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粗须白甲鱼苗种培育技术

2020-12-17吕盛寒张显波陈飞雄周其椿李建光闵倩雯李正友

农技服务 2020年12期
关键词:溶氧氧量摄食

吕盛寒, 张显波, 赵 飞, 陈飞雄, 周其椿, 李建光, 闵倩雯, 李正友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水产研究所/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25)

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um)又称梵净山麻鱼,是贵州省梵净山地区具较高经济价值的中小型山谷溪流鱼类之一。粗须白甲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白甲属,该属鱼类常栖息于水流湍急的江河中上游及山涧溪流[1]。其肉质鲜美细嫩,氨基酸含量丰富,具较高的营养价值[2]。由于野生粗须白甲鱼分布区域狭窄且数量较少[1],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探究其苗种培育技术,可对其进一步扩大规模化养殖与市场推广普及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此,笔者于2020年6—8月对人工孵化出膜的粗须白甲鱼苗种进行培育研究,经80 d培育其成活率达89.09%(9 800/11 000),平均体长为35.3 mm。为粗须白甲鱼苗种培育提供技术支撑,现将其培育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培育前准备

1.1 自制育苗池

苗种培育系统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养殖池,用透明亚克力材质自制,规格为270 mm×150 mm×150 mm,具有完善的进排水口与过滤装置,可实时观察苗种的摄食及生长情况;另一部分为蓄水池,用白色亚克力材质自制,规格为2 000 mm×600 mm×600 mm,主要用于蓄水和养殖尾水过滤。

1.2 清洗消毒

在粗须白甲鱼水花出膜前洗净培育装置,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在正式放养前取数十尾水花放置于育苗池中12 h,观察其活动状态是否异常,确保水花入池的水质安全。

2 培育方式

采用24 h流水方式培育,养殖水体为经曝气后的自来水,水温保持在20~23℃,水体透明度达90%以上,溶氧量保持在6 mg/L以上,人工光照时长为8:00—20:00。

3 鱼种放养

向蓄水池中注入自来水,开启苗种培育系统水循环,所有养殖池水满且蓄水池水深达400 mm时,停止进水,24 h后放入粗须白甲鱼水花至养殖池。粗须白甲鱼鱼苗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人工催产、孵化所得[3]。放养密度为出膜后、尚未开口摄食外源性饵料的鱼苗200~220尾/池。

4 饲料投喂

使用刚孵化的丰年虾作为开口饵料,开口2 d后开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S1(购自山东升索饲料科技有限公司),之后根据鱼种体长与摄食情况在其不同生长时期使用颗粒直径不等的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饲料所含粗蛋白质均大于50%。为使粗须白甲鱼充分摄食,在投喂前用清水将饲料打湿,使其粘成块状,每次根据苗种投放密度及生长情况适时、适当调整饲料的投喂量。投喂频率为3次/d,具体时间点分别在9:30、13:30和17:30。

5 日常管理

每日早晚巡查,保证育苗池的水流循环畅通。3 d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育苗池的1/3。及时清理池底的死鱼、残饵及粪便,以免污物水体或消耗水中氧气造成水体溶氧不足。投喂饲料时观察苗种摄食、生长情况,定期监测水中溶氧量、水温和pH值,根据其变化对水量、水质进行人工调节。同时配置备用发电机与增氧机,以应对突发停电事故。

6 疾病防治

粗须白甲鱼常见有气泡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等[4]。坚持“积极预防,及时救治”的原则防治。气泡病即水中溶解氧过饱和引起鱼腹部朝上,鼓起,若出现此种情况需注入新水,并泼洒食盐;对于细菌性疾病,每月使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预防;若出现寄生虫病,先将病鱼放至显微镜下检查附着在腮、鳍、体表的寄生虫,确诊后使用相应的药剂泼洒水体。一旦发现苗种活动异常或死亡时,立即将体表特征及活动异常的鱼及时取出隔离观察,并采取对应措施。

7 小结

粗须白甲鱼苗种在培育过程中饲料投喂不能过多,以免导致氨氮中毒;粗须白甲鱼与多鳞白甲鱼[5]一样,对溶氧及水质要求较高,当水中杂质过多、水体浑浊时会使溶氧降低,导致苗种批量死亡。因此,在饲养时务必对水质和溶氧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可在循环水培育的基础上打开增氧机以增加水体溶氧量,确保苗种存活率及正常生长发育。

猜你喜欢

溶氧氧量摄食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660MW机组锅炉氧量测点安装位置对正确测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