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因素及有效控制措施
2020-12-16张杰
张杰
(河北省香河县农业农村局 065400)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在2017 年,我国饲养的牛超过9763万头,肉猪超过70202 万只,羊超过30231 万只。畜牧养殖业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2018 年以来,国内畜牧养殖疫病却呈现出多发的态势,导致牲畜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18 年,全国饲养的牛减少至8915.3 万头,肉猪减少至69382.4 万只,羊减少至29713.5 万只。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造成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遏制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势头。
1 2018 年来国内畜牧养殖疫病呈现出多发态势
2018 年以来,国内畜牧养殖疫病呈现出多发的态势。2018年8 月,非洲猪瘟从境外首次传入我国,并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我国各个地区,重创了我国生猪养殖业。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至2020 年1 月,全国累计报告发生160 多起非洲猪瘟疫情,累计扑杀的生猪接近160 万头[1]。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仍未结束,2020 年4 月,四川巴中报告非洲猪瘟疫情,不得不宰杀106 头生猪。2020 年5 月,兰州某养殖场爆发非洲猪瘟疫情,该场共有近万头生猪,其中280 头生猪发病,不得不宰杀全部生猪。2020 年6 月,丽江市永新县一户养殖户报告他饲养的81 头仔猪突然集体死亡,经检疫人员确诊为非洲猪瘟,不得不宰杀饲养的全部100 多头存栏猪。
除了非洲猪瘟,其他疫病也呈现出抬头的态势。2018 年1月,银川市一些养殖户饲养的牛发生牛O 型口蹄疫,不得不宰杀35 头牛;2018 年8 月,郑州市一些养殖户饲养的生猪爆发猪O 型口蹄疫,不得不宰杀173 头生猪。2018 年8 月,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一些养殖户饲养的牛爆发牛O 型口蹄疫,检疫人员赶到时已有36 头牛发病,12 头牛死亡;检疫人员随后捕杀了100 多头牛。2020 年4 月,陕西报告发生1 起猪瘟,甘肃报告发生2 起猪囊虫病,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报告发生多起猪肺疫、猪丹毒;江西报告发生2 起新城疫,陕西报告发生1 起牛结核病;山西、内蒙各报告发生1 起羊痘。
2 造成国内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各种因素
近年来,畜牧疫病出现了多发的势头。造成畜牧疫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真剖析造成畜牧疫病多发的各种因素。
2.1 养殖户对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城乡收入水平逐年拉大,导致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打工,留在农村进行畜牧养殖的养殖户年龄普遍偏大,他们的头脑保守,缺乏学习能力,对防疫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2]。2019 年,曾有专家对湖北省一些养殖户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30 位养殖户中,有50 人只有小学或小学以下学历,占比达21.7%;有127 人具有初中学历,占比达55.2%。从他们的饲养规模来看,有29 人采取散养模式,占比达12.6%;有109 人采取小规模养殖模式,占比达47.4%;只有19 人采取大规模养殖模式,占比只有8.3%。调查还发现养殖户缺乏上报疫情的意愿:在全部被调查的养殖户中,只有93 人表示愿意主动上报疫情,占比为40.4%;有85 人表示“我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主动上报疫情”,占比为37%。有52人更是明确表示“即使发生疫情,我也不会上报”,占比达22.6%。
2.2 畜牧养殖方式落后
造成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畜牧养殖方式落后。目前,国内畜牧养殖仍以散户养殖为主[3]。养殖户的收入极为有限,无法为家畜建造宽大、通风的养殖场,只能在通风不畅、简陋、黑暗的小屋里大量养殖牲畜,导致牲畜密度过大,粪便大量堆积,老鼠、蚊蝇大量繁殖;加之养殖户在引进外来的猪、牛、羊时懒得进行40d 隔离,极易造成疫病的爆发。
2.3 动物检疫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长期以来,动物检疫单位没有受到上级部门足够的重视,缺乏经费与技术,往往只能在疫情暴发后才投入事后检疫,致使检疫工作陷于被动。这种“亡羊补牢” 式的检疫,也是造成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一个原因。
3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遏制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势头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畜牧养殖大国,但我国同时也是畜牧养殖疫病多发大国。因此,唯有促进畜牧养殖业全面升级,才能遏制近年来疫病多发的势头。
3.1 推进规模化养殖与智能化养殖
尽管国内养殖户的数量近年来出现了下降,但养殖户的总体规模依然超过数千万(2007~2015 年间,全国生猪养殖户总数从8000 万减少至4000 万户)。落后的养殖方式,是造成疫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坚决打破散养模式,必须鼓励民间资本下乡,鼓励民营企业家学习“网易养猪、阿里巴巴养猪、京东养猪” 的榜样,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与智能化养殖[4]。规模化、智能化养殖场要设立必要的消毒池,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还要在养殖场内配置机器人、监视器、与人工智能,通过机器人进行全天候24h 巡检,通过机器人对牲畜进行精细化喂饲,通过监视器实时掌握牲畜体温、呼吸、心跳、行为的变化,通过人工智能实时进行在线分析,一旦发现某头牲畜或某些牲畜出现异状,便迅速发出疫情警报。这样便可以彻底遏制住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势头。
3.2 加大对检疫单位的支持
多年来,动物检疫单位与检疫人员一直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从事检疫工作,但他们的努力与汗水却长期受到忽视。畜牧疫情暴发后,动物检疫单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进行防疫工作,还要承受无端的责难,这实在是有失公道。因此,上级部门必须主动加大对检疫单位的支持,必须不断增大对检疫单位的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人才投入,必须改革检疫工作模式,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主动检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构建权责清晰、层次分明、多部门联合参与的畜牧疫病防控管理体系,补上检疫工作中的短板。
3.3 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
人是畜牧养殖业发展的主体,发展畜牧养殖业,控制畜牧疫病,关键在于“人” 这个主体。因此,在当前的客观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要让他们知晓自己肩上的责任,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畜牧疫病对社会、对公众、对国家造成的危害,要组织他们学习疫病检疫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加强卫生管理,主动防范畜牧疫病,及时报告畜牧疫病。
4 结束语
在2020 年的今天,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畜牧养殖大国。但我国近年来却出现了畜牧养殖疫病多发的情况。这说明我国畜牧养殖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主动采取各项措施,推动我国畜牧养殖业升级,从而遏制疫病多发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