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钙化超声分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2020-12-16王永清宋慧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型甲状腺癌良性

王永清,宋慧茹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 山西 长治 046204)

甲状腺结节作为一种甲状腺内部病灶,是因内分泌异常所致,属于甲状腺内散在性病灶,经影像学方法检查,可帮助医师清晰观察到甲状腺结节内部结构、四周组织分布情况,从而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作为当前医学界常用的影像学技术,有价格低廉、可重复操作、简单易行等优势,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证明甲状腺钙化超声分型检查方法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应用方法以及优越性,笔者特以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本次分组对照试验,比较已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钙化检查结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甲状腺癌患者47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7例,依次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纳入时间:2016年9月—2018年11月。(1)纳入标准:①受检者的影像学资料完整、清晰,且甲状腺结节复查结果能够对应,病理结果精准;②结节大小能够测量,有多切面图像;(2)排除标准:①检测前进行过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等。

对照组共有55个结节,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年龄为(42.69±3.17)岁;研究组共有58个结节,男24例,女23例;年龄为27~64岁,平均年龄为(42.77±3.04)岁;两组患者在结节数量、年龄、性别分布等等资料上均相匹配(P>0.05),可作对比。

1.2 诊断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设为5~12MHz,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颈部垫枕,使其头部保持仰伸状态,充分暴露颈部和锁骨上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仪器频率、深度、增益,经甲状腺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有无钙化、形态以及分型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检出率。其中,①微钙化特点为:直径不足1mm,包括沙粒样、结晶样钙化,有单发、多发特点;②弧形钙化:结节周边长于结节1/2周长;③粗大钙化:直径超过1mm,包括团状、斑片状等回声钙化;④孤立钙化:钙化长于结节外部,呈现强回声影,且与结节无明显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甲状腺结节钙化检出率等无序分类资料在样本容量n>40、理论频数T>5时,以率(%)表示,并实施χ2检验;平均年龄等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检出率为91.38%(53/58),高于对照组的25.45%(14/55)(χ2=50.832,P=0.000)。其中微钙化、粗大钙化检出率43.10%(25/58)、34.48%(20/58),均高于对照组的14.55%(8/55)、7.27%(4/55)(χ2=11.136、12.495,均P=0.000),而孤立钙化检出率10.34%(6/58)和弧形钙化检出率3.45%(2/58),与对照组的1.82%(1/55)、1.82%(1/5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217、0.002,P=0.136、0.963)。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可根据性质分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其中恶性结节即甲状腺癌,可谓头颈部常见肿瘤疾病,以乳头状癌最为多见[1]。伴随影像学技术发展,利用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达75%,这是因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的结构、回声特点均有差异,可通过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影像图,准确鉴别结节性质。然而,绝大部分早期甲状腺癌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单纯通过症状评估较难发现,但在结节恶变过程中,癌细胞进展极快,肿瘤血管、纤维组织可过度增生,表现出更多钙化[2-4]。因此,钙化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美国甲状腺学会在2015年提出的《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中明确了超声检测技术在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意义[4-6]。对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检查,临床医师可通过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超声特点,推断甲状腺结节存在的恶性风险,从而辅助医师作出是否需要进行细针抽吸活检或者手术病理学检查的决定。近几年来,伴随高频超声诊断技术、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师可利用甲状腺钙化超声检查方法,直观显示患者甲状腺结节有无钙化以及形态等特点,进一步提高了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国内外研究均可证明,甲状腺结节内钙化表现,特别是微钙化,对于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均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甲状腺结节内的钙化病灶大小、形态不一,类型也比较多,而不同类型钙化提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倾向也不同,多数学者仅将钙化分成粗钙化、微钙化,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钙化与混合型钙化研究较少。近期经临床研究发现[7-8],甲状腺结节无论良性或恶性均有可能出现钙化,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病变多表现为营养不良型钙化,在形成结节病变增生、复旧交替期间,因甲状腺的部分纤维组织增生,影响甲状腺滤泡血供,致使局部出血性坏死,而血肿吸收后形成了结节囊性变,产生纤维隔钙化、结节壁钙化;而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无统一结论,主流观点认为是因癌细胞生长过快、局部供血不足、激素失调、肿瘤血管以及纤维组织快速增生不平衡、乳头尖端穿局灶性和进行性梗死,导致钙盐沉积在死亡细胞,最终形成钙化。相较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恶性结节钙化是因肿瘤自身所分泌糖蛋白、黏多糖等物质所致,钙化率远高于良性结节,且恶性结节主要朝向四周呈侵袭性生长,可破坏钙化环,致使钙化环中断,钙化外部甚至可以看到软组织边缘。恶性结节钙化包括砂粒体、营养不良性钙化等,微钙化基本上与砂粒体对应,这一点本研究结果亦可证明:研究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钙化检出率高达91.38%,远高于对照组的25.45%,可见甲状腺癌、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经甲状腺钙化超声分型检查,可准确鉴别。其中,两组患者的弧形钙化、孤立钙化结节数量均较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微钙化、粗大钙化检出率上统计学差异明显,可见甲状腺恶性结节以微钙化、粗大钙化类型为主,可经甲状腺钙化超声分型检查清晰显现,从而准确鉴别。

综上:甲状腺钙化超声分型用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价值显著,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分型甲状腺癌良性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