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调入仔猪成活率综合措施

2020-12-16钱先勇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调运猪瘟防疫

钱先勇

(江苏省泰兴市古溪镇畜牧兽医站 225417)

随着国家、省市稳生产、保供给生猪养殖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生猪养殖出现很大的恢复势头。但由于盲目选种、长途运输应激、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管理疏忽、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引起仔猪大批死亡,高达35%~5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试从母猪场及仔猪品种选择、非洲猪瘟PCR 检测、合理运输和仔猪落地检疫、保健等方面进行分析,有效提高外购仔猪的成活率。

1 母猪场的选择

仔猪应在合格的母猪场选购[1]。禁从仔猪交易市场选购,交易市场猪源复杂,来源得不到保障,不能从源头真正了解仔猪防疫和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潜伏期疾病,肉眼不能直接发现,加大了猪病交叉感染概率,一旦发病,难以治疗。

在选购仔猪前,应派技术人员提前到选购场了解情况,查看是否符合动物防疫条件[2]、资质是否齐全,掌握母猪群健康、防疫、消毒、疫病诊疗、免疫监测、疫病净化等情况,了解近3 年来有无重大疫情的发生。对已选好准备调运的仔猪按比例做好非洲猪瘟PCR 检测,由当地动物疫控中心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检测合格报告,为仔猪选购提供保障。

2 仔猪的选购

2.1 品种选择

仔猪品种的选择是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优良的品种饲料利用率高、酮体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发病率低。在挑选仔猪时体重一般以15kg 左右为宜[3],应做到以下几点[4]:一看:群体的健康状况,皮红毛亮、体格匀称、眼睛有神、无泪斑、鼻镜湿润、鼻孔清洁、四肢健壮、活泼好动、呼吸匀称,无打堆、寒战、相互撕咬、跛行、拉稀等现象;二听:待猪平息一段时间后,听有没有咳嗽和喘鸣音,健康猪呼吸自如有节奏,叫声洪亮;三闻:有无拉稀的恶臭,健康猪尿液清澈、尿量正常无异味、粪便粗圆湿润有光泽;四测:体温是否正常,应为38~39.5℃,瘦肉精检测是否合格;五查:防疫、消毒记录是否齐全,是否按规程免疫;六检:非洲猪瘟PCR 检测是否合格。

2.2 仔猪的抗应激

为了使仔猪适应长途运输,防止应激发生,在选购好仔猪后,应原地饲养3d 以上,饲喂富含蛋白饲料,适量添加电解多维、小苏打、VC、黄芪多糖粉等抗应激药物。起运前分别给每头猪肌注1ml 头孢噻呋钠混悬液防止在运输途中引起的混合感染。

3 仔猪的运输

3.1 运输车辆的准备

仔猪的调运时应执行“点对点” 调运,运输车辆应与调入头数相适应,符合运输车辆备案要求且装有GPS 全程定位系统,以笼装为宜,应防渗漏,车辆不宜过大或过小。在装猪前应用戊二醛或复合酚消毒液按1:200 的比例连续交替对车辆进行高压冲洗、消毒、烘干2 次以上。车辆应装有防寒保暖设施,配有足够的饮水和防突发药物,在车辆最顶层留有一格空猪笼用于途中应激猪的隔离和抢救。如路途较远,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凉爽时运输,提前规划好行车路线,以全程高速为宜,行驶中尽量避免使用急刹车造成猪群向前挤压死亡。车辆应有两名以上驾驶员,尽量做到人息车不息,高温季节可在途中适量补充饮水,冬季应做好防寒保暖,车辆在出发时应随车携带《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跨省调运时应做好调运前的检疫报备,在省际动物检疫检查站复检消毒后快速通过。

3.2 运输途中的应激急救

运输途中应尽量不停或少停车休息。在停车给猪补充饮水的同时应仔细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如发现有猪发生应激反应,应迅速隔离到空猪笼急救。对全身肌肉震颤[5]、轻微呼吸困难、皮肤潮红的猪应让其安静,耳尖尾尖刺破放血或冷水泼浇,15min 后可自然缓解。对出现皮肤发绀、呕吐、倒地划水、共济失调的严重应激猪应给予适量的氯丙嗪、肾上腺素、VC、青霉素等对症治疗。

3.3 圈舍准备

猪场应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提前准备好仔猪隔离圈舍和保育舍,合理分区,应做到雨污分流、防寒保暖、通风透气,设施齐全,仔细检查猪舍,有破损及时修补;确保保温灯、水嘴、湿帘、风扇、料塔等能正常使用。在进猪前一周应打扫高压冲洗干净,用1%~2%的火碱溶液喷洒,2d 后门窗密封,用福尔马林烟熏消毒24h 以上,再用10%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按1L 水1~10g 剂量喷洒消毒1 次,待猪舍干燥通风后进猪。

3.4 仔猪装卸

仔猪装车前不宜喂得过饱,饮足饮水。捕捉,驱赶应缓慢,不能过急,要任其自由上车,严禁使用电棍驱赶,防止电击死亡。到达目的地后,对整车猪用1:200 的复合酚喷淋消毒1 次,在离猪场1km 外的地方建中转台,将调入的仔猪在中转台转运,用猪场内的专用车辆将猪运回猪场,场内运猪车辆每转运一次消毒一次,外来装猪车辆及人员禁止进入养殖区,防止外来病的感染。仔猪在已经消毒好的隔离圈内按照大小、公母、强弱合理分群,每头猪占地0.5m2左右[4],每圈以10~15头为宜,并派专人看守,防止并圈后相互撕咬,待猪平静0.5h后可少量口服糖盐水,禁食12h 后给予少量饲料任其自由采食。15d 后经非洲猪瘟PCR 检测合格,群体确认健康即转入猪保育舍正常饲养。

4 仔猪的保健

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不健全,应掌握好饲料配比,做到少量多次,可以用本场料与原来的饲料按照比例混合饲喂,逐步递减原来饲料[3]。第1 天喂3~4 成饱,第2 天喂4~5 成饱,已此递增,6d 后恢复正常料量,同时按照季节要求保证合适的温湿度。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板蓝根、银翘散等中草药制剂,防止应激和疾病的发生。做好灭蝇灭鼠、防鸟、禁用泔水。严格按照当地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免疫、驱虫和仔猪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饲养人员每天还必须3 次以上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随机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仔猪体温,做好记录,如发生惊厥、瘸腿、拉稀、咳嗽、发热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无效的及时淘汰。

综上所述,仔猪饲养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严格把控仔猪外调的相关措施,科学饲养,管好管细,增强仔猪抗病能力,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就能降低仔猪死亡率,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调运猪瘟防疫
基于人员分配的舰载机出动调运指挥模型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浅谈猪瘟防治
调运肉牛应激反应继发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