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区常见牛病预防与治疗

2020-12-16谢生荣周雄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牛病肌肉注射口蹄疫

谢生荣 周雄

(1,海南省儋州市农业农村局 5711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571101)

种草养畜是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种草光合效率高,生物产量多,经济效益好,可以缓解粮食压力。海南光热条件充足,发展种草养牛优势突出。海南黄牛是海南省特有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分布在海南省全境,抗逆性强,容易饲养,海南黄牛肉质上乘,带皮小黄牛肉更是深受当地居民喜爱市场,发展种草养牛市场前景广阔[2]。但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疫病制约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热区常见牛病及综合预防治疗措施进行介绍。

1 热区肉牛养殖几种常见疫病及治疗

1.1 口蹄疫

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尤其是犊牛最易感,主要通过体液(水疱液、口涎、泪液等)、排泄物(粪便、尿液等)、乳汁等直接传播,也可经过被污染的器械、圈舍、水源等发生间接传播,还可经呼吸道发生气源传播,流行以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

1.1.1 症状

口蹄疫病毒侵入牛体内后,症状表现在口腔、乳房和蹄等部位,出现水泡、破溃,精神沉郁,体温居高不下,闭口流涎。

1.1.2 防治

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牛舍卫生清洁,强化消毒,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其次应加强免疫接种,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最后做到不从病区引进牛只,引种后做好病原和抗体监测再并群。

1.2 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也称“三日热”、牛流行性感冒病等,由暂时(热) 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经病牛血液传播,由吸血昆虫叮咬传染。

1.2.1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3~7d。病畜突然高热,体温达40℃以上;气喘,伴有出血性肠胃炎,临床上与流行性感冒相似。

1.2.2 防治

消灭吸血昆虫,防止吸血昆虫的叮咬,是预防本病的首要措施。

1.3 犊牛大肠杆菌病

犊牛大肠杆菌病也称犊牛白痢病,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犊牛急性腹泻、衰竭、败血和毒血症状。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带病犊牛,其排泄物(粪便、尿液等)污染垫草垫料、用具、饲料等,因处理不当,造成犊牛经消化道发生传染。带菌母牛的乳汁、分泌物及乳房、会阴部的皮肤也会能造成犊牛感染。

1.3.1 症状

以腹泻为主要特征,根据发病时间和病程缓急,具体分为败血型、肠毒血型和肠炎型。其中败血型和肠毒血型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肠炎性主要表现为因腹泻造成精神不振、昏迷等中毒症状。

1.3.2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牛的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免疫接种;同时圈舍尤其是产犊室的,杜绝犊牛接触污染用具草料等。治疗可采用口服3mg/kg 体重呋喃唑酮或灌服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腹泻严重的需结合补液补盐同时进行。

1.4 瘤胃鼓胀

牛瘤胃鼓胀也称为气胀,多是由于牛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在瘤胃细菌作用下过度发酵产气引起的急性瘤胃扩张。食道阻塞、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网胃炎、结核等病因也可造成继发性的瘤胃鼓胀。

1.4.1 症状

腹部臌胀,尤以左肷部隆突最为明显。触诊瘤胃紧张有弹性,叩诊有臌音,呼吸心跳频率加快,口中流有泡沫唾液。

1.4.2 防治

要加强饲养管理和合理饲料配伍,避免饲喂变质变性有异物的饲草料。治疗是排气、止酵和泻下。物理治疗可采用套管针瘤胃穿刺放气或在嘴里横棍,驱赶多做运动,加快从口中呼吸排气;药物治疗可灌服灌石蜡油或植物油250~300g/次或生石灰粉200~250g+氧化镁50~100g 加水3000mk 灌服,配合10~20min 瘤胃按摩,促进气体排出。

2 综合预防策略

保证牛群健康,预防是基础。合理饲养,平衡日粮,增强机体抵抗力;牛场环境定期清洁、消毒,减少环境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外场引进牛时,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病,并继续隔离2~3 周;淘汰患有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口蹄疫的病牛[3]。

2.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牛病发生最有效的手段,我国目前常用到的牛疫苗包括口蹄疫疫苗、巴氏杆菌病疫苗、布氏杆菌病疫苗、牛病毒性腹泻疫苗等,许多疫病均能经过一定的免疫程序而得到预防。当然免疫接种的预防效果也会受到疫苗本身、区域、免疫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介绍几种常见疫苗的免疫方法。

2.1.1 口蹄疫疫苗

牛群每年春季和秋季预防接种,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14d 产生抗体,1 个月后可强化免疫1 次,免疫有效期约4~6 个月。

2.1.2 传染性鼻气管炎疫苗

适用于6 月龄以上犊牛免疫接种,空怀青年母牛或妊娠母牛在配种前或分娩后均可接种,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间隔30~45d 两次注射免疫,免疫有效期1 年。

2.1.3 牛病毒性腹泻疫苗

适用于1 月龄以后任何阶段犊牛接种,空怀青年母牛或妊娠母牛在配种前或分娩后均可接种,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第一次注射后14d 应再强化免疫一次。免疫有效期约4~6 个月。

2.1.4 牛巴氏杆菌病疫苗

适用于4~6 月龄犊牛初免,肌肉注射,21d 产生免疫力,第一次免疫后4~6 个月再免疫1 次,免疫期为9 个月。

2.2 驱虫

目前,牛寄生虫病的流行逐渐增加,对牛的养殖效益影响较大。尤其是热区气候炎热潮湿,更利于寄生虫的繁殖和传播,因此,做好驱虫对热区肉牛健康养殖尤为重要。

2.2.1 肝片吸虫

可用丙硫苯咪唑口服20~30mg/kg 体重,连用5~7d;硝氯酚口服用量3~4mg/kg 体重连用5~7d;肝蛭灵,每100kg5~8ml,深部肌肉注射,连用2~3d。

2.2.2 球虫

可用氨丙啉20~50mg/kg 体重,连用5~7d;磺胺二甲嘧啶120~140mg/kg 体重,连用5~7d;呋喃唑酮7~10mg/kg 体重,连用5~7d;盐霉素2mg/kg 体重;莫能霉素,饲料加30g/t 左右。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热区规模化、集约化肉牛养殖的发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常见牛病的发生率,也影响到了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定要建立“防重于治” 的理念,结合针对性用药防控,降低牛病的发生,保障热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牛病肌肉注射口蹄疫
治猪流感有妙招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分析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牛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常见牛病防治及牛病特点研究
口蹄疫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
“口蹄疫”是怎么回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