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探讨
2020-12-16吴佳慧
吴佳慧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重视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视。小学生进入青春期阶段后,其心理和生理水平都在急速地发展,渴望受到他人认可,同时内心敏感,比起更容易被人们看到的身体变化,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隐藏期久、危害大,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此结合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化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新时期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小学生群体缺乏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面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他们的心情、情绪会受到冲击,如果不能合理解决可能会诱发其他问题。积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载体,我们要传播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意志品质。
一、立足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这是工作开展的基础。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授课那么简单,在教学前期一定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具体工作中,教师要主动寻求和班主任的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心理测试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收集与整理有关学生的情况,不仅仅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更重要的是了解小学生当下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人际关系、兴趣、性格、气质特点等,从而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每一学期要开展一到两次的心理健康测评,及时筛选出有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倾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二、创设平台,给予心理健康辅导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因为外在的一些因素影响到情绪,消极的情绪如果无法得到梳理就会引发心理疾病。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有时候心情不好,心理难受时常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去说,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班主任群体又因为工作事情多,缺乏专业知识,并不是最好的倾诉对象。此时,我们学校就要努力去创造条件开设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业的老师接待,给予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咨询和辅导。
设置心理咨询师,有助于教师采取一对一的教育,为那些出现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但是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教师不仅仅可以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还可以提出一些科学的建议和引导,帮助他们慢慢走出心理的阴霾,收获阳光的生活。
当然,心理健康老师也要时常能够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训练等途径,发现学生们消极情绪背后的隐患,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正常健康地发展。
我们还要积极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偏好,去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如班级之间的拔河比赛、健美操比赛等,鼓励学生们去开展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融入集体生活,有助于加强他们的身心素质,建立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三、优化教学,积极开展心理教育
教学课堂是成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搭配起来开展教育工作,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帮助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例如,教学苏教版“面对父母的争吵”,以全班学生为对象,针对学生生活中这一场景的问题进行教学。我们不仅仅要进行理论传授,更重要的是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说教,采取一些开放性的形式去实施教学,如学生们分别扮演父母、孩子来再现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学生们进入情境,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一场争吵之后每一个人内心的感受,理解争吵的原因,从而通过活动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到父母的争吵对于家庭成员的巨大伤害,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遇见问题主动与父母沟通,帮助父母也勉励自己遇到事情要学会包容,以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如此教学活动形象生活,有利于学生们进入课堂,能够深入理解道理,从而将课堂上学到的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帮助学生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结束语:
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他们受到国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互联网参差不齐的信息更是诱导他们做出很多不道德的行为。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不断创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學方法,要发挥这一门课程的价值,帮助小学生们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洋.减负背景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37-144.
[2]胡义秋,朱翠英.不同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01):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