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常见疾病的防治分析
2020-12-16陶元秋
陶元秋
(广西鹿寨县中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45609)
鸡的个体相对较小,免疫力与抵抗力薄弱,且养殖场饲养较密集,极易引发群体性疾病。对于种类繁多的种鸡,其患病会对养殖场的未来发展造成影响。分析种鸡常见疾病的防治具有现实意义。
1 种鸡常见疾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1.1 做好饲养管理
在种鸡养殖中,养殖场户需合理选择雏鸡,结合区域气候条件选择品种优良的种鸡,降低种鸡患病概率;根据鸡的种类分配圈舍,确保种鸡舍与蛋鸡舍、肉鸡舍等圈舍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消毒圈舍,消毒范围包括鸡舍、养殖相关设备与工具、进入鸡舍的养殖人员等,防止外来细菌引入,引发疾病;及时剔除养殖场出现的病死鸡,如果鸡场附近建有畜禽填埋处,可立即将病死鸡运输到处理厂统一处理,如果鸡场附近无畜禽填埋处,可在鸡场内设置焚烧炉,对病死鸡进行焚烧处理,避免病菌扩散。
1.2 加强疾病防疫
在日粮或饮水中添加药物,定期组织种鸡注射疫苗,提升种鸡免疫力,实现种鸡常见疾病的有效预防[1]。根据不同疾病添加不同的药物和疫苗。
2 种鸡常见疾病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为明确种鸡常见疾病的药物预防与疫苗注射要点,本文选择4 类种鸡常见疾病,并给出针对性防治措施。
2.1 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常见于大于4 周的鸡,导致种鸡出现食欲不振、头肿大、打喷嚏等症状,严重时会使种鸡失明。在养殖场防治中,需控制种鸡饲养密度,做好鸡舍通风与消毒工作。患病种鸡可采用3 种治疗方案:(1)将小苏打与鼻炎康混合向种鸡喂服,在种鸡饮水中投放罗红霉素,连续饮用2d;(2)在种鸡饲料中投放恩诺沙星等药物,连续喂服4d;(3)向种鸡联合注射药物,如链霉素与青霉素、恩诺沙星与柴胡针等,强化药物诊疗效果,使种鸡尽快恢复健康。
2.2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途径较多,如空气、排泄物、毛屑等。针对不同症状,马立克氏病被分为5类,均会导致患病种鸡死亡。目前患有马立克氏病的病鸡死亡率极高,难以采用有效措施治疗,养殖场防治措施重点在于预防。细化来说,养殖人员需做好饲养管理,控制种鸡群的密度,按照科学配比投喂饲料。有条件的养殖场需保持自繁自养,减少外来种鸡的引入,在不得不引入外来种鸡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两次血清检疫,在确保无病菌的情况下再正常养殖。同时,养殖人员需在种鸡雏鸡出生1d 内完成马立克氏病三价苗或“814”弱毒疫苗的注射,注射用法与用量严格遵循疫苗说明书,严禁采用滴鼻或口服等接种方式。接种后的雏鸡需进行隔离养殖,3 周后方可正常养殖,避免雏鸡感染自然MDHV 病毒。
2.3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由鸡毒支原体导致,常见于4 周龄的种鸡,患病症状为呼吸困难、眼睑肿胀、咳嗽及体重降低等。在养殖场防治中,需控制鸡舍温度、做好通风光照,定期向种鸡喂服维生素,强化其抵抗力。患病种鸡可在饮水中投放广谱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如果种鸡患有肾性传染性支气管炎,需向患病种鸡喂服肾消肿等消炎药物,避免种鸡出现继发感染,并在饮用水中投放水溶多维素,使种鸡将尿酸盐排出体内,尽快恢复健康。
2.4 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病的患病症状为打喷嚏、摇头及眼部突出等,病原体可从水平与垂直两个角度传播,患病种鸡或隐性感染种鸡通过打喷嚏或咳嗽等途径进入种鸡呼吸道,引发疾病。同时,慢性呼吸道病也可利用种鸡舍的饮用水、设备或工具传播。在养殖场防治中,养殖人员需定期开展种鸡检疫工作,做好种鸡舍消毒工作,应用0.25%过氧乙酸进行喷雾消毒,消毒频率为每周两次,需带鸡消毒。对于患病种鸡,可在种鸡饮用水中投放0.005%~0.01%的多西环素、0.006%~0.012%的硫氢酸红霉素或0.005%的喹诺酮药物,连续用药3~5d 即可治愈。
3 结论
综上所述,养殖场户可从圈舍隔离、圈舍消毒、疾病防疫等方面实现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针对种鸡常见的传统性鼻炎、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呼吸道病为种鸡饲喂相关药物,实现疾病的有效防控与治疗,保障种鸡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