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市中农民工需求问题的分析
2020-12-16李金轩
[摘要]在中国社会上,农民工群体可谓是受尽了排斥,不仅被边缘化,甚至还被隔离化,这些造成了城市的新二元结构现象的出现。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人类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需求,总共划分成五大层次,并以“金字塔”的样式呈现出来,这些层次又被划分成生存、归属、成长三大阶段。当农民工群体出来打工的时候,要想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生存下去,就要让自己最基本的需求能够被满足。他们在和城市相互融合的过程里所衍生出的需求的变化过程就和上面提到的需求层次理论大致相同。本文基于需求层次理论,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合;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刘易斯提出的二元化结构,发展中国家形成二元结构的过程中必定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产生农民工这一群体。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出现许多问题,而大多数的研究者都侧重于农民工对城市的影响,很少有人研究城市中农民工的需求问题。基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本文将从五个层次分析农民工的需求问题,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农民工问题的研究内容,还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思路。
1 研究内容
1.1 农民工的生理需求研究
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动力就是生理上的需求,这也是最基础的需要。农民工的这方面需求主要体现在他们的经济融合方面。经济是他们一切活动的根本,只有在这些得以保证之后才能谈到与其他的融合。田丰在自己的研究中,通过把城市与农村工人之间的一些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二者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入职时的户籍问题。国务院有关课题组在2010年的研究中总结出,当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也远远小于城镇内的居民,两者的消费模式和结构也有明显的差距。经济融合的具体体现还表现在农民工群体进行劳动的时间长、力度很大、工作条件也很差等。该课题组在2011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出:2009年农民工的日均工作时长平均为9.91小时,加班加点是工资的主要构成。除此以外也有些学者认为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着“收入悖论”的现象,收入对这一进程有着一个限值水平,当收入水平大于或等于这一数值之后,经济对农民工问题的积极影响就会降低直至消失。这也就是说,在农民工问题中,经济的影响水平是有限的,并不能够完整反应其中存在的问题。
1.2 农民工的安全需求研究
这指的是人们对于安全的追求的机制,农民工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心中的安全感不断降低。所以在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这一需求的主要体现是该群体的制度融合。具体而言就是因为户籍问题而产生的城乡差异。通过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在2017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所参加的养老、医疗、工伤以及失业的保险分别是18.2%、29.8%、38.4%和11.3%。由此得出,这一群体的保障体系在慢慢构建和完善,但是具体的参保人数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这些劳动力要想能够自由行动就需要改变户籍制度。
1.3 农民工的情感和归属需求研究
这个需求是人们希望能够被关怀、被爱护和被理解,可以融入到集体里面。这个农民工群体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和生活,非常希望有归属感,具体表现在文化的认同和社交网络规模这两方面。本文把这个维度定义为社交文化的融合。杨黎源在2007年的研究中以宁波市为研究对象,从风俗习惯这方面对外来人口的城市融合情况进行了分析,韩克庆在2007年用该群体参与工作地的活动情形来分析有关影响。悦中山和黄西亚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用市民的亲属、市民非亲属和非市民三种关系分析社会网络对他们的社会融合产生的影响。这篇文章认为网络应该分为原有的亲缘和地缘关系、迁入以后建立的新的社会联系两大部分。文化的融合在很大方面受到经济的融合制约,相反也会对农民工对城市的融合产生加速或者限制。与此同时,文化的融合也会对农民工们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和定位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他们心理的融合。
1.4 农民工的尊重需求研究
这个需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尊严的一种追求,有自我尊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他们在和整个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受到内外的尊重,体现在心理层面的融合。研究人员从自我身份的认知、满意度以及本地居民的态度等等几方面进行考察。李义波和朱考金在2010年针对这一过程中的自我认知来进行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对于身份任职存在着自身分化的现象,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自己还是农民,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希望自己的身份能够有所改变,褚荣伟等在2012年通过对在上海打工的农民工的数据进行调查,用城市的满意度与认同度、将来的发展愿景这几个指标,对研究对象的众多因素对城市的感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张斐在2011年通过研究得出,新一代的农民工在主观层面的自我评价对与城市的融合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悦中山在2012年提出该群体的心理与文化融合与价值判断有很大关系,这种差异的变化是各个群体共同努力达到的,市民们对该群体的态度以及二者在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都会影响彼此的心理,两者拥有双向性。
1.5 农民工的自我实现需求研究
这个也是本文所依靠的研究理论中最高层面的需求,指的是自身理想与价值的达成和追求。在生存与归属得到满足之后,农民工群体便开始了自我追求的实现。这篇文章采用农民工身份融合对这一需求进行了代表,这不仅包含了客观条件,还包括了该群体的主觀意识,社会融合的主要表现是该群体的社交情况和他们的政治权利、个人的职业追求等。秦昕和张翠莲等学者在2011年对农民工群体的工作特征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工作最能反映出他们社会地位,并用此对城市中的农民工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杨绪松等学者在2006年从交友的意愿、碰到问题时候的求助对象以及将来的打算这几个方面对社会的支持对该群体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2 结语
根据这三个需求层次的阶段,人们可以发现,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必定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是他们的生存,要对他们的生理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让他们可以生存下去,在城市融合中的具体表现是经济的融合。第二是他们的归属阶段,该群体不只是希望自己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追求这群体归属感。在与城市的融合中具体表现为制度、社会文化和心理三个维度的融合。第三是自身的成长阶段,他们渴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报复,能够真正开始融入城市,主要体现在身份的融合,这也是城市里面农民工问题最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得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1]田丰.城市工人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 (0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 (06).
[3]孟颖颖,邓大松.农民工城市融合中的“收入悖论”一一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 (01).
[4]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 (10).
[5]杨黎源.外来人群城市融合进程中的八大问题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7 (06).
[6]悦中山,李树茁,等.从“先赋”到“后致”: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融合[J].社会,2011(06).
[7]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J],中国社会科学,2010 (1).
[8]李义波,朱考金.农民工融合度主观认知状况:身份认同、城市归属于发展规划一一以江苏省1085名农民工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01).
[9]褚荣伟,肖志国,张晓冬,农民工城市融合概念及对城市感知关系的影响——基于上海农民工的调查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 (01).
[10]悦中山,李树拙,费尔德曼.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概念建构与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2 (01).
[11]秦昕,张翠莲,等.从农村到城市: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影响分析模型[J]管理世界.2011 (10).
[12]杨绪松,靳小怡,等,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现状及政策研究—一以深圳市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 (12).
[作者简介]李金轩(1997-),男,河南商丘市人,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