止裂果、锈斑,减轻霜冻、日灼病和紫斑病,预防发生病虫鸟害、药害、农药污染,保持果面茸毛完整,减少机械伤,使果实色泽艳丽诱人。套袋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优质高效枇杷栽培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环节。

套袋通常结合疏果进行的,套袋前喷施1~2 次防病虫害农药,纸袋用牛皮纸和专用袋为佳。把果穗和附加的2~3 片叶一并套进纸袋,防止纸袋触及果面造成日灼。

6 整形修剪

根据树龄、密度、生长结果习性、品种、环境条件、管理水平修剪,达到通风透光,增厚叶绿层,促进内膛结果,提高结果容积目的。幼龄树以拉枝、撑枝、吊枝、抹梢、摘心、短截、疏枝方法,培养成主干形、双层环状形或疏散分层形。丰产树采果后,采用疏剪、短截、吊拉开张角度,促发夏梢。疏除病弱枝、干枯枝、光秃枝、密生枝、徒长枝、短截回缩下垂枝保证树体内通风透光。

7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结合采后修剪剪除虫枝、病虫果,清除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用石灰或石硫合剂涂刷树干,高度60~80 cm,或用银法利喷树干预防树干腐烂病。

7.1 萌芽、现蕾期

用悬挂黄板、蓝板和喷药剂相结合防治蚜虫和蓟马,药剂用10%吡虫啉3 000 倍液或啶虫脒1 000~1 500 倍液、百部·楝·烟乳油、印楝素等。

7.2 花期、幼果期

防治蚜虫、蓟马、蝽蟓、花腐病,药剂选用10%吡虫啉3 000 倍液,或啶虫脒1 000~1 500 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

7.3 幼果期至成熟期

防治炭疽病、心腐病、细菌性褐斑病、日灼病、缩果病。日灼病幼果期及时套袋。炭疽病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600 倍液,或75%百菌清800 倍液等药液喷雾,隔10~15 d 喷1 次,喷2~3 次。心腐病和黑腐病套袋前用广谱性杀菌剂喷雾。细菌性褐斑病盛花期和套袋前用72%农用链霉素1 000 倍液喷雾。

8 果实采收

果实充分着色、风味浓厚、纯正时采收。根据销售要求及目标市场分品种、分批采摘,用果剪将果实小心剪下,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果面茸毛。检除病虫果、损伤果、畸形果、腐烂果、失水果。果实采收后进行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

猜你喜欢

蒙自疏果幼果
蒙自市关工委开展传承弘扬中国民俗文化活动
不同化学疏果剂对富士苹果疏除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疏花疏果剂处理对蜜脆苹果的疏花效果
果树幼果期 注意防控这些病虫害
科学疏果 葡萄高产
梨幼果春季低温霜冻调查
超级杂交稻蒙自示范基地开始移栽
习作点评
三峡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疏果套袋试验
苹果幼果多酚对草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