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2020-12-16王慧刘伯承杜丽飞彭苗苗杨俊

湖南畜牧兽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炎中草药炎性

王慧,刘伯承,杜丽飞,彭苗苗,杨俊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31)

奶牛乳房炎是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最严重的四大疾病之一,它不仅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和死亡率增加,导致饲养成本的增加,从而对奶产业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奶的质量,如病牛乳汁中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因炎性产生的大量白细胞、治疗后产生的抗生素残留等,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1-3]。一直以来,主要依靠抗生素、激素、化学合成药等来治疗奶牛乳房炎,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增强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药物残留产生的“有抗奶”、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类食品安全和奶牛业的健康发展。中草药以纯天然,资源丰富,低毒低残留、药效可匹配抗生素、不易产生抗药性、绿色环保等优势,可替代抗生素应用,是未来研究防治奶牛乳房炎药物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乳房炎的致病因素和机理、中药的防治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中草药在奶牛乳房炎防治方面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1 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

1.1 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病原微生物入侵是导致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包括细菌、支原体、真菌、霉形体、病毒和钩端螺旋体等,高达150余种,但较为常见的也有20余种,以细菌最为多见。根据其来源和传播方式可分为传染性和环境性病原微生物两类。传染性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流行具有全球广泛性[4,5]。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基本揽括了所有引起奶牛乳房炎的微生物。

1.2 机体自身因素

奶牛自身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乳房结构形态、免疫状态、年龄胎次等,遗传因素导致的奶牛乳房炎占乳房炎的20%,母牛的发病率与其上一代奶牛的发病率、自身年龄胎次均呈正相关。另外Strandberg[6]等证明,乳房炎和产奶量高低也存在遗传关系,对高产奶牛进行育种将增加患乳房炎的几率。不同品种、体型、乳房结构、年龄胎次、泌乳期的奶牛抵御外来病原感染的能力都不同,此外,在奶牛免疫力不足或发生乳头及乳房乳腺损伤、其他继发性疾病也会使奶牛乳房炎发生。

1.3 饲养管理及其他因素

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乳房炎的流行关系十分密切。据统计,约有50%为畜群管理因素,25%的乳房炎归咎于环境因素。管理不善会导致生存环境恶劣,外部气候对奶牛乳房炎的发生也可产生直接的影响,高温、高湿的气候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我国南方乳房炎发病率要比北方高,夏季比冬季多发就是这个原因。同时,不正确的挤奶程序以及不合理的牛舍设计,生物安全不合格等因素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2 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作用机理

2.1 抗菌作用

中草药含有大量的酚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活性物质,能抑制甚至阻断细菌生化代谢中的一些环节,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甚至杀灭细菌,可治疗由病原菌引发的奶牛乳房炎。目前使用的中草药制剂,尤其是浓缩的多糖制剂,能够直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或直接杀灭病原菌,可有效达到防治目的[7]。李诗莹[8]等研究发现甘草总黄酮混悬液对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为4.88μg/m 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MBC为19.53μg/m 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625.00μg/m L,体外抑菌杀菌效果明确;同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乳腺组织得到了有效修复,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效果良好。李欣宁[9]等通过研究证实黄连、金银花、紫花地丁等24味中药对治疗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有良好效果;张宇航[10]等研究表明由金银花、连翘及蒲公英等14味中草药组成的4种不同方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体外抑菌作用和临床治疗作用。冶东阳[11]研究证实岑红乳房灌注剂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以上研究显示,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非常具有可行性。

2.2 抗炎作用

奶牛乳房炎在临床上表现为炎性反应,炎症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甚至慢性的肉芽组织增生。从而使奶牛乳腺损伤以致产奶量和奶品质下降,在治疗奶牛乳房炎时应遵循辩证施治,标本兼治原则,在抑制、消灭病原体的同时采取抗炎疗法。我们常见的具有抗炎功效的中药有鱼腥草、黄芪、柴胡、蒲公英、三七等。这些中药均含有生物碱、苷、多糖等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用来防治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和发展。李会芳[12]通过一系列试验证实“乳炎康”能够降低小鼠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稳定溶酶体膜等,从而缓解炎性症状、发挥抗炎作用。平家奇[13]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活性成分阿魏酸能增加血管的紧张度、减少充血、抑制白细胞的浸润和吞噬,同时也可减少各种炎性因子的释放,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在抗炎作用机理方面,中药抗炎作用可能与能够激活促炎因子释放的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有关[14-16]。刘立新[17]等研究发现紫花苜蓿总黄酮可以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增加细胞活性,减少炎性因子产生。宋晓静[16]研究表明栀子苷能够抑制LPS对NF-κB、MAPKs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小鼠乳腺上皮细胞TNF-α、IL-1β和IL-6水平,从而有效保护LPS诱导的炎性损伤。

2.3 提高机体生产性能和免疫力

中药含有的多糖、生物碱、甙类和有机酸等免疫活性物质,可提高奶牛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多糖作为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可以激发胸腺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甙类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同时促进抗体合成、抗原抗体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有机酸可以调节奶牛胃肠道的酸碱度,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和提高酶活性,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以上均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具有良好的辅助功效[18-20]。姬改珍[21]等研究发现秦公散可以通过提高机体IL-2、TNF-α的含量和T淋巴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丁月云[22]等综述提到,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奶牛乳腺自身的免疫机能,促进奶牛乳头管上皮分泌角蛋白和奶牛乳腺中4种主要免疫球蛋白以及淋巴细胞的活性。以上研究显示,中药不仅能够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力,还能促进机体抗体效价的产生,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同时克服抗生素治疗造成药物残留的弊端。

3 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剂型分类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方剂组方通常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络通乳”为原则。例如清热解毒药、活血祛瘀药、解表药和利湿药等。主要以散剂、煎剂、透皮剂等形式给药,散剂一般同饲料或水拌食,需要的药量很大,且消耗时间和人力,经胃肠道后药效会有所削减。煎剂包括局部灌注剂、灌服剂等。灌注剂可以灌注到乳房,直接作用于病原菌,起效快,药量消耗小。煎剂和散剂虽发挥了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均为粗制型,缺乏注射剂等高科技含量的剂型,另外,还有透皮剂、外用敷膏等局部用药,目前应用于奶牛生产的主要是注射剂和口服散剂。

4 中草药在防治乳房炎上的前景展望

近年来,多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草药产品陆续面世,其中一些复方中草药和提取物制剂的疗效甚至比抗生素更好,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药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剂型品种单一、生产工艺落后等。中草药要想进一步替代抗生素作为主要产品防治奶牛乳房炎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目前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方配伍及临床疗效的观察上,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草药的作用机理及基本理论等基础性研究还很片面。因此我们要以传统中兽医学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化科学研究体系加强中草药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和中草药制剂安全性的研究,同时提高中草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一是加强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及鉴定,促进其向微量化发展;二是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研究其在机体内发挥抗菌、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机理,同时加强药物毒理研究;三是加强中药制剂配方、生产工艺、中药配伍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新剂型;四是加强中药原材料质量把控,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总之,通过以上手段,以期开发出更多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中药制剂应用到现代兽医临床,使中草药在防治奶牛乳房炎上发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猜你喜欢

抗炎中草药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药复方提取物对IBDV感染SPF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脑筋急转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