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农业发展体系评价及优化策略

2020-12-16杨树龙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体系农业

杨树龙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

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同时,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呈现多种效益的良性发展。当然,想要有效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立足地域实际、生态实际,发挥多种资源优势,构建多种发展形态的经营模式。

1 循环农业发展体系评价机制

循环农业发展体系的核心是尽可能以最少的农业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开发和利用。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强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农业与传统、粗放农业不同,发展方式是以本地区农业资源实际情况为基础,注重科学开发、规律开发,旨在构建完善、系统化的循环农业发展体系。

1.1 构建循环农业发展体系评价机制的原则

循环农业是农业产业与循环经济理念全面融合的“生动实践”。农业发展评价模式依照“4R 原则”,通过设计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使整个农业系统中的各项资源得到全面、层次化循环利用,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大、环境污染现象少的发展目标。循环农业发展评价要注重综合性原则,不能从某一角度来评价,要注重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视角出发,确保评价结论的全面性与完善性;要坚持可操作性原则,在科学评价循环农业时,应确保其评价的数据容易获取,并且获得数据的口径相一致[1]。

1.2 循环农业发展体系评价指标

在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时,结合其发展目标与评价原则,注重从以下视角出发,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第一,要以发展循环农业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循环农业发展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考核,优化生态环境。第二,要注重对资源投入与产出状况进行对比研究。该指标可客观反映本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第三,要做好生态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状况的评价与考核,主要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的具体效率进行合理评价。第四,要对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状况进行科学评价。通过合理分配循环农业发展体系考核指标的比重,对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价。

2 循环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正在向聚焦“生态绿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升级。循环农业作为一种聚焦资源价值最大化开发、维护生态平衡的全新农业发展形式,无论是其中所具体产生的经济效益,还是对生态环境的综合维护,都是其他农业形态无法比拟的。就目前循环农业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循环农业发展意识相对薄弱

在当前循环农业发展进程中,基础资源缺乏,广大农民对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认识不定。尤其是在部分生态意识薄弱地区,由于缺少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发展农业过程中,生态极其容易遭受破坏,影响循环农业的有效推广、普及。此外,循环农业在发展初期阶段,为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常态,需要投入较大成本。但目前多数农民受自身发展意识、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仅关注眼前利益,缺乏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心态,直接影响了循环农业发展的支持态度,甚至多数农民“固守”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抵触循环农业发展[2]。

2.2 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循环农业倡导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融合、协调发展,但是在农业产业发展进程中,大多关注的是农业产业效益,缺乏对生态环境的有效关注。尤其是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发展理念的缺失,影响了农业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加上多数农业从业者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认知度不够,出现了“重产出效益、轻生态维护”的现象。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进程中,由于农民对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理解不到位,存在先进技术缺失、理念滞后等多种问题,影响了循环农业的有序推进。

2.3 循环农业发展缺乏优势资源

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的缺失,影响了循环农业的系统化发展。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全新发展模式,从生产设备到发展模式,都需要有良好的技术、充足的资金和人才作支撑,但是当前资金、技术与人才等短板问题较为明显,广大农村地区缺少优质资源的及时融入,导致各项农业生产资料的利用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循环农业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3]。

2.4 循环农业发展宣传体系相对不完善

循环农业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全新走向,诠释的是对整个农业产业良性发展的未来探索和优异尝试。因此,想要实现循环农业发展应用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完善宣传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力度,通过优化宣传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循环农业的最佳推广应用。但目前多数基层地区公共力量相对有限,未能形成完善、强有力的循环农业发展宣传机制,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认知态度,造成了农业种植的无序性,直接影响了循环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3 循环农业发展问题的优化策略

循环农业是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循环经济理念有机结合的立体化、综合化经营方式,通过发挥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势,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条。结合当前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需要从以下视角予以优化。

3.1 全面推广和普及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在推进其发展过程中,需要转变农业生产者的心态和理念认知,尤其是要注重弥补当前农业生产者对生态环境的忽视造成的现象。第一,政府要注重发挥自身作用,制定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合理引导农业从业者对循环农业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利用自身公共优势,推广生态农业和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此外,利用财政补贴和资金信贷等手段,扶持循环农业发展。第二,注重构建完善的循环农业教育机制,针对目前农业领域多数从业者对循环农业认知不足的客观现状,完善教育机制与培养体系。通过深化循环农业理论研究和发展模式研究,强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认知体系[4]。

3.2 整合循环农业发展资源

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发展形态,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和应用先进技术。对于从事农业产业的主体农民而言,其技术水平、资金实力和理念认知都相对缺失,因此,想要让循环农业发展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整合发展循环农业的各项资源。通过积极引入市场化资本,发挥保险、基金和信贷等多途径优势,补充循环农业发展进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在技术方面,积极推进先进生物技术研发,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同时对农业产业废弃物进行再利用技术探究,尽可能将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污染降至最低。针对循环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土地资源,利用土地确权和流转政策,扩大农业发展的土地规模。

3.3 完善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

自我国循环农业建设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具有特色和区域性的循环农业示范项目。这些循环农业项目的成功建设,为当前其他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借鉴经验。通过对循环农业示范项目进行经验推广和交流,有效助力我国循环农业全面发展。第一,要注重延伸循环农业发展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增加产业附加值,实现循环农业价值延伸与生态环境维护的“双赢”。将实现最大产业价值与维护生态环境共同作为循环农业发展目标。第二,要注重打破传统理念认识和模式局限性,除了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也要合理使用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加速循环农业项目建设。

3.4 加大多元力量支持力度

在推进循环农业规模化发展进程中,从强化宣传体系、完善农业经营组织建设和加快技术创新进程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汇集多元力量,推进循环农业规范化发展。其一,要构建循环农业发展推广的完善体系,通过利用各类媒介和途径,切实改善广大农民、农业产业经营者对循环农业发展的价值认识,实现绿色节能、循环发展意识的最佳应用。其二,要注重汇聚多元力量,加快农业合作社建设进程,通过搭建循环农业发展的良好平台,积极贯彻国家政策,提高循环农业发展质量,助力现代农业体系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其三,要加快新技术应用的探索进程,通过融入当地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探索适合本地区基本条件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循环农业的生命力、影响力[5]。通过整合先进农业技术、完善传播媒介,搭建发展平台,全面优化循环农业资源配置体系,切实提高循环农业发展质量。

4 小结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的前提。传统农业所实施的粗放经营模式,不仅产出效益低,还造成了大量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生态文化认知不断成熟,发挥农业科技应用优势,降低环境污染,实施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通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助力农业产业发展升级。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体系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