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互动,让儿童的思维在数学课堂绽放

2020-12-17江苏省徐州市建平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6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数学

江苏省徐州市建平实验学校 李 云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互动教学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构建互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能够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时不断创造和学生互动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表达、发问,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互动游戏来组织教学,比如老师可以随机点学生,然后问“7×8 =?”如果学生回答出“56”,那么这个学生就可以再随机点另外一个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如“5×9 =?”如果另一个学生也回答出来了,就可以再由这位学生向别的学生继续发出指令,以此类推,如果没有回答出来,挑战失败的学生就要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通过有趣的互动环节,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并在与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深化思考,最终实现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二、坚持以生为本,通过互动培养思维

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教学互动,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设计更多互动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情境学习当中。比如,在学习“体积”时,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到生活中去寻找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东西,让他们能够对物体的体积有更加具体的认识。老师还可以准备教具,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来尝试计算物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相应的引导,比如可以通过长方体和圆柱体异同的比较来找出计算方法。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不断讨论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从而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更好吸收。

三、优化互动方式,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个体的认知能力是建立在思维相互碰撞的过程中的,并随着交流讨论的展开而更加活跃。”为了提高课堂中的互动效果,部分教师会在课前选定几个学生来进行互动,并为他们准备好问题,方便学生在课堂上和老师配合演出,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发挥出互动在课堂中的作用,反而徒增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降低了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热情。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互动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比如“鸡兔同笼”这样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因为题目的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一些互动教学手段,比如找10个学生分别扮演兔子和鸡,通过实际表演,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具象的理解。当学生仍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识点时,教师要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更多地去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更加信任老师,更愿意和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加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

四、丰富互动形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采取的互动教学方法还是以问答为主,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有弊端。能够快速领会学习内容的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和老师互动,而那些反应较慢或者学习程度不够好的学生就会有自卑情绪,不敢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互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往往会围绕内容单一的问题,致使学生的交流兴趣很难被有效激发,这也直接造成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无法很好地开展。

比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积极讨论,讨论完毕后再让学生选出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深入学生中去,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更能实现课堂上师生的良好互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实践证明,师生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让师生互动顺利地进行。

总之,构建互动课堂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只有加强对互动教学的重视,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教师要加强互动课堂的建设,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完善互动式教学方式,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数学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