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下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分析
2020-12-16侯中熙
[摘要]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有部分人民处于贫困的境况。随着新课标的深入与推进,国家教育制度不断变革,对贫困生的扶持政策也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本文简单分析移动支付下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支付:数据挖掘技术;高校扶贫
[中图分类号] 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正在迅猛发展。教育行业同样在进行变革,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需要不断改善教学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从而推动社会发展。高校想要提升教育工作的完成质量应当先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钻研贫困生资助工作新方式,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对推动学生的成长和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高校进行扶贫资助工作的工程中应当借助信息化手段,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推动扶贫工作进程,提升扶贫工作质量。
1 数据挖掘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占的地位逐渐提升,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数据挖掘( KDD: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意为从数据中挖掘知识,又称作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的主要步骤分为以下七点: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选择、数据变换、数据挖掘、模式评估、知识表示。以上七个步骤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如果其中有一个步骤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都需要重头再来,回到前面的步骤进行调整,继续执行数据挖掘。
数据清洗指消除噪音并删除不一致的数据;数据集成指组合多种数据源;数据选择指提取并分析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数据变换指以聚集或汇总的操作将数据变成和统一成适宜挖掘的形式;数据挖掘是指在吸取各领域大量技术的前提下,根据数据特点与数据功能类型选择相应算法;模式评估指依据某种兴趣度量值,识别代表知识的真正有趣的模式;知识表示指运用可视化和知识表示技术,向用户提供挖掘出的知识。数据挖掘的过程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选择和数据变换属于数据预处理部分,占据了数据挖掘花费时间与精力中的巨大部分。
2 高校扶贫工作作用
2.1 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国家支持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变革,发行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推动。在政府的支持下,高校对贫困生资助力度逐渐加大,总资助金额逐渐提高。高校的贫困生经济能力较差,社会帮助与政府扶持有利于推动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经济能力较差的学生一般生活会较为拮据,院校可以鼓励学生争取奖助学金及进行贫困贷款。高校一般设立助学贷款,属于比较好的资金获取渠道。高校可以加大国家和生源地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更多的学生完成学业。高校开展扶贫工作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利益,同时向社会输送更多人才。
2.2 幫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较差的经济条件,许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和较强的自尊心,这些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未来发展。教师在进行扶贫工作时应当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品性的考察,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争取更多的利益。我国支持素质教育,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具有高知识水平的素质人才。高校在积极提升学生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建设,一个学生如果有才无德,高校对他的教育便不能算是成功的。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建设良好的院校风气,避免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想法。
一部分学生因为年龄小、心理不够成熟、缺少引导等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在拿到资助之后会产生高消费的现象。教师难以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存在对学生的身份认定产生偏差的可能性。仅仅凭学生的困难证明无法判断贫困的真假,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真实境况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推动院校扶贫工作的进程。
2.3 促进社会进步
正常情况下,高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年龄和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暑假等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用自己的劳动获取相对应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开展扶贫工作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完善,争取对于贫困的学生给予帮助。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依靠社会人士的帮助与政府的大力扶持,仅仅依靠高校的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开展扶贫工作有助于学生立志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益的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移动支付下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
3.1 移动支付在高校校园生活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一卡通或是支付宝、微信等手段在校内使用移动支付。一般情况下,电子一卡通不仅可以用于校内购物消费、食堂用餐消费,还可以用于身份认证,能够在门禁、借阅图书等情况出现时使用。学生在食堂用餐时必须充值电子一卡通。学校在餐厅会提供刷卡机刷一卡通服务,这些消费都会有消费记录。学校商店不在学校财务管理的范围之内,当学生去学校商店进行消费时,无论是手机扫码支付还是现金支付的消费记录都不在学校所进行的统计之内。因为学校无法统计所有学生的消费记录,电子一卡通无法进行贫困生的判定,仅仅能提供一些参考作用。因为移动支付手段的多样性,电子一卡通的记录信息会同学生的实际经济水平产生误差。想要减少对学生实际经济能力的判断失误,院校应当积极扩展采集数据信息的渠道。
3.2 校园一卡通数据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
3.2.1 充值数据分析。学生在校园进行校园一卡通充值时都会留下相关数据记录,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比分析学生的充值次数与充值金额,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经济能力与消费水平。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一般比较富裕,校园一卡通充值时充值的金额数量会较大。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一般较为拮据,进行校园一卡通充值时会倾向于少量多次的方式。对校园一卡通的充值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作为校方判断学生是否贫困的佐证条件。
3.2.2 消费数据分析。学生在校园内基本使用电子校园一卡通和校园一卡通,用于购物、用餐、洗浴等消费行为,有利于校方分析学生消费数据。家境贫困、经济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生活方面会较为节俭,消费记录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消费习惯。校方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电子校园一卡通与校园一卡通中的消费记录进行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可以在校方确定贫困生时起到验证的作用。
3.2.3 学习与生活数据分析。院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院校进行扶贫工作时,对于扶贫对象的选择不仅仅在于学生是否贫困,还要观察学生对于学业的态度、是否有上进心等。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不愿意为了未来去努力奋斗,那么院校的扶贫工作开展得再好也无法扶起这名学生。校方可以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查看学生的出勤率、宿舍门禁数据、学业成绩、图书借阅数据等,既可以有助于判断学生的贫困情况,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态度。
3 移动支付下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意义
3.1.提升扶贫工作的效率
高校进行扶贫必须先选定扶贫对象,如果不能恰当选择扶贫对象,那么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选择扶贫对象的传统做法是调查走访,之后进行个人申请.在通过学生评议等方式来确认。传统做法过于耗费时间和经历,过程也较为繁琐,推广起来有难度。在移动支付广泛运用的背景下,高校扶贫的过程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也可大大减少进行扶贫工作所使用的人力物力,同时能够提升扶贫工作的效率。
3.2 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高校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校园一卡通中的海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能够从有噪声的、随机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出隐藏信息,数据挖掘本就是一个从大量数据中提取人们未知、但是潜在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过程。在移动支付获得广泛运用的前提下,校方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学生的消费模式、生活模式、学习模式进行挖掘,再加上教师的实际调研从而判断学生的贫困情况。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校园一卡通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确切的数据结论,校方可以将得出的聚类结果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贫困的指数,推动校方扶贫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同时,因为家境的原因,有些学生会存在很强的自尊心,不愿意表露自己的实际经济状况也不愿意向校方寻求资助,校方直接利用先进技术判断学生的状态, “隐形资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打消学生的顾虑起到保护学生的作用。校园卡完整记录了学生的消费、考勤等大量信息,在扶贫工作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提升扶贫工作的精确性。
4 结语
仅仅抽取校园一卡通数据库的部分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来判定学生是否属于贫困生是不合理也不可取的,校园一卡通中有海量的信息可以进行挖掘,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实用性的价值,起到参考作用。高校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校方在扶贫工作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既是高校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的成绩,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成果。本文简单研究移动支付背景下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扶贫中的应用,有助于弥补传统校园一卡通数据分析的局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判定贫困生的精准度。
[参考文献]
[1]杨丽姝,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地方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研究评述:维度与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20 (22).
[2]王丽娟.精准扶贫背景下探析民办高校结对帮扶贫困县区路径——以西安思源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20 (20).
[3]郑辉.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机制与策略一一评《民族教育扶贫理论及其内蒙古实践》[J].人民长江,2020 (06).
[4]李苗,刘璐迪,何林超等.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志智双扶”发展性资助工作路径研究一一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0 (11).
[5]李敏,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参与定点帮扶工作的探析一一以内蒙古农业大学定点帮扶四子王旗公合成村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7).
[6]王明哲,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对口定点扶贫模式研究——基于广东省高校对口帮扶贫困村的持续追踪调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 (SI).
[7]李惠先,庞灵,王柳,大数据背景下驻保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创新研究[J].科技资讯,2019 (17).
[8]桂伟珍.探析大数据和精准扶贫环境下的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方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04).
[9]沈雪莉.大数据背景下关于高校贫困生精准扶贫的思考——基于M高校的调查[J].经贸实践,2018 (13).
[作者简介]侯中熙(1988-),男,湖北省荆州市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