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丘县大青背山羊品种现状、保护与开发利用

2020-12-16白继瑜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羊母羊山羊

白继瑜

(山西省大同市畜禽繁育工作站 037000)

为了全面了解山西省灵丘县大青背山羊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开发利用状况,本人与灵丘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对全县7个乡镇的青背山羊进行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资源等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况归纳如下。

1 品种名称、中心产区及分布、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1 中心产区及分布情况

灵丘大青背山羊主要分布在灵丘县南部山区的下关、上寨、独峪、白崖台、红石塄等乡镇,其他各乡镇也均有分布,数量5万余只。

1.2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1.2.1 地形地貌

境内海拔最高点 (太白巍山)2234m,最低点 (花塔村)558m,最大高差1676m。全县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基本地形由山区,丘陵,平原构成,全县总面积2732km2。山地面积2390km2,占总面积的87.6%;丘陵面积230km2,占总面积的8.4%;平原面积110km2,占总面积的4%。平均海拔1200m,最高的太白山海拔2234m。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均属太行山系。

1.2.2 水文信息

全县十河两系,均属海河流域,一是唐河水系,流量2.7亿m3。由赵北、塌涧、大东、上寨、招柏等6条支流汇入流经河北进入大清河。一是冉庄河水系,流量0.9亿m3,会交独峪、三楼、下关河汇入沙河进入大清河。

1.2.3 气候条件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节和内蒙古沙漠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酷热,雨较集中。秋季短暂,凉爽晴朗,冬季寒冷,多风沙,全年平均气温为7℃,极端气温最低-30.7℃,最高37.3℃,平均无霜期150d,全县作物生长活跃期一般始于4月27日,终于10月2日。除北山地区只能种早、中熟作物外,其他地区均可种中晚熟作物。全年光照时数平均2829.4h,光照时间长,能满足各种作物植物对阳光的需要,年平均降雨量为483.3mm,多集中在7、8、9月份。因受季风和地形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风向的日变化较明显,年平均风速为2.2m/s。

1.2.4 土地资源

全县共有耕地面积46.7万亩,草场面积220.23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50万亩,人工草地面积10万亩。土壤型分山地草甸土、棕土、褐土、草甸土、风沙土4个土类10个亚类。26个土属,71个土种,主要农作物以玉米、谷子为主,其次有黍子、山药、攸麦、高粱、大豆、小麦及其他杂粮。饲料作物有苜蓿、青玉米、山豌豆、青莜麦及各种作物秸秆等。

2 品种来源及发展、群体数量

2.1 品种来源

灵丘大青背山羊起源不祥,据调查该品种已有数百年历史,在灵丘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定向培育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山羊品种,主要分布在灵丘南山的下关、上寨、独峪、白崖台、红石塄等乡镇,数量约为5万只,其中密度大、质量好的多集中于下关乡的铁角台、谢子坪、刘坟、西湾、六沙台和狼牙沟的二岭寺、道八等村。

2.2 品种发展

灵丘县大青背山羊形成年代久远,其体格高大,适应性强,易饲养,生长发育快,增重快,繁殖率高,产绒产毛量高,屠宰率高,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1974~1975两年,河北、山东、内蒙古的46个县 (族)从灵丘县境内买去青背山羊4000余只,作为种羊加以繁殖推广。1978年5月17~23日,省政府在晋中地区寿阳县召开山羊改良会议,灵丘县代表在会上就介绍了经验。20世纪80年代初县畜牧部门因该品种混群饲养和近亲繁殖较为严重,不同程度的造成本品种退化和经济效益降低,责令县畜牧站和下关乡兽医站对该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并先后在下关乡的刘坟村和红石塄乡的白沙口村组建了青背山羊提纯复壮核心群。方法是从青背山羊数量多、质量好的村购进适龄母羊300只,种公羊10只,经鉴定、登记后进行饲养繁殖,对后代表现良好的继续进行本品种选育,表现不好的作为商品羊处理,同时还适时对种公羊进行异地调种,县畜牧站技术人员常年深入羊场,对该品种的饲养管理、羔羊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及体尺等进行及时测量和登记,并对羔羊和成年羊生产性能及各项指标和本地黑山羊进行对比,随时调整提纯复壮方案,经过数年努力取得较好效果,使青背山羊提纯复壮后的各项指数提高40%左右。1983年该品种被省农牧厅鉴定为地方良种,先后为本省和外省提供种羊2万余只。1986年山西省标准局制定和发布了 《灵丘大青背山羊地方良种标准》。2007年,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刘文忠教授带领科研人员对灵丘大青背山羊进行遗传资源测定,认为灵丘县大青背山羊在我国地方羊种资源中具有独立的遗传特性,有较高的保种价值,建议要严格保护和利用。同年根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司的安排,在山西繁改站的领导下,在大同市繁改站的指导下,灵丘县对青背山羊完成了品种资源调查工作。2009年,灵丘县大青背山羊被列入山西省20种首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增长,灵丘县山羊发展数量由1995年的8万余只发展到2014年的45.8万余只,青背山羊也由30000余只发展到51000余只。但由于该品种大部分和本地黑山羊混养,造成该品种血液混杂,生产性能下降。为加快灵丘县青背山羊产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地方品种优势,加大对山西省保护地方良种大青背山羊的保护力度,2013年9月,灵丘县人民政府与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联合组织实施了肉羊联合育种科技项目。该项目主要由灵丘县政府组织实施,聘请农大动物科技学院的专家教授作为技术支撑,由省生态站组织协调,三方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以灵丘县现有的青背山羊群体为基础,组建灵丘青背山羊保种和选育核心群,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计划通过5年的项目实施,使选育的灵丘青背山羊新类群核心群全部个体符合品种标准:体重达标、繁殖率高、屠宰率高、肉质良好,达到灵丘县青背山羊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健全,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在全省领先的目标,并努力将 “灵丘青背山羊”申报为国家级保护品种。

2.3 群体数量

(1)2019年全县有青背山羊数量约51000只,其中公羊1000只,母羊30000只,羯羊和羔羊20000只。

(2)母羊数量30000只,其中能繁母羊24000只,公羊数量1000只,用于配种的成年公羊800只。

(3)育成羊15000只,哺乳公羔羊5000只,母羔羊10000只。

(4)基础公畜占全群的3%,基础母畜占80%。

3 体形外貌描述、生产性能、繁殖性能

3.1 体形外貌描述

3.1.1 外貌描述

3.1.1.1 被毛颜色

被毛黑色,背部有较长的青毛从背线两旁下披至跗关节,眼圈、鼻梁毛呈青黑色 (青背山羊据此得名)。

3.1.1.2 肤色类型

皮肤粉白色。

3.1.1.3 体型特征

青背山羊体格较大,结构均匀对称。臀部发育良好、后躯丰满。公、母畜站立姿势端正。

3.1.1.4 头部特征

头大小适中,前额宽平,眼大微突有神,行动敏捷灵活,两耳下垂,鼻梁 (隆起)、眼圈呈现青色、黑色或画眉,颔下均有髯,公母羊均有角,一般公羊呈拐角,母羊为并角。

3.1.1.5 颈部特征

颈粗,长短适中。

3.1.1.6 躯干特征

体型为长方形,胸宽且深,肋开张,腰背平直。

3.1.1.7 四肢特征

四肢结实粗壮,较短,蹄质黑色、结实。

3.1.1.8 尾部特征

短瘦尾。

3.1.1.9 骨骼及肌肉发育情况

骨骼粗壮结实,肌肉发育丰满。有较长的青毛从背线两旁下披至跗关节。青背山羊就以此得名。

3.1.2 体尺和体重

3.1.2.1 成年公羊体尺及体重

(1) 体高:7cm。 (2) 体斜长:7cm。 (3) 胸围:8cm。(4) 胸宽:2cm。 (5) 胸深:3cm。 (6) 体重:64kg。

3.1.2.2 成年母羊体尺及体重

(1) 体高:6cm。 (2) 体斜长:6cm。 (3) 胸围:7cm。(4) 胸宽:2cm。 (5) 胸深:2cm。

3.2 生产性能

3.2.1 产毛 (绒)性能

(1)成年公羊产毛500g,产绒300g。毛长2cm。毛厚3cm,绒毛长度4cm。

(2)成年母羊产毛400g,产绒220g。毛长10cm,毛厚4cm,绒毛长度2cm。

纤维自然长度、细度、纤维强度、伸度、伸直长度待测定。

(3)公、母羊净毛 (绒)率达80%。

3.2.2 产肉性能

(1)12月龄公羊宰前空腹体重30kg,胴体重13.5kg,内脏脂肪0.5kg,屠宰率45%,净肉率36%,骨肉比4.4:1。肌肉厚度:大腿肌肉厚度5cm,腰部肌肉厚度4.5cm。

(2)12月龄母羊宰前空腹体重25kg,胴体重11kg,内脏脂肪0.5kg,屠宰率44%,净肉率32%,骨肉比4.1:1。肌肉厚度4.5cm,腰部肌肉厚度4.7cm。

(3)眼肌面积和肌肉主要化学成分因条件所限没有测定。

3.2.3 产乳性能

1d产乳1kg。

3.2.4 繁殖性能

(1)青背山羊的性成熟年龄,公羊平均为5~8个月。

(2)初配年龄为1.5岁。一般利用年限,母羊6~7年,公羊 5~6年。

(3)配种方式:本交。一个配种季节每只公羊配种母羊30余只。

(4)发情季节:春季、秋季。发情周期为21d,怀胎期为150d。

(5)产羔率为95%,双羔率达10%左右。羔羊的成活率在92%。

(6)羔羊初生重:公羔为2.7kg,母羔为2.3kg。羔羊断奶重:公羊为17.5kg,母羊为16kg。羔羊 (断奶后)成活率可达95%。

(7)哺乳期日增重:公羔0.2kg,母羔0.15kg。

(8)羔羊死亡率:10%。

(9)公羊的繁殖性能:没有进行人工授精,全部是本交。精液品质良好,受胎率可达95%以上。

4 有关品种的附加信息

(1)灵丘青背山羊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在搞提纯复壮,进行本品种选育,并在青背山羊产地划定青背山羊保种基地。

(2)进行过灵丘大青背山羊肉用性状相关基因遗传多态性测定。

(3)2014年1月制定了 《灵丘县青背山羊产业开发和 “灵丘青背山羊选育”工作方案》,申报了灵丘县大青背山羊选育技术项目;2016年4月制定了 《灵丘大青背山羊选育、保种方案》。

5 对品种的评估

灵丘大青背山羊是灵丘县的一个肉绒兼用型地方良种。该品种全身毛色纯黑发亮,背部为青色,具有体格高大、产肉多、适应性强、毛绒产量高、善于爬坡等诸多优点,适于山区饲养和发展。现在本品种已逐渐被调往河北省和山西省的部分县作为种用,对山羊的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青背山羊群,开展本品种选育,逐步提高生产性能。

6 存在的问题

6.1 灵丘县大青背山羊数量持续下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经费严重缺乏及人们对保护地方品种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大青背山羊的数量迅速减少。1976年灵丘县有青背山羊8万只,2009年下降到3万只左右。近年来加大了对该品种保护力度,数量略有增长。

6.2 灵丘县大青背山羊种质明显退化

由于认识不足,保护和选育工作落后,任其自由发展,造成野交乱配,近交繁殖,血统混杂,导致品种品质逐步退化。

6.3 外来品种对灵丘县大青背山羊构成严重的威胁

近年来,由于受利益驱使,在灵丘县大青背山羊的原产地大量引进辽宁绒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以促进羊绒增产,这将对保护灵丘县大青背山羊完整的基因库构成严重威胁。

6.4 封山禁牧等政策压缩了青背山羊的发展空间

青背山羊是适宜散养的羊品种,多年来群众形成了依靠放牧加补饲的养殖方式进行散养,投入成本小,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国家全面实行封山禁牧,提倡舍饲圈养,灵丘县青背山羊的主产区南山区由于山高地少,棚圈建设用地稀缺,秸秆饲草资源匮乏,青背山羊圈养后由于饲草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养殖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使得灵丘县青背山羊的数量和质量大幅下滑。

7 解决措施及有关建议

7.1 制定灵丘大青背山羊保种和选育规划

成立灵丘大青背山羊保护组织,强化对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大青背山羊的保护工作列入国家、省、市、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规划,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大青背山羊的保护给予足够重视和支持。同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保护养殖户的合法利益。

7.2 划定良种基地

在青背山羊产地下关、上寨、红石塄、白崖台等乡镇,划定青背山羊保种基地,禁止引进其他品种的种羊,严防群体混杂。

7.3 建立保种群,开展本品种选育工作

在大青背山羊核心区组建种公羊50只,母羊1000只的青背山羊核心群,进行保种和本品种选育。具体方法是挑出黑山羊群中的青背山羊中适龄母羊,组成核心群,母羊:公羊为20:1的比例异地调本品种公羊50只,进行畜种前期自然交配建立核心场,同时组建15~20个扩繁场。

7.4 进行生产性能测定

在选育过程中,县、乡兽医技术人员要定期而准确地测定核心群性能,取得可靠数据,作为选种选配及改进育种工作的依据。随机选取健康、无疾病的青背山羊8~10只进行屠宰试验。按照 “畜类屠宰加工技术条件”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指标有3月龄、6月龄、8月龄、周岁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内脏脂肪重、净肉重、全部骨骼重、屠宰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大腿肌肉厚度、腰部肌肉厚度和眼肌面积。

7.5 开展纯繁选育

对不合要求的公、母羊逐步淘汰,补充新的后备羊只,使核心群的羊群结构逐步向理想型推进。从达到理想型的个体中,选择优良个体组成新纯种繁育核心群,开展闭锁繁育,使代表优良性状的基因尽快加以纯合,提高畜群整齐度,形成固定的青背山羊品系。

7.6 开展灵丘青背山羊品种示范推广工作

把固定后的青背山羊品系作为种羊推广利用。

猜你喜欢

公羊母羊山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公羊触篱
吃狼肉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
亲子鉴定:多利妈妈是一号母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