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自治县关岭牛产业发展情况调查及建议
2020-12-16韩改苗
韩改苗
(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关岭 561300)
自2016 年关岭自治县提出“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以来,关岭牛产业从基础体系建设、饲草体系建设、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技术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升,目前3 年的基础任务已基本完成。 为进一步了解关岭牛产业的发展水平,笔者于2019 年9 月中旬至10 月下旬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开座谈会和电话访问等多种方式在新铺镇、普利乡、花江镇、沙营镇4 个关岭牛产业发展重点乡镇和坡贡镇、顶云街道办2 个非重点乡镇(街道办)随机选择62 个养殖场(户、合作社),从饲草饲料、加工机械、疾病防控、粪污处理、育种和销售等环节进行调研,现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据关岭自治县畜牧服务中心统计资料,关岭牛现存栏19.1 万头,出栏4.52 万头,年产值约4.92 亿元。 另外,还引进安格斯能繁母牛6 000 余头作为繁殖和杂交利用。 农户、合作社新建圈舍16.2 hm2,新建青贮池6.12 万m3,发展1 200 头核心种牛场1 个、冻精站 1 个、500 头以上规模养牛场 15 个,新增1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20 个、5 头以上家庭牧场1 200 个;成立草业公司3 家、饲料加工合作社7 家,饲草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引进美国查韦斯国际标准屠宰设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生产线的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检测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屠宰加工线全面投入运行,努力打造标准化屠宰、精细化分割、规范化冰鲜肉配送、牛肉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关岭牛现代化产业。
1.1 养殖规模1~5 头调研情况
1.1.1 饲养管理共调研18 户,养殖主体均为个体散养户,养殖户平均年龄偏大,养牛为副业,兼顾农活,养殖牛兼有役用。 修建圈舍狭小,光线不足,通风不良。 养殖品种以关岭牛能繁母牛为主,混有少数西门塔尔牛与关岭牛的杂交牛。 饲养方式主要为白天上山放牧,晚上回圈舍补饲精料,养殖管理粗放。 粪便处理主要为发酵后返田。
1.1.2 饲草料和饲草机械春、夏、秋季粗饲料以山上野草和杂草为主,冬季粗饲料以干谷草和玉米秸秆为主。 少数养殖户种植有黑麦草,辅以自家种植的玉米籽实为精料。 饲草加工处理工具主要为传统的镰刀和铡刀,少数配有小型铡草机。
1.1.3 疫病防控及配种本地关岭牛抗病力强,不易生病,对于常见的感冒等病,养殖户大多根据经验医治处理。 配种方式主要为本交。
1.1.4 经济效益养殖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售卖牛犊,若配种及时每头母牛每年可生产1 头牛犊,牛犊一般饲养半年售卖,除去劳动力成本不计,养殖成本主要为消耗的玉米,每天消耗玉米1.5 ~3 kg,按2.2 元/kg 计算,每年饲养母牛及小牛成本1 782 ~3 564 元/头;犊牛按 150 kg 规格出售,售价 60 元 /kg,可获毛利润9 000 元。 售卖方式主要以牛贩子上门收购为主。
1.2 养殖规模5~10 头调研情况
1.2.1 饲养管理共调研16 户,养殖主体以个体散养户为主,生产劳动由农业种植向养殖倾斜。 修建圈舍比较传统,缺乏合理设计。 养殖品种以关岭牛、西门塔尔杂交牛为主,所养牛部分为能繁母牛,部分用来育肥。 饲养方式多数采用放养和圈养相结合,养殖技术较落后,管理粗放。 粪便处理主要为发酵后返田。
1.2.2 饲草料和饲草机械春、夏、秋季多以野草、杂草饲喂,冬季饲喂玉米秸秆和干谷草,每天补饲少量玉米。 养殖户均会适度种植皇竹草、黑麦草和青贮玉米,用来补充饲草不足和冬季饲草短缺问题。 如:顶云街道办徐某和刘某养殖户,饲养牛分别为9 头和7 头,分别种植牧草有1.6 hm2和 1 hm2。 饲草加工机械也由传统工具向小型铡草机和割草机转变。
1.2.3 疫病防控及配种日常小病均由自己配药医治,无法医治的请乡镇、街道畜牧技术人员医治。配种也多以本交为主。
1.2.4 经济效益以花江镇坝山村养殖户赵某为例,现存栏牛10 头(其中能繁母牛3 头,牛犊1 头),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10 月,共出栏牛 12 头,每头牛利润约3 500 元。 此外,花江镇木工村某养殖户存栏牛10 头,选择200 kg 左右杂交牛进行育肥,育肥6 个月左右,每天每头牛成本 10 元,体重达500 kg 左右出栏,每头利润约3 000 元。
1.3 养殖规模10~50 头调研情况
1.3.1 饲养管理共调研15 户,养殖主体为个体户和合作社,均修建有圈舍,圈舍修建水平较小规模养殖户高,通风和采光良好。 饲养目的有育肥(如普利乡兴发合作社),也有以饲养能繁母牛为主(如坡贡镇新寨村伍树村)。 养殖品种多样,有西门塔尔、安格斯和夏洛莱等杂交牛,饲养方式多为圈养,养殖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粪便处理多为发酵后返田,有少数养殖户选择将牛粪出售(如顶云街道办会友农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价格为80 元/t)。
1.3.2 饲草料和饲草机械10 ~50 头养殖场已初具规模,养殖户将牛作为产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能根据养殖规模储备饲草料。 精饲料种类有玉米、豆粕、麦麸等,在圈舍周边流转土地种植牧草,牧草品种有紫花苜蓿、皇竹草、黑麦草、甜高粱、青贮玉米等。 饲草加工机械齐全,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
1.3.3 疫病防控及配种养殖场疾病防范意识较差,消毒设施设备基本没有,牛的日常疾病均依靠自身经验判断和医治。 配种混乱,本交和人工授精兼有。
1.3.4 经济效益以顶云街道办木厂村会友农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存栏牛33 头,至2019 年10 月已出栏54 头。 养殖方式为购买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育肥时间2 个月左右,每头牛每天成本约15 元,每头牛利润约2 000 元。
1.4 养殖规模50 头以上调研情况
1.4.1 饲养管理共调研13 个养殖场(户),养殖场多为公司、合作社及能人领办,场地修建基本规范,草料棚、青贮池等建设基本齐全。 饲养牛品种多种多样,有安格斯、西门塔尔、夏洛莱等杂交牛,养殖目的多以短期育肥为主。 因饲养规模较大和以育肥为目的,都采取圈养。 养殖水平参差不齐,养殖管理逐步精细化。 粪污处理粗糙,只有少数养殖场利用牛粪进行蚯蚓养殖(如博新牧业公司)和将粪便干湿分离后生产肥料(如蓝天白云养殖公司),延长产业链,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育肥速度,但总体上粪便还田占比较大[1]。
1.4.2 饲草料和饲草机械饲草储备意识显著增强,根据养殖规模就近种植适度规模的紫花苜蓿、皇竹草、青贮玉米、甜高粱和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并能在秋季抢抓时节加工青贮和黄贮饲料,利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补充冬季青绿饲料不足问题。 精饲料丰富多样,有豆粕、玉米、麸皮、酒糟和预混料等,但仍有部分养殖场饲草储备意识不强。 饲草加工机械有揉丝机、铡草机、裹包机等,基本能满足生产需要。
1.4.3 疫病防控及配种疾病防治和消毒管理意识薄弱,消毒设施或不健全或未真正使用,进出场随意(本次调研中除沙营镇博新牧业公司进场严格执行消毒外,其他养殖场人员进场均未消毒)。 进料和出粪通道不分,容易造成饲料污染。 粪污处理不及时(如铭品公司在沙营镇的养殖点,粪污长期堆放养殖场周边墙根,污染严重)。 配种多为本交(如顶云街道办德志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普利乡兴发合作社和普利丫石林养殖场),关岭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安格斯能繁母牛养殖场多为人工授精,少数(如新铺镇鼎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沙营镇博新牧业公司)采取能繁母牛同期发情技术。
1.4.4 经济效益以沙营镇博新牧业公司为例,以22~30 元/kg 的价格购进架子牛,养殖管理精细,根据肉牛生长时期分阶段快速催肥,每头育肥牛每天增重约1.25 kg,成本约25 元/kg,以不低于30 元/kg的销售价格,利润约5 元/kg,至2019 年10 月已出栏500 头。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生产,轻管理饲养人员及管理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接受科学饲养管理理念及饲养技术的能力差,惯以沿用传统养殖管理方法,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科学化饲养。 对能繁母牛、牛犊和育肥牛的养殖全程饲养管理方式无显著差别,使肉牛质量不稳定、育肥周期长、牛肉品质差、养殖效益不高。
2.2 重育肥,轻繁殖关岭牛能繁母牛饲养以农户散养为主,养殖数量小,没有形成养殖规模,养殖方式传统,缺乏饲养管理技术,效益低下。 配种盲目,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品种退化。 种公牛品种多样,有安格斯、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来等杂交牛,繁育体系混乱,没有形成稳定种群。 规模化养殖场及合作社因能繁母牛养殖周期长,同时关岭牛没有经过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导致关岭牛后躯不发达、产肉率低[2],生长速度及肉用性能比不上杂交牛,收益见效慢,价格优势较杂交牛不突出,品牌优势不明显,因此造成养殖户养殖能繁母牛意愿低,更愿选择见效快的犊牛和架子牛快速育肥,长此以往会造成牛源短缺,不利于关岭牛扩群增量和品种保护,制约关岭牛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2.3 重生产,轻防疫养殖场(户)消毒防疫工作薄弱,将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养殖上,忽略了疫病防控。消毒设施或不健全或未真正使用,难以做到对圈舍、饲养用具定期消毒,饲养人员及外来人员进出入养殖场较为自由随意。 购牛地域分布广泛,有广西、云南、东北等地,检疫和隔离不规范,极易将外来疫病带入。牛发病后很多养殖户仅凭经验自行处理,容易误诊误治,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4 重饲草料数量,轻质量随着关岭自治县大力鼓励支持关岭牛养殖,养殖户饲草料储备意识大大增强,已能根据存栏数和季节合理种植优质牧草和贮存饲草料,但由于饲草种植、加工和管理利用水平不高,未能在饲草营养最佳的时间采收,青贮饲料质量差或发生霉变,导致资源浪费,降低经济收入。 饲料种类不稳定,根据市场波动经常更换,更有个别养殖户使用猪饲料饲养肉牛的情况,影响肉牛生长速度和品质。
2.5 重生产,轻市场养殖户购牛经验不足,对市场不甚了解,有的花高价从外地购进别人淘汰的种牛,加上长途运输造成应激和体质下降,管理不当易引发疾病或死亡。 销售机制不统一,小规模养殖户多选择将牛卖给上门收购的牛贩子,因对肉牛市场价格缺乏了解,牛在销售过程中被严重压价,收益降低。
2.6 重规模,轻流转资金养殖户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一味贪图建设规模,将手中资金大多用来扩建规模,未预留饲草料、人工工资、疾病预防等流转资金,致使后期发展动力不足,影响后续生产。 如:顶云街道办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通过创业贷、特惠贷等共筹集资金165 万,多用来修建牛圈和购买机械设备,导致注转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自身发展。
3 对策建议
3.1 提升科学饲养管理水平农户缺乏肉牛育肥知识,营养缺乏或供求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关岭牛正常生产潜力的发挥[3]。 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是生产的基础和关键。 县畜牧部门要加强对饲养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纠正不科学的生产方式,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饲养管理模式;畜牧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的技术服务与指导,确保肉牛快速生长和牛肉品质的稳定。
3.2 完善关岭牛良种繁育体系加强推广良种使用,扩大人工授精范围,确保人工授精技术在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都能推广使用,提高肉牛品质,提升品牌竞争力。 争取能繁母牛饲养和牛犊补助,加大能繁母牛保险,从政策上激励农户养殖积极性,从而扩大基础种群,实现提质增效。
3.3 加强防疫管理体系建设严格规范异地购牛引种行为,避免在疫病高发区购牛,提高疫病风险防范意识。 县畜牧服务中心加强防疫指导,督促养殖场建立和完善养殖档案。 养殖场定期对牛场及生产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进场人员,未经消毒不得入场,规范兽药使用,做到防治结合,降低养殖风险。
3.4 提升饲草料质量当前关岭自治县种草养牛格局已初步形成,要逐渐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 县畜牧部门要加强优质牧草种植技术、饲草加工和贮存技术的推广,努力指导养殖户生产高产、优质、绿色、安全的饲草料。 养殖户要严格把关饲草料质量,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根据肉牛饲喂目的和不同生长阶段营养需求科学配置日粮,确保营养丰富适宜,提高肉牛生长速度,提升饲草料转化率。
3.5 建立统购统销机制充分发挥关岭自治县关岭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研判肉牛市场发展形势,制定科学的统购统销机制,与养殖户签订合理的肉牛购买和销售合同,统进统出,在有效防范疫病的同时也方便养殖户适时补栏和出栏,公司将中间商赚取的差价让利给养殖户,充分提高养殖户收益。
3.6 发展适度养殖规模在加强养殖户技术培训的同时,培养其算好经济账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养殖场财务管理制度,根据自身资金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定好养殖方向,确保有充足可流转资金支撑后续养殖,切忌一味贪图规模。
4 小结
当前关岭自治县关岭牛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期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更加注重关岭牛扩群增量、疫病防控、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服务、引牛和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关岭牛养殖管理,提升优质肉牛品牌价值,进而提高关岭牛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