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12-16邓森源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兽医

邓森源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理工学校 527400)

新时期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当下教育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结合实际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教学方式落后

现阶段《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通常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实验所需器材和材料,然后在讲台示范和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简单操作即可,但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和用途,只是在被动的完成实验课程学习,无法提高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内容单一,缺乏现实性、创新性,往往一个实验的目的就是为掌握书本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实验内容仍大多是以“细菌形态的观察方法”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等基础实验,缺乏创新性,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3 忽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是实验课程的基础,一个微小的差错都会造成实验结果出现误差,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按照流程简单操作,对无菌操作并不在意。同时完成实验后,大部分学生都是粗糙的记录实验报告和结论,并不能有效地分析实验结果。

1.4 考核方式存在缺陷

目前大部分实验课考核成绩对该科目最终成绩影响较少,而且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按照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完成度进行打分,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2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2.1 创新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当下教育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样也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上,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可以应用PBL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探究禽流感病毒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禽流感病毒会感染人类吗?”“感染时病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等,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互联网和相关专业图书了解相关知识,进行课前准备。在实验课上教师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利用直观形象的案例给学生讲解预设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实践对理论加以验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微课教学、互动教学等相互混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适合的教育模式,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将以往的传统课堂模式和其他授课模式有机结合,发挥其他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条件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起到组织、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学习。

2.2 多样化教学内容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不仅要根据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贴合实际和创新。以临床症状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为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大肠杆菌病的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从实验准备到具体操作均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学生从培养基的配制着手,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制订出交验计划,之后通过“大肠杆菌细菌的分离鉴定”“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等几个综合性的实验[1],既提高动手能力也有效提高学生利用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对专业前沿知识的教学,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致病菌会突然发生变异,导致人类也被感染,而想要查询出同源性致病菌,传统的检测方法是不能够检测出来的,而随着生物学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运用单克隆抗体可以非常容易地检测出病菌是否属于同源,是否发生变异等情况,为临床细菌病毒如何发生变异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如美国一个生物科技公司研制出了一种单克隆抗体来检测病毒的同源性,它通过病毒表面的特异性抗原来作为靶点,使用单克隆抗体来对其进行检测,误差率不足0.6%,通过同源性检测,生物学家能更好地了解病毒的演变过程,为医院科研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教师通过讲解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让学生能了解到专业的发展情况,为自己制定职业规划确立方向。

2.3 重视结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报告不仅是记录学生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一项作业,同时也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验证《兽医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严格以无菌操作进行实验,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对自己的实验负责。另外还要杜绝抄袭实验报告的现象,教师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用文字、图表和图片等多种方式展现出自己的实验成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写出真实的实验结果,并要求其对自己的实验结论进行和合理分析,不仅是验证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找出自身在本次实验中的不足,以便在下次实验需要改进方面。此外,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锻炼自我思考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性灵活采用各种实验进行教学,在遇到较难解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开展全班或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充当主要角色,使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这种方式会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也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4 改革考核方式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水平,教师一定要建立科学全面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打分[2],这种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互动性,也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要根据考核体系中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为了体现学生专业能力评价的真实性,要在自我评价前将其平时开展参与教学活动的材料也要提供给测评教师,由考核部门教师进行整合和汇总。另一方面,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评价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如有的学校有生物专业、医学专业、药学专业等,在对其进行评价时,有些专业本身缺乏实践基础,因此,不能将实践能力也作为评价专业能力的一项指标,而可能要针对其理论教学方面做出更加严格和细致的评价。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当下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条件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兽医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我是兽医志愿者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实验报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数据挖掘算法对于提高实验报告质量的作用探讨
动物园兽医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
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