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凤冈县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困境

2020-12-17李坤梁

蚕桑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禀赋蚕桑劳动力

李坤梁

(贵州省凤冈县委党校,贵州 凤冈 5642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在农村,资源禀赋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劳动力“东流”增长迅速、可耕土地资源逐渐富余、大数据的广泛运用带来市场信息的普遍性提高等等。然而作为生产者的农户由此考虑调整生产要素来协调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危机,种植选择、市场信息判断等要素的嵌入,使得农民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了更多认识。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以及取得的较好成果,加之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农村资源如何得到有效、优化的配置,各级党委政府从宏观和微观方面都能积极作出响应。做好农村产业发展同时也是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凤冈县在贵州省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本文从凤冈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等分析凤冈蚕桑产业的优势和困境。

1 凤冈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

凤冈栽桑养蚕始于清道光年间,但一直发展缓慢。上世纪60年代前,主要利用野生桑和部分栽培桑。“文化大革命”期间,蚕桑产业不断遭到破坏。1985年,成立凤冈蚕业公司,蚕桑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全县桑园达到260 hm2(含粮桑套种、散栽等)。到1992年,全县共投入蚕桑生产发展资金396万元。1997年,面积扩大达1295.5 hm2。此后的几年中,受茧丝市场影响,蚕茧价格下跌。直至2007年,凤冈蚕桑产业才逐步恢复发展,桑园面积107 hm2,蚕茧产量12000 kg。2014、2015、2017年,县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支持蚕桑产业发展,着力于施行宏观调控,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

总体上来看,凤冈蚕桑产业发展的兴衰交替,受着茧丝市场波动、技术服务程度以及政府主导力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近200年的历史长河中,蚕桑产业始终有一席之地。这说明凤冈有着蚕桑产业发展的先天性因素。首先,土壤的适应性。桑树宜在PH 4.8~7.5之间的中性土壤,而凤冈的土壤PH在5.8~7.0之间。其次,气候条件,凤冈属中亚热季风气候,在降水量、无霜期、气温等气候条件,都比较符合桑树的生长。

不管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天然气候的角度来看,蚕桑产业在凤冈产业发展中,都有其比较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蚕桑产业要发展好,形成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还得充分考量县域资源的合理调配以及技术服务的深入。尤其是在农村发展蚕桑这种小产业,需充分考量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对其的影响。

2 农村资源禀赋的变化

当前,农村讨论频繁的是资源禀赋的变化,比如劳动力“东流”、“空心化”、留守问题,及劳动力价格上涨等。这种“变化”有着其必然性,首先,我国东西部梯次发展明显,西部劳动力富余且劳动力廉价,东部生产力较发达,必然带来劳动力“东流”。主要劳动力“东流”,也就必然带来“空心化”和留守问题。其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使用,受限于劳动力不足,生产要素投入滞后,生产退出选择加剧,形成农业现代化需求的土地使用规模化、集约化障碍,使得土地“三权”难以分置。此外,留守劳动力“才能”要素不配位,传统农耕思维的根深蒂固,难以跳出以维持自家生计为主的小农经济循环模式。

2.1 农村劳动力:结构式变化

农村劳动力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具有较大的需求,与传统务农相比单位时间创收的差距,使其农村劳动力在生产力较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就业预期收益,正是这种市场信息的渗透,农村劳动力“东流”现象凸显。这种“东流”现象逐渐抽空了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致使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这部分劳力外出之后,接受优胜于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如子女教育,更多外出务工者更倾向于让子女接受条件更好的教育,从而将子女转移到县城及以上条件较好的地方就学。由此,“空心化”便随之而来,致使农村人口发生结构式变化。

劳动力作为农村的主要资源,其“东流”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自我调适作用的必然,是较发达地区的需要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诚然,不可否认的是,外出务工增收作用明显,收入增加可以有效缓解农业生产的资金流动性约束,减少了农户遭受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2.2 土地使用:现代化向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一剂“定心丸”,也是一个“风向标”。确保人们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尤其是农民对土地的安全感。同时也指引着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即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有一个总体的框架设计。首先,完善土地“三权分置”的制度,该制度的完善一方面确保农民对土地的拥有,另一方面也让土地经营权更具有灵活性,以更好地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满足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其次,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其中包括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转变过去对农村集体产权的看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相应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体系,明确“人”和“地”的关系。

当前,农村由于主要劳动力的外出,有出现可耕土地荒芜现象,留守劳动力在劳动程度以及技术程度方面都有一定欠缺,加之以单个农户经营的土地,小块化,不成规模,相同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效应递减。同时“空心化”的存在,土地经营主体模糊,人地关系不明确,代为耕作现象明显,致使土地使用率不高。由此,为使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就成为当前农村土地使用的发展方向。这高度契合了新时代农村土地这一资源的使用,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向度。

2.3 生产主体:从“求生”到“小农户”的嬗变

农民作为农村最大群体的生产主体,经历着小农经济时代的“求生”阶段,再到“小农户”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阶段。此处需鉴别农村“生产主体”和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是作为农村主要劳动输出和生产输出的载体,农村生产主体是作为农村人口组成的,并共同创造和消耗农村公共资源、公共服务的广泛意义上的农民。过去农民依附于仅有的土地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主要耕作是用于满足于自身生活必需。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逐渐从安全需要上升为社会地位的需要。现阶段,我国正在走出传统农耕模式阶段,生产经营活动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机械装备的状态正成为现实,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很大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户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家庭外部经营组织开始出现,如各类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协会等,合作日益频繁,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日益提升。由此,农民从过去的“求生”到现在向往美好生活的“小农户”的嬗变,是农村生产主体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的进步和升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是来源农村生产主体这一资源禀赋的变化。从内因来看,是需求层次提档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外因来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自我调适的结果。

3 优势: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激励

作为小产业的蚕桑,既具有多数小产业作物的生产特点,又具有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作物的农艺特点。主要在于蚕桑产业包括蚕和桑两部分,即养蚕和植桑。不管是从养蚕还是植桑的角度来看,根据以上论述,当前农村资源禀赋的变化对其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1 收益最大化驱动生产要素调整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有着其必然的规律所在,作为单个农民的生产主体而言,不管是“求生”的小农经济时代,还是“小农户”的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时代,其参与生产的目的终究是要有收益,并且总是想方设法使得收益最大化。如过去在贫瘠的土地中,农户通过施加农家肥增加土地肥力,从而增加生产收益。当前农村劳动力减弱的情况下,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增加生产收益,如购买机械化农具,使用高效有机、无机肥等,都是来自于收益最大化的内生驱动。作为小产业的蚕桑,在收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更容易被农户所选择。

3.1.1 纵向对比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驱动

虽然农村当前劳动力结构发生了结构式的变化,但在农户对其所能耕作或者想要耕作的土地总收益上,总是囿于纵向对比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内。这种思维,一定程度驱动着农户不断调整生产要素投入,以实现这种均衡。如Y村农户练某,耕有土地1.27 hm2(含土和田),现年67岁,2个儿子均在外务工,留守家庭里的有其妻与3个孙子。在他的耕作思维中,这些土地现有耕作的总收益一定要和其2个儿子在未外出务工的总收益持衡或略有超出。但在劳动力这个主要生产要素减少的情况下,要实现总收益均衡,就得考虑其他生产要素调整或者生产成本的投入。如购买机械化农具(犁田机、除草机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益。此外,在劳作方式上,基于这种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也有所改进,比如当前农村大部分家庭均有购买三轮车,大大减少了劳力输出和生产时间的节约。

据上论述,纵向对比总收益均衡的耕作思维驱动着农户调整生产要素投入。这种自我调适的变化有利于小产业作物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首先,农户虽然在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下,但总收益的均衡始终激励着农户去自我调适生产力;其次,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户更倾向于换种,在满足自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逐渐尝试经济收益高的传统耕作外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

3.1.2 横向对比粮食存量的习惯驱动

凤冈县处于我国的西南武陵山区,受地理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富与穷往往建立在粮食存量这个标准之上。粮食存量又往往取决于家庭人口变化以及来自农户的横向对比,即农户总有这样一种心理,谈及粮食存量时,在“形式上”我家的一定没得你家的多,然而在“内容上”我家的一定要通过某种的方式比你家多。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渐实现,这种粮食存量,逐渐变成了存款存量的对比。实际上,不管是粮食存量还是存款存量的对比,都激励着农户调整生产要素。横向对比的内在含义就是竞争,唯有不断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才能在竞争中占优势。如S村刘某,2018年种植莲花白亏损5000元左右,而同村简某因掌握市场信息及时赚了3000元左右。此时刘某则在思考平时耕作中的生产要素与简某的对比,最后算总支出与总收益之间的差值。

由此看出,虽然这种横向对比存量的思维有着较多社会因素,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驱动着农户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这对于那些在传统农作物耕作上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农户,他们则会尝试一些新的农作物或经济作物来耕作,增加替代效应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自己的“存量”,所以如蚕桑类的小产业就更容易被选中。

3.1.3 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驱动

城市化的推进加之农村劳动力结构式变化,使得农村生产逐渐富余,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甚至一些农户直接根据市场需要来进行耕作。实质上,其中缘由就来自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所驱动。引致需求也叫派生需求,也就是生产者为满足消费者需要,提供某种消费者直接需要的商品而因生产所需要该商品投入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不难理解,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深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有机的农产品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如S村王某利用农闲时间区块种植离家近的土地,以满足集市需要,从而调整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如其引进了很多外来品种以及新技术,以求短时间内或者错季节上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从而提高种植的总收益。

这种要素需求虽然很大层面上受着市场因素的影响,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以及人们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的较大转变中,市场调节作用更容易影响农户的种植。因此,来自于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引致需求下的生产要素调整,使得农户更希望获得农业生产带来的既得感。小产业农作物或者经济作物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则契合了农户的这种耕作思维和来自市场的激励。

3.2 生产规模化减少农业生产机会成本

如前文论及,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土地耕作出现丘块化、规模化不足等现象。由于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市场需求诱因,一些个体户、公司企业或者合作社向农村进军,流转大量土地,进行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际上,农村农业生产大多数都是短期产业,呈现季节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才逐渐出现一些长期产业,比如经果林种植之类。短期产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总是受限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劳动力减少、技术服务跟不上等要素投入的变化,带来总产量的递减。从而在单个农户生产过程中,将要消耗更多的机会成本。留守劳动力在考虑土地流转后,然后再去流转主体那里务工,增加收益。在单位土地量内,流转土地后使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户获得的收益更多。因此生产规模化带来农户选择流转土地,转移生产要素投入,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机会成本。

凤冈县基于地区比较优势推进蚕桑产业,也正是契合了生产规模化带来的激励性。首先,如果单个农户选择种植,总是担心技术、管理、人力等各方面因素投入不足。其次,政府宏观调控和更多市场主体倾心于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生产规模化有着客观优势。再次,基于上述分析,规模化经营使得更多农户愿意流转土地,减少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因此,凤冈蚕桑产业发展在生产规模化的推动下,有着其来自主客观两个方面较大潜力和激励性。

3.3 生产经营现代化遴选生产退出

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从过去自给自足到现在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其中逻辑就在于生产力的提升。而从生产的角度来审视,单个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在满足自身需要后,总是要寻求资源互补,由此把生产盈余作为商品推向市场就是其中之一的路径选择。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后,则会受到来自市场竞争、消费者喜好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推动生产经营现代化。市场的巨大诱惑,加之现代化经营的高、快等发展特点,农户在生产中就会适当的遴选生产退出,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3.1 生产主体主动生产退出

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的推进与形成,农民这个生产主体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当前农村家庭大部分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的生产经营一方面为了满足自我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消耗农闲时间。就土地资源而言,现有生产主体尤其是城郊附近的生产主体,更多的选择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退出。比如减少水稻、玉米、油菜等种植面积,将土地租出、流转等,或者进行高效农业种植,满足市场需要。由此,从生产主体来看,在生产经营现代化背景以及驱使下,农户试着并不断退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种植。

3.3.2 生产经营环境影响生产退出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改进和提升。以前农村生产种植要走向市场,总是受限于交通条件、交通工具,现在这些落后的生产经营环境都逐步得到改善。价值生产要素机械化投入大幅增加,生产经营现代化逐步实现。生产经营环境的变化,促使在产业选择上逐渐倾向长期产业,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短期产业或者季节性产业,则容易成为单个农户或者新型农村生产主体(公司企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等)被遴选而退出。

蚕桑产业在留守劳动力这样的单个生产主体愿意流转土地,以及现有和逐渐改善的生产经营环境下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外,再考虑到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更倾向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退出,而选择新型农作物或经济作物。

4 困境: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冲突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着两面性,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在给如蚕桑发展带来优势的同时,也有诸多劣势和困境影响着选择蚕桑产业发展,甚者与之冲突。

4.1 劳动力结构式变化:成本增加

农村劳动力大量“东流”,造成农村劳动力发生结构式变化,农村主要劳动力数量大幅下降,从而形成劳动力价格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不管是单个农户的生产主体还是新型生产主体,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均会较大影响生产主体的收益。作为单个农户的生产主体,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促使劳动力选择一定的生产退出,通过就近务工等方式进行劳动力输出转移。而作为新型生产在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时,则容易使其缩小生产规模甚至不能长期坚守在农村进行产业发展。

4.2 技术投入不足:盲目增加规模

蚕桑产业发展不管是桑树种植还是蚕的饲养,都需要专业技术投入,从凤冈过去发展蚕桑产业的路径来看,走向衰落的原因除去市场之外,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技术投入不足。凤冈当前在大力推广蚕桑产业,并出台相应政策,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一些新型生产主体为了得到“补助”,盲目增加规模,缺少技术投入,易使产业发展实效不长,为追求规模而发展,导致产业发展失败。作为单个农户的生产主体而言,因留守劳动在学历结构、对技术把握以及技术应用上存在欠缺,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则会受到规模报酬递减的影响,即单位条件下增加规模,导致总收益递减的现象。尤其是作为蚕桑产业发展,在桑树种植上,对种植、管理、采叶等;在蚕的饲养上,对喂蚕、防病、上蔟等,均需技术支撑。因此,在农村资源禀赋变化背景中,要充分考量技术这个生产要素,不能盲目增加规模,减少产业发展失败的风险。

4.3 传统农耕思想禁锢:“三权”难分置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粘在土地上”,大多数一辈子生活在血缘地缘性的村落中,缺乏流动性。这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社中农民之于土地的一段描述。基于这种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当前留守劳动力大部分不愿意流转土地。一方面,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在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复垦难度大;另一方面,基于传统农耕思维下,习惯性耕作一些世世代代传承的种植技术,对新产物的接受缺乏一定的时间阈,从而不愿意把土地租出或流转。要实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流转土地是必要条件,农户耕作思维的转变是次要条件。

蚕桑产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政府也主导过,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较好成效,在基层农户形成了“蚕桑、蚕桑,栽桑(殇,凤冈方言,表示对某件事的厌烦,对事物的发展无可奈何),也挖桑(殇)”。当前留守劳动力基于传统农耕思想来判断,认为蚕桑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发展有其冲突。由此,农户“留恋”着土地,害怕着“重蹈覆辙”,为土地“三权”分置形成一定的障碍,大大削弱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5 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与探讨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为农村产业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所附带的困境一并存在。凤冈要依靠蚕桑产业来打造县域经济特色,就得充分利用好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优势,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摆脱困境。

5.1 统筹两个层面,平衡劳动力结构

走出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最大困境,就在于让劳动力重新回归“乡土”,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劳动力的“东流”是基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比较而做出的决定,这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影响。一是政府宏观调控,二是来自微观市场。首先,应在政策鼓励劳动力回乡创就业,并给予一定的政策、项目支持,让外出劳动力想回来,能回来,并且回来后,不想走,愿意在农村把产业做大做强。其次,允许在农村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竞争,减少“行政化”“命令式”“任务式”的政府干预,让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发自内心的去做好做强农村产业。

5.2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技术下乡

蚕桑产业发展不管是在单个农户生产主体还是新型生产主体来承担,都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来执行。基于当前农村的现状,短时间内,推进技术下乡的作用明显优于让留守劳动力更快掌握技术。由此,应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鼓励专业技术型人才深入基层,下乡服务。按照“两爱一懂”打造一支三农工作队伍,在工资福利、职称评定、保险等方面向服务基层的专技人才倾向。确保专技人才“人”与“才”都扎根基层。

5.3 以调研促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作为第一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的做好前期调研是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基于实际调研,合理规划种植范围,确保产业发展的长效性和收益。一方面是做好市场调研,确保产业发展真正能使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基层调研,土壤属性,气候条件等是否真正适合要发展的产业,减少产业发展的投入风险。不管是政府还是基层自治组织,都要做好两个方面调研,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让农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6 结语

农村资源禀赋变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发生结构式变化,土地使用现代化以及生产主体的变化,这些变化促进农户调整生产要素投入,激励着农户选择优势产业而退出传统产业,同时也带来新型产业推进的困境。蚕桑产业在凤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给蚕桑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困境,这让来一场农村产业革命的路,充满荆棘与坎坷。农村资源禀赋变化是长时间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同样地,农村产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实践中不竭创新引领的动力,从实际出发,依靠农村资源禀赋变化的优势,攻坚克难,解决农村资源禀赋化带来的困境,才能促成一个使农户增富的产业。

猜你喜欢

禀赋蚕桑劳动力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