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绿灯游戏

2020-12-16曾诗语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20年48期
关键词:黄灯机灵红绿灯

曾诗语

告诉大家,我最喜欢玩“红绿灯” 游戏,好玩又刺激。尤其是和朋友们一起玩,特别开心。

最近,我们一直在玩这个游戏,乐此不疲。放学后,我们几个好朋友聚到一起,“黑白电视机”,退出的当“猫”。“猫”要用红领巾蒙住眼睛,然后再说红灯、绿灯、黄灯,指挥别人,趁机抓人。如果被“猫”抓到了,哈,恭喜你成为下一轮游戏的“猫”。

这一次的“猫”是洪振鑫。他可不简单,机灵又狡猾。我们故意把红领巾系紧一点,免得他这只“猫”偷看。

游戏开始,我们问:“什么灯?”他立刻说:“绿灯。”绿灯代表可以走或者跑,我们呢,跑的跑,走的走,很自由,很放松。你看刘婧瑶,尤其随意,懒洋洋的,笑嘻嘻的。洪振鑫站着没动,看来早有算计,不打算第一时间出手,看样子他这是欲擒故纵,想让我们放松警惕,然后一击即中。

我们接着问:“什么灯?”洪振鑫说:“黄灯。”这要求我们跳着走,大家一边跳一边笑,场面顿时变得热闹非凡。时间一久,有人独木难支,接着听到跌倒的声音,伴随一声尖叫。洪振鑫听到声音就会摸索着前来抓人,吓得我们脸色惨白,大气不敢出,赶紧捂住嘴巴,让洪振鑫失去搜索目标。

“你猜他等下会说什么灯?”我兴致勃勃地提问。袁紫露淡淡一笑,胸有成竹,说是“黄灯”。我沉思着,觉得是红灯。我们互不相让,互相掐架,声音越说越大。就在我俩激烈讨论的时候,洪振鑫这只“猫”突然来袭。幸亏我俩反应敏捷,不然就轮我当“猫”了。我刚喘一口气,洪振鑫突然说:“红灯。”然后,洪振鑫朝我走过来。幸好规则讲,即使红灯也能走几步,我悄无声息地转到洪振鑫背后。哈,化险为夷!

天色渐晚,该回家了,可我们都还意犹未尽呢!

开门见山,点明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是“红绿灯”。为什么?好玩又刺激呀。这就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游戏规则的介绍简单明了,更让人惊喜的是语言自带幽默。

哈哈,游戏一开始就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当“猫”的不简单,机灵又狡猾,而小伙伴的防守措施更是到位。这样看来,这场游戏必定非常精彩。

这里既有整体描写,又有人物特写。通过小作者的描述,读者脑海中自然能想象出游戏的场景。

“猫”的表现不错,沉得住气。小作者的猜想顺理成章。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游戏刚刚开始,读者感觉到精彩正在上演。

口令一变,大家的动作随之改变。动作一变,场面就更热闹了。小作者的叙述带着我们亲历现场。特殊情况出现,游戏有了波澜。

“猫”闻声而动,气氛有些紧张。小作者通过动作、神态描写,烘托出紧张的气氛,让读者也跟着紧张起来,读到最后才长舒一口气。这样的写作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一个不慎,陷入险境,读者的心跟着小作者的讲述起起伏伏。

最后,是高潮,也是结局。作为“猫”,洪振鑫确实不简单,回应了前文。而“我”也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样不简单。一个“化险为夷”既是庆幸,也有些许骄傲的情感在里面。

一个“意犹未尽”,真是恰到好处,读者和小作者一样,对游戏有了一份挂念。

老师总评

小作者写游戏,紧紧围绕“好玩又刺激”落笔,带读者一起玩了一次“红绿灯”游戏。读了本文,我们应该对文中的“猫”——洪振鑫印象深刻,无论是一开始的气定神闲,还是中间部分的突然袭击,以及最后的智慧出击,都说明他“机灵又狡猾”,真是不簡单。而“我”的表现同样惊艳:猜测“猫”的心思,观察场上众人的表现,这一切都那么有滋有味,让读者也时而紧张,时而放松,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游戏之中。

本文既关注到了游戏的整体情况,又突出了个体的出色表现,点面结合,描写到位。通过刻画游戏中的人物,让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个想尽千方百计抓人,其他人则千方百计想逃避。游戏就在矛盾冲突中不断走向高潮,最后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

【作者系湖南宁乡市大街岭小学四·2班学生,指导并置评:黄红兵】

猜你喜欢

黄灯机灵红绿灯
机灵的猫
我家有个“机灵猴”
红绿灯前
神奇的红绿灯
会说话的红绿灯
机灵的小白鼠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还有94分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红绿灯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