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对策

2020-12-16朱岳松

广东蚕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产品监管信息化

朱岳松

(岳阳市农业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湖南岳阳 41402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模式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强大功能在许多行业中的应用和各行各业的发展是我国研究者正在考虑的主要课题之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故而,将“互联网+”模式运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基于“互联网+”模式的内涵,对该模式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今后互联网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互联网+”模式的概念

在社会技术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模式战略应运而生。其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和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互联网与中国产业的科学结合,打造更加强大的社会新生态。“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对传统产业、传统农业、传统经济进行创新改造,使其转化为数据和信息。在农业生产过程管理中,实施“互联网+”的基本目标是引入信息技术新时代,提高工作过程的创新性运作[2]。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关概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通常情况下是指通过从事相关的农业活动所获得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其他农产品的可用性与其中的内在价值,它一般包括农产品的生产、储藏、流通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保留的营养成分,危害以及外在特征等相关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等级、规格和质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也存在一定要求。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日益突出且逐步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通常情况下,农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之中,会残留一定的化肥与农药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人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科学的手段采取相关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是当前促进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能够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3~4]。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有效构建了无边界、分层、分散的管理结构。整个社会资源实现了合理流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优化。“互联网+”模式下,提高了工业产品的流通效率,为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也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唯有实施科学的监管模式,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1 监管制度有所缺失

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而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化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均是按照相关法规所进行的,且相关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致使整个质量安全监督过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均有所欠缺。当下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安全信息监管体系,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低下。

2.2 信息监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对农业安全的监管工作均比较单一。事实上,农产品质量监管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不单单只是我国农业部门的工作,也是我们全社会的工作,它的顺利开展不是某一个机构与部门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但由于当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还存在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监管单位之间,特别是上下级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造成监管工作中信息交流不畅,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信息化监管的统筹规划有所欠缺

由于农产品在市场流通中数量众多,相关部门与机构监管起来相对困难。且安全监管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又是相对独立的,从而使得工作中所采集而来的信息通常又被分散到各个职能组织。无法将数据查询、数据库建立以及风险评估等工作整合在一起,导致信息化监管工作缺乏完整的统筹规划[6]。

2.4 缺乏相关资金与人才的支持

农产品信息质量监管作为我国当前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顺利开展既离不开财政支持,也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持。大数据必然要求大系统设立足够的专项资金,以保证相关工作顺利正常开展,增加投入,保证监管体系建设的完整性。目前,我国各级农产品监管工作严重缺乏细致且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资金支持。导致绝大多数的检测部门与机构设备空置,后续运营经费不足,不能充分保障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说资金是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以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7]。此外,农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大数据项目,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紧密合作。当前我国在大数据分析领域严重缺乏高效的数据挖掘和决策人才队伍,检验人员的基本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也非常有限,且很多县级以下检测部门还严重存在人员不足现象,相当一部分员工没有正式编制。

3 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良莠不齐,总是有一些不道德的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从而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使这一局面有所改善,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建设十分有必要。

3.1 利用信息技术实行追溯管理机制

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实行追溯管理机制,做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追溯渠道建设,及时保存电子档案,随时更新农产品流通档案,把农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纳入国家法律的范围,确保农产品追溯有法可依。一旦发现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就可以通过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查询,第一时间追根溯源,控制问题产品的流向,避免问题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

3.2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与制度

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起完善的相关体系和规章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地方农产品检测有法可依。首先,可以设立专门的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农产品进入市场应当按照监管标准和各项农产品的要求一一进行检查,确保合格方可进入市场,并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以防止问题产品进入市场。与此同时,对现有的监管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与创新,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监管体系,结合互联网监管的特点,确定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正确方法[8]。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切实落实监督任务,提高农产品质量。

3.3 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

农产品安全监管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仅靠单一的某一部门或机构是难以将所有监管工作做到面面俱到的。故而在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过程之中,既要注重监管部门与部门、机构与机构间的协调配合,保持良好的横向沟通。与此同时,还要注重保持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

在开展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建设之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同类产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经验,并将其经验与自身发展特点相结合,发展成为具有地方企业特色质量安全监督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划分各省、市、县的管理权限和层级权限。分配时一定要注意统筹,避免分散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的需求率,也可以使资金在实践中获得最大的应用价值。另外,在信息化工作建设中,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专项信息安全体系,使企业提供的资金能够充分满足顺利开展工作的需要[9]。

3.5 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注重各监管机构协调发展,提高风险沟通和防范能力。建立专业的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提高专业检测人员的薪资待遇,培养信息、农业、食品安全等专业人才。进一步增强机构的信息支持和决策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建设,不断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与创新工作,大力培养全方位人才。

4 小结

“互联网+”模式对当今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各工作领域所需的具体功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信息化的趋势,有效实现质量安全监管目标。通过实时报告和跟踪,改进风险评估战略和措施,建立新时期更加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最基本的质量管理水平,为农业整体发展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农产品监管信息化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月“睹”教育信息化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