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关键对策探究
2020-12-16仁青永措
仁青永措
(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执法大队 青海玉树 815399)
动物疫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也会对畜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产生较大程度的制约作用。近些年,我国畜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动物疫病也频繁出现。受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针对这种情况,需采取关键性的对策和措施,健全与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切实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
1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意义
1.1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动物疫病不仅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畜共患病在动物疫病中占据较大的比例,一旦向人体蔓延,社会生活秩序将难以保证。因此,需通过科学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高效防范动物疫病问题,保障公共卫生安全。部分养殖户的观念较为落后,不规范使用兽药与饲料添加剂,致使动物产品中残留较多的兽药与违禁药物,容易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此,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及人员需严格管控畜牧养殖过程,做好防疫检疫工作,保证动物产品的质量安全[1]。
1.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基层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并且养殖业的规模化、现代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如果不能够保证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将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基层养殖户的实际利益。因此,要大力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体系,有效预防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降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1.3 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业体系中畜牧养殖业占据关键地位。为推动畜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调整畜牧养殖业结构,加快规模化养殖步伐。但动物疫病具有较大的危害,不仅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对畜牧养殖业的整体结构转型造成影响。因此,需通过深入开展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完善动物防疫体系,为畜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基层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思想认识不够科学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紧密联系,对我国畜牧业整体发展造成制约作用。部分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防疫设备、专业人员没有得到完善配置,这样难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动物疫情。同时,很多基层畜牧养殖人员的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够正确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价值,难以给予足够的配合与支持,降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整体质量。
2.2 制度体系不够健全
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规范防疫工作流程,提高防疫工作质量。但目前部分地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制度尚未完善构建,仅仅依靠《动物防疫法》等进行约束和指导,难以高效监管动物防疫工作,无法充分发挥兽医的职能及作用,导致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大打折扣。
2.3 经费投入不足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面临着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同时需要相应的设备、仪器配合开展工作。但受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在基层动物防疫领域的经费投入较少,难以完善配置设备仪器,基层防疫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也不符合行业标准,导致防疫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打折扣,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难以顺利完成。
2.4 工作人才缺失
动物疫情监测、检测工作复杂性较高,对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人员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特别是近些年来,全球动物疫病流行趋势比较复杂,容易向我国传入周边区域的动物疫病,需通过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消除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受工作量、薪资待遇等因素影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优秀人才容易流失[2]。部分地区基层防疫人员的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高效学习和接受新检测技术等,影响防疫工作质量的提高。此外,基层防疫人员培训机会较少,不能够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技能,这样就无法适应新时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
3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
基层防疫部门、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全面贯彻防疫制度要求,方可以顺利完成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任务。因此,相关部门需深入开展防疫宣传工作,端正基层防疫人员工作态度,增强防疫人员责任意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各项动物防疫工作,圆满完成基层防疫任务。同时,要向基层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动物疫病防控对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传统线下讲座、培训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技术,有效扩大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范围、覆盖面,提高养殖人员的防疫意识,切实防控动物疫病。要拓展宣传内容,加入地区常见疫病类型、防治技巧、治疗方法等内容,帮助基层养殖人员掌握基础的防疫知识,降低动物疫病发生概率[3]。针对部分养殖户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受疫苗费用的影响、不能够主动接种疫苗的情况,地区相关部门需制定优惠、扶持政策,补助那些购买、接种疫苗的基层养殖户,消除养殖户的压力、忧虑,提高其参与程度,高效推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实施。
3.2 完善制度体系
要切实认识到制度规定对防疫人员、防疫流程的规范和约束职能,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程度。相关部门需结合法律要求,总结地区常见疫病类型,构建完善的防疫工作制度,细化制度内容,增强制度条例的可操作性。要优化配套机制建设,奖励落实效果突出的人员,惩罚出现违规操作的人员,增强制度的权威性,保证落实各项制度。
(1)政府部门需充分重视动物防疫工作,依据党中央的部署以及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完善建设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在财政预算中加入防疫站运营、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逐步完善动物防疫体制。相关部门需规范兽医管理体制,将地区养殖量、养殖环境、常见疫病等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合理分配兽医人员,最大程度利用兽医资源。并且要改善动物防疫工作环境,提高动物防疫质量。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兽医监督部门,全面监督、记录各个兽医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规范兽医工作。
(2)相关部门需构建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此激发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与效率。要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信息化平台,帮助基层防疫人员、养殖人员等高效学习养殖、防疫知识,有助于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
(3)要深入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如免疫程序与标准要求不符合,接种工作需重新进行,提高动物免疫力。基层兽医需全面排查,反馈地区疫病,第一时间控制出现的疫病问题,最大程度控制疫病的发生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3 增加经费投入
技术、设备等是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如果技术、设备不够先进与科学,将会影响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重视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经费投入,引入一系列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切实满足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首先,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硬件设施,积极购置、更新各类技术设备。其次,结合工作运行经验,适当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重。并且要拓展融资渠道,引入社会企业等,构建稳定合作关系,优化配置资源,推进动物防疫工作稳步开展。
3.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动物防疫工作由基层兽医具体负责实施,但部分地区的兽医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这些兽医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但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无法快速掌握新的防疫理念和技术。因此,需通过注入新鲜血液,优化动物防疫人员结构。
(1)相关部门需构建培训制度,引导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深入学习现代化的防疫技术、知识等,全面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完成培训活动后,需贯彻技能考核机制,通过考核之后,方可以上岗工作。针对未通过考核的人员,需再接受一次培训,这样能够避免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
(2)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量较大,但薪酬待遇不高,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因此,地区需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完善补贴制度,提高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3)要严格把控招聘环节,贯彻择优录取原则,引进优秀人才,缓解防疫工作队伍老龄化问题,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此外,要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会议,引导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分享工作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达到提升防疫工作质量的目的。
4 小结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与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畜牧业整体发展密切相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暴露的问题,相关部门需依据实际情况,完善对策,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建设,持续优化动物防疫工作效果,推动我国畜牧业整体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