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细才能使班级管理有“规矩”
2020-12-16吉林蛟河市漂河镇青背九年制学校
刘 畅 (吉林蛟河市漂河镇青背九年制学校)
一、从细微处走近孩子心灵
对于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孩子胆怯地看着你,不信任你。那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必须与他们亲近。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怎样做呢?放下架子,同学生做知心朋友,跟学生交心,从心灵入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走进他们的思想,走近他们的生活,让学生认可你、喜欢你,主体与主导才能协调发展,稳步前进,班级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面对着每一个孩子笑容满面,说话和风细雨。怕生爱哭的孩子走到哪里领到哪儿。给他们讲故事、领着做游戏。摸摸头、握握手、拥抱一下等。孩子们不哭了,爱笑了,也特别听话。如果时间长了,孩子们什么话都会愿意告诉你的。他们也会付诸行动,给你捶捶背、拉着你的胳膊让你看她喜欢的玩具……此时你与孩子的心才会如此之近。
二、从细微处激励学生做事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而是教会学生自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例如,开展“相信自己我能行”活动,把学习、劳动、纪律、卫生等方面,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日日评、周周评,每月评选出优胜者。还有“比一比,谁得到的星多”,“十星评选”等活动,使每名学生都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主动捡拾操场上的纸屑,身边的榜样多了,好人好事也多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树立班级奋进的目标:周周评上红旗班。从而形成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专设班级集体阅读时间,让同学们自觉地读自己带的课外书或班级图书角的书。进而开展“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营造比学赶帮的氛围。
三、学习习惯培养注重训练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一般包括:课前准备习惯、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例如,在低年级训练孩子们下课后首先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桌椅要摆整齐,桌面上的书本摆放中间,做到横、竖排对齐。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是学生健康的保障,每天由班干部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即:“一拳、一尺、一寸”,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为了让孩子牢记“三个一”,通过创编儿歌,写字前背诵一遍,直到现在他们仍流利地背诵,并按要求做到。学生站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晰。听的时候,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要尊重发言的同学,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
四、生活习惯培养注重引导
值日是培养劳动能力及服务意识的大好时机。开始时,部分学生不会做值日或干得特别慢,为了能尽快收拾好教室,都是安排一些手脚麻利和勤快的学生做,但这样下去只能是能干的更能干,懒惰和动作慢的学生更加差了,他们还会失去上进心和积极性。为培养学生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在班级里建立起轮流值日制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觉得我很重要。每天放学让他们养成人走地净桌椅齐的好习惯。
中午进餐时要排队盛饭菜,就餐不出声,吃完收拾自己的餐具,清理自己周围的卫生。最关键的是,要及时利用这个最好的课堂,列举出学生不喜欢吃的菜里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身体的重要性以及生产这些蔬菜、粮食所需要付出的辛勤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
开展“我会洗红领巾”活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自己洗桌布。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并把自己的劳动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培养学生记日记的好习惯。既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又训练了学生的生活技能,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五、从细微处加强纪律管理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课堂纪律要求:管住眼看老师,管住口不说话,管住心认真听,管住手不乱动。课间纪律要求:课间休息第一件事是排队上厕所。避免学生相互拥挤、跑路摔倒。适当地在课间开展跳绳、做游戏等活动。为了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在班级开展“路队小标兵”评比活动,使学生不仅做到快、齐、静,而且能够进行自主管理。强化要求学生执行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校牌和红领巾。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在言行举止上,要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和校外,见到老师都要礼貌问好,同学之间能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拾到东西要及时上交。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