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殖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措施

2020-12-16张楠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染源猪瘟非洲

张楠

(河北省衡水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053000)

目前,全世界尚无有效疫苗和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养殖场是生猪的专业饲养场所,也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易感场所,因此对于养殖场来说,做好防控工作是阻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养殖场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养殖场角度出发,提出防控非洲猪瘟病毒的措施,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非洲猪瘟疾病的介绍

1.1 传染源

感染或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和钝缘软蜱为主要传染源,其粪便、分泌物或者使用过的器具、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另外,病死猪的肉品、血样或者组织样品处也会成为传染源。

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或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物(圈舍、饲料、饮水、用具、车辆等)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也可经由钝缘软蜱等媒介昆虫叮咬传播。

1.3 易感动物

家猪和欧亚野猪高度易感,无明显的品种、日龄和性别差异。因为目前还没有疫苗或者有效药物,所以健康的家猪和野猪都是易感动动物。

1.4 症状

高温、沉郁、厌食、呼吸苦难、湿咳、呕吐,粪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盖,腹泻,粪便带血,最急性可无症状突然死亡。

2 养殖场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预防制度

养殖场要想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预防工作,就必须建立完善的预防制度。首先,养殖场必须从养殖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消毒制度的落实,到生猪的常规预防接种等一项工作都要有严格的流程和规范,养殖场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落实预防工作,保证养殖的科学化和效能化,防范病毒的传播和感染。然后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疾病预防机构的疫病排查监测,有问题随时上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最后,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2.2 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规范的养殖计划对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在引进猪种的过程众要严格按照调运流程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前提下进行,同时做好隔离观察工作,以保证猪种的安全性,防止非洲猪瘟病毒随猪种传播。然后是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圈舍及用具的通风透气、清洁卫生;加强对饲料、饮用水等管理,杜绝用泔水喂猪。最后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管理,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被带入养殖场。

2.3 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

养殖人员为了预防非洲猪瘟病毒的入侵,首先要按照科学的养殖计划做好养殖档案的记录,将详细信息保存记录完整,当发生非洲猪瘟病时有据可查。然后是做好猪场的监测工作,了解猪群的免疫情况及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时间、流行症状等情况,以便根据猪群的状况及时改进防控方案。最后钝缘软蜱是一种极有可能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因此,要对此种生物进行扑杀,从根源上杜绝其传染。

3 完善后续的预警工作

养殖场要在做好平时饲养管理工作,同时还有做好预警工作,首先是加强对养殖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预防意识和鉴别病毒水平,从源头上提高预警水平。然后是积极组织外出学习,学习大型规模化养殖厂怎么做好非洲猪瘟病毒的预警工作,根据自己实际特点借鉴吸收改进。最后是完善自身的预警系统,提高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敏感性,保证预警工作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非洲猪瘟病毒会威胁生猪的健康,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场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建立完善的预防制度、要制定科学的养殖计划、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和完善后续的预警工作,只有多管齐下、综合预防,才能预防非洲猪瘟疫病的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传染源猪瘟非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浅谈猪瘟防治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浅谈结核病的检验与防治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