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计算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20-12-16李春丽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计算教学能力培养

李春丽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础的解题能力已经不再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唯一侧重点。在新时期,无论是学业考核还是未来就业,都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数学计算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主张学生发扬创新意识。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现阶段在计算教学中比较有效的几种发散思维训练举措,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计算教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8-0112-02

To develop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I Chunli  (The 46th Middle School of Xiangyang City,Hubei Province,China)

【Abstract】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cultivating students' basic problem-solving skills is no longer the only focus of teachers in classroom teaching.In the new period,whether it is academic assessment or future employment,al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Therefore,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focu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reative and divergent thinking,and advocate students to develop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To this end,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must clearly recognize the several effective divergent thinking training measure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computing,and cultivate students' divergent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exploration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Calculation teaching;Divergent thinking;Ability training

在初中數学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倘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拓宽,他们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深刻的认知,提升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当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拓宽至一定水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索能力将会内化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使其在逻辑思维学科方面的学习不畏阻碍,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数学学习实效性。

1.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意义

(1)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初中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已经和

小学截然不同,小学阶段只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四则运算技巧,保证计算的准确率即可。但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抽象性更强,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只有具备发散性思维,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学会举一反三,锻造自己的创新意识。所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实际是为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制定的举措,其影响意义不仅仅停留在初中的数学学习,更是影响学生的人生和未来。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教育体系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主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素质导向下的学生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媒介。初中数学作为一项基础教育教学科目,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具有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抽丝剥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将教学侧重点集中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上,促进学生数学学科学习能力的进步,也促进学生理科思维和探索意识的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实力。

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

通常提到发散思维,会想到思维的扩散、辐射和求异等特性。发散思维就是让学生不墨守成规,寻求更多变化,从不同视角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能力需要从某个起点和目标出发,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方向大胆地进行设想,寻求多样化的解题方式解决各类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发散思维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流畅性特点。可以让学生思维活动不受阻碍,在短时间内寻找到多种表达方式。其次,变通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做到随机应变,不因某一方面而受到阻碍和局限,也不受各种因素影响,能随时产生各种新奇想法和构思。最后,独特性特点。能够寻求以往从未发觉的新方向去看待事物,寻找新颖的解决方式。通过发散思维的特征能实现学生思维广度的扩展,也是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思维品质。

3.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计算教学中,传统的题海战术显然已经不适合新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制定基于现代教学体系的数学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实际认真需求,致力于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做出创新表率。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制定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能够聚焦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奠定前期基础。比如,在学生最初接触到“一元一次方程”的阶段,学生可能对方程的概念比较模糊,他们不知道数字和字母融合在一起应该如何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与板书可能无法精确的引导学生去探究字母和数字之间的相互关联,无法引导学生解题规律。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现在解题过程中字母和数字的动态变化,并可以借助简短的小动画向学生们展现数字与字母的对话,进而使学生明白合并同类项、移项、去括号、去分母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必备流程,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数字和字母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聚焦在方程的求解中,保证学生在后期遇到方程问题时能利用最基础的方程思想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

(2)丰富教学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探索性与求知欲最为旺盛的一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探知欲望达到顶峰。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加以充分利用,丰富教学内容,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比如,当学生学习与圆的面积计算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不仅仅把教学思路局限在对圆面积公式的记忆上,一个简单的公式也不值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教师既要要求学生掌握对公式应用的熟练度,也要在练习过程中为学生搜集一些思维含量较高的习题,让学生对一些以圆为基础图形的复杂图形进行求解,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一定注意对学生思维训练过程的循序渐进,既不要因为习题的思维含量过小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也不要一开始就设置所有含量过大的习题使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而且,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必须是在对课堂内容延伸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毫无意义。

(3)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一些思维含量较高的数学问题时,由于问题本身具有较大的抽象性,教师可以在适当情况下将习题设置的情境借助相应媒介模拟出来,使抽象的事物直观化,使学生在灵光一闪的过程中可能抓住解题的关键所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潜能,活化思维。

4.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方式

(1)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应抓住发散思维的变通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数学问题,在解决时教师应有效调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用各种方法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找解决方法。让学生在所有的解题方法当中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其中最为灵活合理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分析哪种方法显得比较呆板,会阻碍自己思维发散。而一题多解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解题方法当中寻求各种规律,将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不断地寻求最优解题方式扩展解题思路。当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分析方法之后,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进行思考探究,将所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起来。

(2)寻找独特解题方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具有独特性特征,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具有巧妙构思隐藏条件的问题,合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了解了比较常规性的解题方法之后,让学生寻找不一样的解题方向,突破这种解题的常规性。让学生寻找不常规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独特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新的角度和观念去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方式,不仅能够克服学生的思维局限,也能够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实现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

(3)引导学生进行例题改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流畅性、变通性和深刻性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内容的特点。学生数学发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推广问题知识引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地根据例题或习题的现有条件,对题型进行有效创新,让例题变得更具有发散性。通过这样的方法,首先,可以让新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具有层次性。其次,在学生进行例题的改变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思维层次,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达到多种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5.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中,单纯对于计算能力的掌握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今时代学生的素质要求,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探究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继胜.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案[J].名师在线,2019(30):30-31

[2]柴丽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39

[3]陈晓娟.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148

[4]苏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0):61-62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计算教学能力培养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