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户燃气热水器安全隐患整改浅析
2020-12-16陈穗豪
陈穗豪
(广州燃气集团西区分公司,广州 510000)
0 引 言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天然气同样具有危险性,据博燃网2018年安全事故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户内安全事故占总燃气事故比例超过50%,燃气事故大致归为三类:爆炸、燃烧、中毒[1],而热水器存在安全隐患,则是导致中毒事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冬季是燃气使用的高峰季节,由于气温低、环境密闭、空气流通差等,以及家电使用习惯、安防意识差等主客观原因,一旦天然气泄露会带来很大的家庭安全隐患,而使用燃气热水器等产品时,天然气燃烧不充分产生的CO积蓄在室内排不出去,很容易导致CO中毒。作为一种无声、无味、无刺激的气体,一般人在意外CO中毒时无法察觉,情况严重的会使人深度昏迷甚至死亡。一氧化碳每年带来的伤亡数据更是令人震惊,据了解,每年因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中毒人数约有7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人因一氧化碳中毒而入院。而在新闻报道中,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尽管CO中毒的危害十分巨大,但由于居民的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对于日常使用的燃气热水器采取不重视的态度,随着物联网燃气表的广泛使用,通过燃气表本身具备的阀门控制功能,燃气企业可充分利用此手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居民进行隐患整改工作。
1 常见的热水器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大部分居民使用的是流水式直接排烟的燃气热水器[2],此类热水器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一氧化碳无法排除,增加了中毒安全事故的风险。
②大风堵塞烟道致使废气倒灌室内。冬季降温往往伴随着大风天气,而大风极易堵塞烟道。燃气热水器燃烧后产生的废气经由一根烟管排出室外,一旦烟管被堵导致废气无法排出,就会造成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倒灌入室内。
③使用不专业的废气监测器。市面上许多燃气热水器搭配的监测器往往是厂家额外赠送的,并非专业废气监测器,常出现不反应或反应慢的状况,无法准确做出监测判断。
④不装排烟管致使一氧化碳室内排放。一些用户认为没必要安装排烟管,因此在安装燃热热水器时并没有安装排烟管,这样热水器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就排不掉,从而容易引发中毒。
⑤连接管老化导致天然气泄露。许多用户使用软管(正确的是使用不锈钢波纹管)作为燃气热水器连接管,但软管一般只能使用两年,否则容易老化,但用户并不会更换老化的软管,使用时也容易泄漏燃气。
⑥燃气热水器超龄工作。燃气热水器使用时限为8年,许多用户家中的燃气热水器“超龄”工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隐患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一致的,即一氧化碳中毒,居民在燃气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风险。
2 燃气经营企业在隐患整改过程中承担的法律责任
供气企业对居民户内的燃气安全负有检查的义务,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由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企业或用户负责整改,对危及公共安全的严重隐患,供气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尽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但燃气热水器等燃气产品凭其节能、即开即热等优势一直颇受市场青睐,因此燃气企业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该将安全管理范围拓展至除燃气管道外的燃气具部分,切实担负起保证居民安全用气的责任。《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供气企业应指导用户安全用气和按国家服务标准提供服务。供气企业对用气设备和用气安全条件的检查,是从专业的角度帮助用户发现用户在燃气使用过程的的不安全行为和状况,企业如发现安全隐患,应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用户,要求用户进行整改。《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2010年修订版)规定,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用户,对用户不遵守安全用气规定出现安全隐患的,应当提醒用户整改,用户应当及时进行整改;用户不按规定落实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停止供气,并在隐患消除后二十四小时内恢复供气。
以上条例的规定既赋予了燃气经营企业针对存在严重隐患切不配合整改的用户进行关阀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未按照条例进行关阀处理而导致发生用户端不安全事件的情况下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3 热水器隐患整改措施
3.1 建立网格化管理以促进隐患整改
热水器隐患从发现到整改是一项需要反复上门的工作,隐患发现多数是由安检员在上门安检的过程中发现的,用户整改隐患后的复核则是由维修人员上门进行检查,因此建立网格化管理的模式,可以使隐患整改的整个过程落实到具体员工身上,实现闭环管理。
3.2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
在隐患整改的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协同合作,加强燃气安全重视程度,由政府部门牵头带动社区街道、居委和物业积极参与到隐患整改的过程中来[3]。燃气企业往往只具备发现隐患和劝说整改的义务,但缺乏相关的执法权,因此需要政府部门也参与其中,形成一个政企合作的良好氛围。
3.3 利用物联网技术增加隐患整改的手段
前文已经指出,用户不按规定落实整改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停止供气,并在隐患消除后二十四小时内恢复供气。但是在以往的隐患整改过程中,往往受限于用户拒绝配合因素导致燃气企业难以实施停气措施,从而导致隐患整改收效甚微,笔者所在的广州燃气集团则利用物联网燃气表来实现停气手段。
截至2019年12月,广州燃气集团已经更换了超过100万台的物联网燃气表,物联网燃气表是采用无线远程传送技术,通过GPRS或NB-IoT网络将燃气表表端数据实时传送到数据中心,以膜式燃气表为基础加装电子控制器,实现数据远传及控制的燃气计量器具,可以实现远程开关阀的功能。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如果用户不配合,则企业可以通过远程关阀,强制用户进行整改,从而实现安全用气的目的。广州燃气集团在2019年初次使用物联网技术以推进热水器隐患整改,全年隐患整改宗数超过7000宗,占隐患总数超10%,收效十分明显。
3.4 隐患整改过程中推出增值服务,实现良性循环
本文介绍的热水器隐患整改措施主要是通过停气来实现,但是对于燃气企业来说,停气则会导致气量下降,违反了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因此停气只是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热水器隐患的整改大部分是通过对热水器的改造或者置换来完成,燃气企业可以在隐患整改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热水器和热水器烟管的安装服务,通过本单位的人员上门安装,从源头上制止热水器安装不规范的问题,保障用户的安全用气,同时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入,实现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保障用户安全用气是燃气经营企业的重中之重,而居民户内的热水器隐患管理则是保障居民安全用气的重要环节。物联网技术在燃气安全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提升燃气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燃气安全事故发生率,燃气经营企业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力度,提高居民的安全用气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居民户内热水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