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营养调控及预防措施
2020-12-16潘辉谢民
潘辉 谢民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5099)
1 流行病学
仔猪水肿病四季均有患病,其中季节交替的时间段,发病率明显增高,气候变化也会引起该病的发病。一旦感染短时间内会发病,呈发散性,发病后死亡率极高。其中断奶仔猪的发病率极高,1~2 月龄的仔猪为主要患病对象,超过2 月龄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肥壮的仔猪发病率相对较高,且治愈率更低。
2 营养调控
仔猪水肿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虽然部分患病猪会被治愈,但也会影响养殖场的正常生产。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健康状态较差、体格相对较弱的仔猪,但仔猪水肿病发病多数为相对健壮的仔猪,主要因为该病患病是由于健壮仔猪的营养状况更佳,采食量更高,但是由于断奶后直接食用浓缩饲料,造成肠胃损伤,更容易被病菌所感染,且浓缩饲料不能被消化完全而滞留在肠道内,被大肠杆菌当作营养物质,快速繁殖发育进一步影响仔猪健康。为了有效减少仔猪水肿病带来的损失,养殖场通常会针对仔猪进行营养调控,增强仔猪抵抗力[1]。
2.1 早期训料
仔猪在断奶后,若是直接食用浓缩饲料,会严重地影响仔猪健康,且仔猪的水肿病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正规养殖场在仔猪断奶之前采用早期训料来保证仔猪健康,避免断奶后直接食用饲料造成仔猪肠胃不适。早期训料是指在仔猪未断奶时,逐渐加入适量的饲料,在保证仔猪成长过程中营养的同时让仔猪肠胃尽早地适应饲料。通过早期训料,充分有效地刺激了仔猪的胃壁,促进分泌盐酸可以有效激活胃蛋白酶,仔猪在断奶后可以更加迅速地适应饲料,在保证仔猪营养的情况下,提前使用饲料,并且保证仔猪健康。根据实验表明,早期训料后的仔猪腹泻率明显降低,限制了肠道内大肠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
2.2 微量元素补充
仔猪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多,是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在仔猪体内帮助完成许多工作,如促进仔猪消化能力、维持仔猪消化道内的微生物平衡以及抑制酶的合成等,若微量元素不足会造成仔猪的代谢紊乱、抑制酶合成不足、抵抗力降低以及患病率增加等情况。因此仔猪在饲养的过程中,可以在补料中加入适量微量元素添加剂,从而保证仔猪体内的微量元素充足,而提高仔猪的抵抗力,避免仔猪处于亚健康状态,达到降低仔猪水肿病患病率的目的[2]。
2.3 辅助消化
仔猪未断奶期间通过早期训料可以有效地降低断奶后食用饲料对仔猪肠道的影响,但早期训料会对未断奶仔猪消化道产生一定影响,为了帮助仔猪有效的消化饲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与酸化剂,这两种物质不仅可以辅助消化,还可以有效的预防水肿病。添加的酸化剂主要为有机酸,酸化剂可以调节仔猪的蛋白酶活性,帮助仔猪消化食物,同时保证肠道内的酸碱平衡,避免碱性过高,从而达到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的目的;抑制酶添加剂,可以帮助促进仔猪消化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同时可以消化部分非水溶性因子,提高小肠蠕动次数,保证肠道活力,保证肠道菌群平衡。
3 临床医学症状
患病仔猪在发病前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迅猛。发病后仔猪精神萎靡不振,食欲降低、部分患病情况严重的仔猪会出现食欲废绝,四肢无力、站立不稳,声音嘶哑。随着病情的发展患病仔猪头部及头部器官会出现水肿现象,一直蔓延至腹部,四肢抽搐不能行走,随后几小时内会相继出现死亡,死亡情况通常会持续5d 左右。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由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迅猛,且死亡率高,因此针对仔猪水肿病应以预防为主。可以采用早期训料进行营养调控,从而降低仔猪水肿病的患病率。在做好早期训料的同时也应做到降低仔猪应激反应以及合理管控饲养条件。仔猪在断奶后与母猪分开,并且会根据体重等身体指数进行分群,极容易发生应激反应,断奶应激与分群应激应该让仔猪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养殖舍的管理也会影响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洁、消毒工作,避免养殖舍内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滋生;合理调控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与时长以及通风等因素,保证仔猪生长环境舒适[3]。
4.2 治疗方法
由于该病发病迅猛,短时间内就会出现死亡,因此,治疗也需要迅速。仔猪水肿病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配合消炎消肿药物同时使用,在抗菌治疗的同时,避免未消肿消炎造成其他并发症。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菌素类,以头孢喹肟与头孢噻呋为主;消炎消肿药物可以使用氯化钙配合乌洛托品使用,效果显著。