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实效性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中心的考查
2020-12-16曾裕华韶关学院政法学院
曾裕华 (韶关学院政法学院)
主体间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交往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主体性原则带有个体主义的倾向,而主体间性包含着集体主义、互惠互利之意”,主体间性是通过主体的“类比统觉”“同感”“移情”等“视域互换”来实现的[1]。早在20 世纪80 年代,西方就已开始对主体间性教育问题进行思考和尝试,他们将传统教育的“主客模式”转变为“主主模式”,力图构建和谐的主客体合作关系。而在我国,哲学界的主体间性理论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提出来的。21 世纪初,一些学者逐渐把主体间性理念引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双主体交互性教学模式逐渐成了现代思政课堂的重要特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也被广泛运用。
一 主体间性教学及其在高校思政课中的意义
(一)主体间性教学的内涵
主体间性教学是针对过去教师单主体性教学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不是对原来主体性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对过去单纯主体性教学的一种扬弃。主体间性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双主体性及主体间的交互性,“人本性”“发展性”和“主动性”是其本质特征,“平等性”“交互性”是其外在特征。
主体间性教学模式改变了以教师作为单一主体、学生作为客体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有主体性作用和主体性人格,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主体间性教学还强调主体之间的有机融合,这种融合依靠主体间的交互来实现,它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三个维度的相互交往,既是课内和课外的交互,也是线上和线下的交互。这种互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动教师、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
(二)主体间性教学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价值
当前,高校思政课的主要问题依然是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足。这一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主体间性教学模式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这一变革要求,它正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
1 实现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实现“学生发展”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教育作为实现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人”的个体发展的理想境界是马克思说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2]。主体间性教学摆脱了传统教育中主体对客体进行改造的工具化行为,学生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3]。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水平、思维方式、认知心理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认知。主体间性教学的这种互动交流,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学中的平等、民主与自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实现了学生个体价值的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于人。
2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强大推力
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不仅仅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要建立起思想与感情的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与提升。在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下,师生间良好的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主体观念的变化,教师不再把学生看成单纯的灌输对象,而是开始学会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用自己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乐于参与教学。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多元化特点得到尊重,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师生关系不再是不平等的主客体关系,而是转化为双向互动的平等关系。
3 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政课主体间性教学,打破了封闭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把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课堂分享相结合,把课堂讲授与课堂研讨相结合,把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集中封闭的课堂正在向开放多元的课堂延伸,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得到极大丰富和拓展。当前,在主体间性教育观念的推动下,高校思政课在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形式的探索和应用上有了新的突破,有的学校还探索出了“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变化,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吸引力和说服力,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更加愿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成效也得到有效提高。
二 主体间性语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成效
1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现在的“基础课”课堂,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已是常态,教师不再是唯一权威、唯一主体,双主体、多主体教学逐渐成为主流,师生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可以说,传统的教师单主体观念已得到较大转变。
2 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主体间性教育模式推动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基础课”教学中传统的“粉笔+黑板”逐渐被多媒体替代,单调的教师口授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退出舞台。很多高校在主体间性教学改革中,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结合起来,探索新媒体时代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4]。目前,多媒体技术手段已普遍应用于“基础课”教学之中,一些高校还利用网络平台在“微课”“慕课”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3 教学评价有了新探索
传统“基础课”教学对教师的考核注重知识讲授的深入性、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较少关注课堂交流和课后指导。主体间性教学推广后,各高校对教师的课堂提出了更多要求,考核也更加细化,更注重课堂组织成效。有些高校将考核分为论文作业考核、小组考核、个人表现考核等;也有些高校细分了评价主体,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及其他主体参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各评价主体的权重份额,形成能够准确反映评价对象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
(二)存在问题
1 双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当前,“基础课”教学中双主体作用的发挥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基础课”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总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仍把学生当成客体,造成学生的主体作用缺失;部分教师对主体间性教学理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要削弱自身的作用,把课堂活动完全交给学生。而学生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被灌输,不敢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对课堂教学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差,与教师的互动不足。
2 教师教学技能不足
在教学中,部分“基础课”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由于缺乏专门的、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对主体间性教学的运用缺乏必要的能力素质;部分教师缺乏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求创新,固步自封;部分教师对主体间性教学的学习,只学皮毛,停留在表面,对核心技能掌握不好,教学重形式,缺乏实效;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足,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他们不知道怎样使用信息技术、什么时候需要使用信息技术、什么时候需要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等,影响了教学成效。
3 教学保障不到位
在“基础课”中实施主体间性教学需要有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但当前,各高校仍存在师资队伍严重不足,资源开发不够,平台建设缺乏,多功能活动课室少等问题。同时,教学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老旧,部分高校虽然对主体间性教学评价有了一定的探索,但并未使高校“基础课”的考核形式发生实质性改变,教学考核仍存在内容不完备、体系不健全,制度规范缺失的现象,考核评价往往凭主观判断多,客观依据少,定性评价多,定量评价少,对大数据信息的获取和运用不充分。
三 主体间性语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
(一)提升教师教学自信,掌握主导话语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要完成好这一使命,教师的主导引领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自身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法律信仰,勇于担当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推广者,要理直气壮把科学的思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论自信和法律信仰,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基础课”中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并不是要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要坚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可以为学生指引方向,可以避免学生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浪费,还可以有效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5]。
(二)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好双主体的作用
“基础课”教学的目标是“使人成为人”,是师生双主体共同参与的修身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价值、情感、认知、意志、需要等各种精神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6]。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要有主体意识,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又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教师,一是要对自身的知识准备、知识讲授提出高要求;二是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机、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创设学习环境、解决学习问题等;三是要教书育人,关注和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等,做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
而作为学生主体,首先,要转变观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由被要求成长向主动成长转变,要改变“学习是为修学分”的错误思想。其次,要掌握自己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做好学习规划,主动学习教学内容,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次,要敢于分享学习,敢于探讨知识,学生由于其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拿出来与教师、同学一起分享,一起探讨,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深层次的知识。
(三)深化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技能
1 研究学生特点
理论引导一定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困惑。“基础课”的主体间性教学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首先必须研究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点、学习需求、个性特征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当代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速度比较快,他们思想活跃、追求个性,对他人的观点不轻信、不盲从,自我意识较强,愿意提出自己的创见。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代大学生又常常会出现方向迷失、“三观”多元化、个性张扬、功利心强、崇尚自由和“非主流”文化、知行脱节等多种不良倾向。对此,教师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敢于直面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有所扬弃,积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研究教学方法
正如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的那样,“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7]主体间性教学模式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应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充分研究教学方法,探索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问答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的新思路、新途径,让对话教学成为课程“活起来”的主要方式。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激发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追求创新。同时,教师要顺应“互联网+”教学变革趋势,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线上线下相结合。
3 研究教学内容
“基础课”主体间性教学是鲜活的课堂,它要求教学内容也是“鲜活”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踊跃参与的。因此,主体间性模式下的教学,教师要注重研究教学内容。首先,要将教材知识转化为教学内容,把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精简和补充,让教学内容更有时代特色,更有个性特点,更能让学生认可和接受;其次,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特性相结合,针对学生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再次,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把学生兴趣爱好、生活细节、关注的社会热点等融入到教学中,坚持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教学内容真正“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他、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四)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保障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但在当前,各高校由于教师缺乏,往往采取大班教学,教师满负荷上课,这使得教师忙于应付教学任务,难有时间去考虑教学教法,主体间性教学有其形式而没有实质效果。对此,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健全教师培养机制,提升师资力量,应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基础课”课程教学任务,为课程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2 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基础课”主体间性教学需要有强大的资源和平台支撑,才能满足教学交互的需要。首先,师生预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有足够的知识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案例、课件、图书资料、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等;其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平台资源,包括学习平台、交流平台、信息分享平台、活动平台等;再次,为保障教学成效,还需要有足够的系统资源,包括信息监测系统、测试系统、评价系统等。同时,高校还要为师生提供足够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使“基础课”教学从枯燥的知识概念逐步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应用。
3 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
“基础课”主体间性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多样性的。对此,各高校首先要做好教学评价的顶层设计,建立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其次,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的知识性讲授上,应将教师的课堂组织与课后对学生的指导、答疑列入评价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多考查学习过程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次,要善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评价。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有其复杂性,需要有配套的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高校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评价系统,用系统来监测、收集教学相关数据,掌握教师的指导过程、答疑情况,记录学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的情况、参与研讨交流的情况、测试得分情况等,要充分应用网络便捷化和手机智能化的成果,利用手机微平台开展教学和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