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2020-12-16王秋艳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王秋艳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一 独立学院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从广义上来说,小语种通常是指“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绝大多数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的是英语,这就意味着他们大学四年期间要从零开始学好一门全新的语种,其难度往往要比学习英语大得多。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的小语种毕业生数量众多,但并非所有的毕业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都能胜任翻译工作,这个问题在独立学院的小语种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小语种毕业生翻译能力不足与小语种翻译人才缺口巨大的现实矛盾,如何把入学成绩不高的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小语种翻译人才,成了独立学院迫切需要解决的人才培养难题之一。对此,独立学院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在小语种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
通常来说,独立学院小语种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普遍低于公办高校,导致录取学生的综合实力略微欠佳,但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却大都是从母体学校移植过来的,忽视了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情况脱节。不同的教学对象使用相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结果就是独立学院的学生觉得小语种越学越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独立学院的小语种课程侧重于培养单一的语言技能,没有考虑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从江苏地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的反馈来看,近一半学生认为“课程专业性较强,实用性较差”,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忽视外语类毕业生以语言为媒介在其他领域发挥作用的潜在价值”。
(二)翻译教学模式陈旧
独立学院小语种专业的翻译教学依旧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翻译技巧,布置翻译作业,由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翻译,教师再进行改错式点评,最后给出“正确”的译文以供参考。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误导学生以为只有一种译文是正确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翻译实践的创造性,而且一味地纠错也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同时,重视翻译的终端结果而忽略学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认知,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不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翻译教学内容单一
独立学院小语种翻译课程的课时较少,如笔译和口译课程一般只开设两个学期,每周2 学时,使得翻译教学的素材,尤其是笔译教学,以文学作品或者普通材料为主,学生接触到专业性翻译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培养应用型的翻译人才。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一旦遇到专业性较强的翻译材料就会觉得束手无策,学不够用。
(四)职业翻译能力培养不足
随着就业市场对具备专业翻译技能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翻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这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具备出色的双语转换技能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译员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职业化译员的需求。因此独立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地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本校的小语种翻译人才,教授相关领域的翻译技术与术语,以及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等。然而,现实情况是独立院校的小语种专业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和翻译课程,却没有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忽视了计算机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借助网络资源和翻译软件开展工作,影响了工作效率。
(五)翻译实践较少
学习外语要做到“五会”,即听、说、读、写、译。这五项能力中,翻译体现了学生对母语和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最大。然而,不少独立学院的学生入学后发现小语种比英语难学,自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加上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很少主动参加课外翻译实践,以至于在校四年期间真正动手翻译过的材料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翻译能力得不到足够的锻炼和发展。
二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办学理念,树立为地方服务的思想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继续沿袭公办高校的办学理念是行不通的,必须转变办学理念,把培养应用型的本科人才作为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学院的专业建设要从实际出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充分调研地方用人单位对小语种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改革传统的小语种教学,使小语种专业的发展规划、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符合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最终推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特色
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民办教育改革,独立学院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谋求转型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考虑到与公办院校在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独立学院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创新特色,实现错位发展:使培养出的人才与综合性大学、专业外语院校相比,具有更高的语言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与职业技术院校相比,具有更加扎实的语言功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语言知识作为核心目标,重新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三)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出“本地化”的小语种翻译人才,独立学院应对本省的行业分布和翻译需求进行调研,明确本地用人单位需要哪些小语种翻译人才,哪些专业领域对小语种翻译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小语种翻译人才有哪些具体要求等,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翻译课程体系,培养对口的翻译人才。
除了语言基础课,独立学院可以根据调研结果相应地开设一些翻译课程,包括通用翻译课程和某些专业翻译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可以把通用翻译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专业翻译课程则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以上课程设置将学校的语言教学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实现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小语种翻译人才培养。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可以在小语种专业的日常翻译教学中引进计算机辅助翻译、文本编辑、机器翻译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利用先进的翻译工具来“提高翻译的速度,改进翻译成品的精确性”。
(四)改革教学模式,着重培养翻译能力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要求,独立学院的小语种翻译教学急需改革当前以教师一字一句讲解为课堂主线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翻译结果的准确性为导向,教师对翻译结果的纠错式点评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原本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方法欠佳的学生非常容易对这种教学模式产生厌恶,作业敷衍了事,教学效果堪忧。因此,独立学院亟须改革当前的翻译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关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即教师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布置翻译日记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翻译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翻译知识和技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必要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吸收翻译技能,树立学习翻译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容应对不同类型的翻译任务。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灵活调整,可操作性较强。
在这一教学模式的指导下,不同的翻译课程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笔译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译工作坊教学法。在翻译前,教师讲解相关的翻译理论和技巧,为翻译实践做好准备;在翻译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和难点,并对文本内容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翻译完成后,组织学生相互修改译文,指出译文的优点及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口译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模拟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现场口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如果能把外教请进口译课堂,那模拟的场景将更接近于现实生活,教学效果更佳。
(五)开展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培养小语种翻译人才的最终目的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因此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不能再走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老路,必须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利用区域资源,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与当地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参加小语种口笔译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积累翻译经验。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师资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专业教学质量的保障。对于小语种翻译课的任课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口笔译实践经验,才能胜任实践性极强的翻译课程教学。为了提高专业自有教师的翻译水平,独立学院可以采取措施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口笔译实践活动,或者考取相关的翻译资格证书。此外,针对专业性很强的专业翻译课程,独立学院很难在既有的教师队伍中找到能够讲授这些课程的教师,因而可以聘请相关企业、行业的专业翻译人士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使得翻译教学更加贴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